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151)
李弘林清楚魏舒的脾气,自然也猜到了她这是时在干什么,她一定是在跟李舜抢方向盘。当时拿到的车祸相关报告里就有说,他们出事的地点是一段山路,哪怕是自以为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李弘林想到接下去会发生的事,还是忍不住紧捏起拳头,红了眼眶。
果然,就算音质再坏,李弘林他们还是能体会到当时车子内的混乱。李舜的暴怒,魏舒的哭嚎,一切都仿佛是在为了那场意外做铺垫。
按照李弘林所知的发展顺序,接着就会是李舜与魏舒争吵之下,车子坠崖,但半分钟之后传来的却是一声尖利的嘭响。
之后是魏舒的大喊,“阿舜!”
“李教授!”录音最后是一直不曾出现过的白奕的声音,声音里是惊恐与巨大的悲痛。
与此同时。电脑前的严烁也在听到变故后,一下直起身子,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望着李弘林,眸中的震惊溢于言表。
“是枪声!”
李弘林当下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双手掩面,连哭都不会了,心上像是在被钝刀凌迟一般的痛,一下一下,遍体狼藉,满目疮痍。
十多年来自以为是真相的东西,在这个录音面前被击得粉碎,枉他一心复仇,到头来却连那个开枪的人是谁都不知道。
“这录音也不一定就是真的。”虽然面上这么宽慰李弘林,但严烁知道,他们都清楚这段录音的真实性是肯定的,但现在除了说这个,严烁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了。之前吴伯他们就调查过,确定李氏夫妇的死因是车祸,那时候是不是意外不能确定,但车祸是肯定的。
但如今事实摆在眼前,李舜死于枪杀。
整件事被处理的滴水不漏,十多年来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曾留下,动手之人自然必定是做好了万全之策,并且藏得极深。光冲这一点,他们就要小心了,以前是敌明我暗,如今却发现还有只黄雀躲在更阴暗的角落里,伺机而动,这于李弘林的计划是大大的不利。
之后的一整晚,李弘林都在反复地听那段录音,翻来覆去地听。甚至让人分不清,他究竟是在整理思绪,还是只单纯的想听听自己父母的声音。李弘林一夜未眠,严烁也就在一旁陪了他一整晚,毕竟李弘林当时的状态那么不好,他也不敢松懈,担心自己前脚走了,李弘林后脚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好在最艰难的一晚,终于是熬过去了,李弘林的一双眼睛红的跟兔子精似的,在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他终于是有了动静。
“她为什么一直没有说话……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李弘林死死攥着手中的钢笔,陷入了一种固执的魔怔之中,不断重复着几句话,“明明是她打的电话,她为什么不说话!”
或许是李弘林的自言自语给了严烁提示,他顿时想通一点,却不敢在这时候打断李弘林,怕突然出声会惊吓到李弘林。
同时严烁相信,李弘林很快也能自己想到这一点。
“是故意的。”李弘林喃喃道,钱兰是故意的,她希望李舜他们在路上出意外。
接着李弘林拿出了那张收在书桌抽屉里的照片,以前不曾注意过,现在才发现上面钱兰看李舜的目光竟然格外乍眼。
钱兰在此前是个作家,家境不错,否则也不会与元晓成为闺中密友,但写出来的东西却没什么大的作为。李弘林记得,钱兰的最后一本书是替李舜做的传记,声称是从李舜最信赖的学生邱文水以及许多的新闻报道中取材。或许是李舜的死以及那场金融风暴的平息,这本传记卖的空前火爆,几乎到了人手一本的地步。
李弘林自然也看过,可一章尚未读完便扔进了垃圾桶里,满纸谎言,字与字的间隙中无不透出,一股小人得势的嘴脸。书中除了秋文水的自述,以及文件新闻为佐外,还加有当时南城名流的各抒己见,张万山,元晓,胡文舟,陆权……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在那里,说的话自然也不会有人怀疑。
十三,四岁的李弘林虽然不清楚,这些曾待自己如亲子一般的人,为什么会突然与李舜反目,为他冠上私权卖国的名声。但李弘林从那时起,便也知道,这就是权力与金钱的力量。
在书中,钱兰甚至祸水东引,将原本在大众眼中是场意外的车祸,暗指成李舜因脱责不成,只能自行了断的自杀事件。
李弘林紧闭上双眼,他告诫自己一切都还在计划当中,而计划是成功的,万不能够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干出什么事来。严烁望着李弘林手中的旧照片,叹了声气,如果今天得知真相的人是自己,他也不能做的比李弘林再好了。
照片上胡文舟,何大功,赵志龙,陈欢,已经用记号笔打上了叉,李弘林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站在李舜身边,双颊有些微微泛红的邱文水。
“他待你比待我都好,现在他死了,我不能去尽孝,就让你先去尽尽做干儿子的孝道。”
原本严烁听到李弘林的话,还想再说点什么,来劝他放心,却发现他已经伏在桌上睡着了。
严烁无奈只好轻拍醒李弘林,扶着他走出了房间,作为好朋友严烁自然是做不到狠心将李弘林留在这里睡桌子的。结果好巧不巧地,刚刚把人从房间里抱扶出来,迎面正好就遇见了上楼的姜燃。
两人之前也没少出去玩过,但那基本都是四人约会,现在让严烁单独面对姜燃,他还是觉得有点吃不消,更何况说自己现在怀里还抱着对方的男友。严烁除了李弘林外,基本上再没有比较亲密的同性朋友了,也不知道姜燃在知道自己的性取向后还会不会依然介意,联想到李弘林对姜燃的占有欲,严烁隐隐觉得当下不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