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猫是人间的龙(141)

凤尧确信,那乐船上的美人的原形是一只白鹇。雄性白鹇拖着长长的洁白尾羽,飞起来时仙气飘飘,素有林中仙凤凰鸟的美誉,深受古人喜爱,经常出现在绘画作品中,是她能辨认出来的为数不多的鸟类品种之一。

思忖间,白鹇开口说话了,声音清越动人,只短短几个字,就令凤尧沉沦,真是字面意义上的“如听仙乐耳暂明”。

“堕龙节至,贵客临门,欢迎。今日上演经典剧目《堕龙》,共四折。折一《豢龙》,折二《猎龙》,折三《化龙》,折四《堕龙》,请君品鉴。”

语毕,他倏地将手中的折扇一收,握在掌心。卷帘落下,美人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凤尧眼前一暗,总算回过神,心想,这样的美人原来只是报幕员,大手笔啊。

正这时,摇橹声响起,乐船摇摇晃晃,离开水中央,重新驶入戏棚。小鸟乐团再次上线,乐声悠扬。不知从哪儿刮来一阵风,吹得湖心水波荡漾,水雾散去,水面显出几道身影,浓墨重彩,有鸟人,也有傀儡人,装束与众不同,看起来都是剧中人物。

凤尧赞叹,原来湖泊本身也是戏台的一部分。

演员们的唱腔晦涩难懂,像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幸而剧情简单明了,凤尧逐渐看入迷。

相传,上古有蛟,盘踞于幽洞冥渊,潜行修炼,以化龙为终生目标。因常年不见天日,蛟的视力严重退化,偶尔现身于烈日之下,极易搁浅。当地民众发现受伤的蛟龙,以为怪物,动辄打杀,蛟尸或用于祭祀或上奉朝廷。

后来,时人发现蛟肉鲜美,有人称食之能延年益寿,便有帝王起了“豢养”蛟龙的念头。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人间帝王大兴土木,建造豢龙池。

有豢龙池,必然要有龙。蛟龙不易得,帝王遂下令猎捕蛟龙。天子一令,伏尸百万。重赏之下,猎龙队伍层出不穷,又有官方猎龙队和民间猎龙队之分。

其中,官方猎龙队由摸金校尉分支率领,以摸宝上供做掩护各地巡游,直接向帝王复命;而民间猎龙队通常由皇商富豪出资筹备,所得需由地方官员或摸金校尉上交,算是间接效力。经过上千年磨砺,已形成规模的猎龙队伍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人族力量。

一支成熟的猎龙队伍通常有八到十二人,人数宜少不宜多,看重的是队员们经年配合战斗养成的默契。这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有三位:其一为舵手,是整支队伍的领头人,又称龙老大,通常由猎龙经验最老道、且至少成功猎过一头蛟龙的年长者担任。

能成为龙老大的猎龙者此生都在四处奔波,寻龙觅蛟,常年与龙作战留给他们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一身伤痛,缺胳膊断腿是常态。由此他们只负责把握战机方向,很难在体力上支援猎龙队,需要配备一两位副手完成任务。

其二为调香师。蛟龙视力不佳,更依赖敏锐的嗅觉,并对某些特殊香料情有独钟。若能把握其中关窍,调制出异香饵料,猎龙事半功倍。好的饵料,不仅能通过异香引诱蛟龙至事先做好的埋伏中,还能一定程度上安抚蛟龙情绪,减少人员伤亡。

只是香料难得,而每头蛟龙习性各异,增一味减一味都可能影响最终效果,稍有不慎甚至会弄巧成拙直接激怒蛟龙引发团灭。唯有天赋异禀又身经百战的制香高手方能胜任调香师一职。

与龙缠斗,战况瞬息万变,调香师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当场调制饵料。饵料配备齐全后,就需出动饵料师,这便是猎龙队灵魂人物其三。

饵料师通常由猎龙队伍中身强力壮的年轻主力担任。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身如疾电行动敏捷,能够预判蛟龙举动,分毫不差地将饵料投掷于足以吸引蛟龙注意力的绝佳位置,甚至亲身上阵,以自身吸引蛟龙,一点一点请蛟入瓮。

饵料师乃是离蛟龙最近的猎龙者,稍有差池便会葬身蛟腹,也是队伍最常空缺的职位,危险程度可见一斑。而相对地,他们也拥有无量的前途。年轻的饵料师若是能成功存活到顺利猎得蛟龙的那一刻,日后很大概率可成长为下一任备受瞩目的龙老大。

一支可靠的猎龙队需得历经数年的磨合与训练方能真正成行。队员间彼此信任,默契十足。然而就算如此,猎龙队伤亡甚至灭队也是家常便饭。相传,一支成熟的猎龙队伍至多只能猎到两条真蛟。大多数猎龙高手都死在围猎他们人生中的第二头蛟龙的战斗里。而更多的普通猎龙者终其一生,莫说是成功狩猎蛟龙,就连蛟龙的真身都未尝一见。

尽管九死一生,回报却无比丰厚,一招获龙,加官进爵,福泽后代。由此,历朝历代投身猎龙事业的英雄好汉如浩瀚繁星数不胜数,甚至从中涌现不少猎龙望族。

当猎龙队将仅剩一口龙息的蛟龙上供之后,帝王御下的豢龙官便会接手。豢龙,需用深水,单个池子 内只允许存在一条蛟,所谓“一渊无两蛟“,且池内不能有鱼虾。

蛟龙入水前需割角,——蛟生而有角,而在坊间传言中,蛟角时有时无,多半是人为。——后以精炼铁索贯穿龙脊,牢牢缚于池底,每隔七日以新鲜牲畜投喂,以牛为佳,羊次之,豚又次之。

困蛟因痛苦日日在池底挣扎,伤口反复撕裂又反复愈合,如此却能令自身肉质更为紧致,弹牙鲜美。在豢龙池养足年岁的蛟堪为“肉龙”,是难得的人间美味,为历代帝王所求。其中尤以龙肝为最,民间由此传出“龙肝凤髓”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