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夫(511)

“宅子里本就少不得刘全儿操持,更何况如今年关事多。”秦嫫道:“至于秦顾,乃是大爷特地吩咐下来保护太太安危的,更是走不开。”

若差个普通的下人前往,可到底云南属于战区,又恐办不妥当。

“太太,不如去一趟永贵府吧,伊江阿少爷如今不也在云南吗?年关在即,永贵府少不得要派人送些东西过去的。”小仙在一旁讲道。

冯霁雯想也没想就摇了头。

前些日子,永贵夫人还特地上门来找过她,问她和珅的家信中可有提起过伊江阿的近况——据永贵夫人称,因伊江阿离家前曾与永贵起过争执,永贵至今不曾消气,不单单不许她差人往云南送东西,给予儿子物资上的支持,就连书信这等精神上的慰籍也不允许传递。

伊江阿千辛万苦托人送回的家书,也还未能送到她眼前来,就被永贵先一步拦截了。

对此,永贵夫人很是无奈。

故而托永贵府的人一同将东西捎往云南,显是行不通的。

但小仙此言,却提醒到了冯霁雯。

永贵府不送东西去云南,可临近年关,阿桂府上下必然是少不了要派亲信给阿桂大人送些书信等物。

冯霁雯正要吩咐丫鬟往阿桂府跑一趟前去询问可方便帮着捎带之时,却见小茶从外面行进了堂中。

“太太,忠勇公到府上来了。”

453 法子

冯霁雯一听着程渊的名号,不觉就有些头疼。

倒非是对长辈不敬重,而实在是近来因太妃的缘故,有些不知要如何面对这位程世伯了。

自上次太妃进宫前,让她与程渊传话之后,这不足十日间的功夫,程渊已是三番五次地登门。

每次皆是为打听太妃的消息而来,以及托她倘若见到太妃,定要将他之前的话传达于太妃。

只是程渊今次前来,却与前几回大为不同。

“今日皇上召我入宫,命我即日启程回云南。”正厅中,程渊如是说道。

冯霁雯听罢有着一瞬间的意外。

这些日子来她的注意力皆在况太妃与程渊之间的往事纠葛之上,竟是忽略了程渊回京已有一段时日了。

云南战事未休,程渊作为主将,自是不宜在京中长待的。

“不知世伯何日启程?”冯霁雯问道:“可方便替侄媳捎带些衣物鞋袜等琐碎之物?”

程渊听罢不由默然一刻。

他不是很明白这位侄媳在听到自己即将要回云南的消息之时,第一反应为何会是要他帮着捎带什么衣物鞋袜。

是他的语气听起来太过随和闲适,还是说神情不够严肃吗?

不论如何,捎带鞋袜这个问题,暂时都是不宜接下的,若不然,再要说起正事来,在话题转换上未免就有些艰难了……

程渊径直忽略了冯霁雯的问话,拿极坚定的语气说道:“离京前,我必要与她见上一面。”

冯霁雯愣了一愣,适才接话道:“不瞒程世伯,自太妃进宫之后,侄媳亦未能见过太妃。”

“可是宫中有人为难于她?”程渊皱眉问道。

这话冯霁雯自是不敢替太妃认下的。

只能道:“倒不是这回事……只是太妃如今在太后娘娘身边侍疾,侄媳并非命妇身份,轻易是进不去寿康宫的。”

程渊也不知信是没信她这番说辞,但也未有多说其它,只十分直截了当地道:“你若真见不到她,我便只有亲自往寿康宫去了。”

“……”冯霁雯微一瞠目。

这是威胁吗?

她之所以未有轻易应下,便是恐自己贸然去寻太妃,惹了宫中注意,再给太妃招来麻烦——而若是真由程世伯亲自前往寿康宫找人……那结果又该如何作想?

“兴许侄媳可以试着让人传句话给太妃……”冯霁雯脸色复杂地道。

程渊则依旧是那副不容商量的语气:“务必要告知她,倘若她不愿见我,我必亲自去寻她。”

这果真就是威胁——大有一种你但凡敢说个不字,我必然不会叫你好过的意思……

虽然这么说平白显得无赖了些,可不得不承认的是,太妃未进宫前嫁的这位前夫,委实是块硌脚的硬石头啊。

……

两个时辰之后,冯霁雯出现在了况太妃所暂居的凌甘阁中。

“你是如何来的此处?”

十来日未见,况太妃看待冯霁雯的眼神中,倒不全是往日堆在眼角眉梢的冷漠。

但也不见温和,而是又另多了一抹不加掩饰的责怪之意……

“我借着嘉贵妃的面子进了宫来,后辗转寻至寿康宫,装作不知您被禁足的样子,去拜见了那位皇太后,扯了个想让玉嬷嬷帮着看一看眼疾的谎,才得以来到此处见着您。”冯霁雯将此种曲折道尽。

况太妃听罢闭了闭眼睛,强忍着一丝怒气,缓缓说道:“你可真是贯爱给我添麻烦。”

这不是平白地又给她在皇太后面前狂刷存在感吗?

冯霁雯自也知晓这个道理,因此处除了她与况太妃之外,就只剩了玉嬷嬷陪在一侧,又有小仙小醒两个丫头守在房外,方才敢委婉地说道:“若我不来,来得怕就是更为麻烦的人了。”

况太妃眼皮一跳,看向她。

冯霁雯便又放低了声音,将程渊的原话如实传达了。

况太妃听罢脸色很不好看。

毕竟被前夫如此威胁,确实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许是因这个前夫不在跟前,无法发泄的缘故,只能将不友好的矛头对准了冯霁雯——

“你如此贸然前来,为得便是给他传这一通态度猖獗的话?”况太妃疑心质问道:“莫不是他许了你什么好处不成?”

即便冯霁雯不来传这话,她先借他一百个胆子,她也不信他真就敢找上门来。

“您是如何猜到的?”冯霁雯略有些心虚地道:“程世伯确是答应了我,若我将话如实传达的话,他便替我捎带些御寒的衣物鞋袜去云南……”

况太妃听罢脸色一白,像是被气到了。

冯霁雯见状连忙道:“依我看,程世伯那番态度,显然是铁了心要见您,见不到必是不会罢休的,此事若是不了结干净,日后只怕还会有道不尽的麻烦。您这般逃避,总归不是个长久的法子吧?”

“这些还用得着你来教我。”太妃依旧显得不领情,眼中却隐约有了思忖之色。

冯霁雯见状,心知再多的话也由不得她来说了,一时也就识相地闭了嘴,捧着手中的热茶轻啜了起来。

如此吃了大半盏茶的功夫,想着太妃应是已有了决定,一旁的玉嬷嬷适时地开了口,道:“太妃若有心要与忠勇公一见的话,奴婢倒有个法子,可以瞒过宫中众人耳目。”

况太妃未应声。

冯霁雯心知这必然是想答应了,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接话,于是很善解人意地与玉嬷嬷一唱一和道:“不知嬷嬷指的是什么法子?”

“办法并不难行,只是可能要麻烦太太一回了。”玉嬷嬷顿了一顿后,又补了一句:“或还……会有些冒险。”

冯霁雯听了一愣。

说好的一唱一和呢?怎么忽然就把她给推出来了?

望着玉嬷嬷以一个旁观者看待当事者一般的眼神,冯霁雯有着一瞬间的孤立无援之感……

然话已至此,只能接着话道:“嬷嬷再说详细些吧。”

玉嬷嬷看了一眼况太妃,适才缓缓开口。

“……”

冯霁雯听罢,不由一阵目瞪口呆。

……

454 验证

直到今日,冯霁雯才知道原来这世上当真存在着“易容”这门神奇的技艺。

“嬷嬷的手可真巧。”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由衷感叹道。

镜中的倒影,赫然就是况太妃无疑。

而此时的况太妃,已然易容成了她的模样,带着小仙小醒两个丫鬟出宫去了。

“易容本属旁门左道,算不得正统医道之内。”玉嬷嬷在一旁讲道:“亦不比坊间传言那般神乎其神——若想易容成他人的模样,不仅有着身量体形要近似的局限,嗓音更是无法做到全然相同。故而易容之术,施展起来虽是容易,可若想轻易不被他人识破,却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