关灯
护眼
字体:

好爸爸(快穿)(27)

林渔将土产吃食都放进厨房,单独将两匹布留下,这布比他自己买的好,花色也新。

“这布花样不错,留着做棉袄吧,咱家之前买的可以做被子。”

他提议:“给小花也做一身。”

林昭连忙推辞:“她还是个孩子呢,哪儿要什么新衣裳。”

“家里有为什么不做。”林渔摸了摸小丫头发黄的头发,“小孩儿穿新衣裳才好看。”

林昭张了张嘴,还想要推辞。

林渔一锤定音:“这么多布,咱家每个人都做,过年都能穿新衣裳。”

又笑着补了句:“阿昭,难道你还不信爹能养活你们?”

林昭看了看那一车的东西,说不出话来了。

她也就一年没回娘家,怎么爹就大变样了,不再事事都听奶的,好东西都往大伯家送。

甚至还捣鼓出什么曲辕犁,得到了县太爷和知府大人的赏识。

她以前咋不知道爹还有这本事。

事实摆在眼前,林昭心底犯嘀咕,却还是由衷为爹和妹妹们高兴。

林盼林莱却没想那么多,叽叽喳喳的商量起来。

“知府大人送的布匹花样可真好看,摸上去手感也好,我以前见都没见过。”

“爹,咱都做了吗,一匹布仔细点全家都能做一身,剩下的不如先放着。”

林渔头也不抬:“那就做两身,正好能换换。”

亲爹的大手笔让姐妹几个啧啧。

林渔没掺和,他抱着小丫头坐在院子里等。

很快,他等的人上门了。

族长带着儿子亲自过来,脸上再也没有半点嚣张,都是讨好的笑容。

“老二,之前都是误会,都怪你娘三天两头上门哭诉,说你不孝,我实在是被她闹得没办法了。”

族长将责任都推到林老娘身上。

林渔嗤笑一声,只问:“我问你,阿昭能常住了吗?”

族长反映了一下才想到阿昭是谁,暗道林渔也怪,好好的招娣改名成阿昭。

但他这会儿只是顺着说:“当然可以,我们林家的闺女在外头受了委屈,回娘家住天经地义。”

甚至还说:“孙家那头不上门磕头认错,咱们阿昭就不回去。”

林渔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多谢您老人家体谅。”

“不用谢不用谢,你说得对,林家闺女没有在外受委屈的道理,回头我找孙家说理去。”族长满口讨好。

又把人参拿出来:“老二,你大人有大量,这次的事情咱就算过去了成不成,往后还是一家人。”

十多年的人参,胜在完整,倒是正好能派上用场。

等林渔收下后,族长父子俩才放心的走了。

林渔将人参递给女儿:“晚上炖鸡放一根,别放太多,给你补补身体。”

三个女儿看到人参大吃一惊,开始明白林渔方才话里话外的意思。

族长只是头一个,他前脚刚走,后脚林家其他人就陆续上门。

一个个拎着鸡蛋红糖,甚至还有直接捆着母鸡过来的,无一例外都说是贺礼。

村长也送了一只鸡过来,他带了头,村里其他人纷纷上门。

消息传到了林大耳中,他不敢置信:“啥,知府大人给老二送礼,这怎么可能。”

林老娘也不信:“就他那木鱼脑袋能有啥出息,八成是骗人的。”

母子俩对视一眼,心底惴惴不安,既担心是真的,又希望是真的。

林大猛地起身:“不行,娘,我得进城找光宗耀祖商量这事儿。”

第17章 农家女的愚孝爹(17) 农家女的愚孝……

当天晚上,林渔就吃上了女儿做的人参鸡汤。

人参是族长送来的,鸡是村长送来的,炖上后喷香四溢。

林昭不肯一个人吃独食,先给爹和妹妹每人盛出来一大碗:“这么多我

又吃不完,大家一起吃,不然我宁愿不吃。”

“那就一起喝。”

喝了一口鸡汤,林渔笑着说:“往后每隔三天就炖一只鸡,放一片人参,喝上三个月你的身体就能好全了。”

林昭心底感动,又忍不住说:“哪儿要吃那么多,我现在就已经好了。”

“还是太瘦了。”林渔觉得一点都不好,看着就面黄肌瘦的。

亏损多年,生孩子还没养好的身体,哪里是那么容易好起来的。

在家养了几天气色勉强好一些,但王大夫私底下告诉他,林昭的身体亏空太厉害,至少得养一年,不然有损寿命。

小丫头眼巴巴的看着人参鸡汤,但她太小,怕受不住药力不敢给她吃。

林渔便给她夹了肉。

大块的红烧肉,肥多瘦小,红彤彤油滋滋的,拌饭特别好吃。

小丫头也不要别人喂,自己端着碗拿着勺子,吃的稳稳当当,一颗米粒都不会掉出来。

“小花吃的真好,隔壁比她大三岁,现在吃饭还要人喂呢。”林盼夸道。

林莱也连连点头:“咱家小花聪明乖巧听话,长得也好看。”

小姨们的夸奖让小丫头脸颊红扑扑的,仰着头说:“姨姨好看,娘好看,外公好看。”

桌上的人都被逗得开怀大笑。

林昭摸了摸女儿的头发,心底发酸,知道小花自小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特别专心,生怕漏掉一颗米粒。

在孙家的时候,她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儿,小花六个月就没奶了,只能拿米汤糊弄。

两岁的孩子还走不稳,说话都磕磕绊绊,因为总是吃不饱而干瘦,她总担心孩子养不大。

可现在不同了。

小花穿着新衣裳,每天都能吃饱,每顿饭都有鸡蛋羹,而且还能吃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