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门低调生活小记(113)

作者: 塔隐 阅读记录

周魁眯一眯眼,极有默契地懂了。有人在装妖弄鬼,想通过她的嘴引他去皇陵。但她已知道了对方的阴谋。

哎,头疼。

这家伙玩得太野了。后院内宅就巴掌大的地方,她照样能上天入地。

所幸,他几番惊吓过后也心大了,不再像个一惊一乍的老父亲了。有那样一个师父护着,断然不会叫她有事。担心也是多余的。

现在她这般作态,难道疑心有人正偷窥此处?

周魁凝神细听。十丈范围内,并无陌生的活人气息。他久练入定功夫,就算对方用了障眼法。气息上也瞒不过他。

“跟四哥说一说,你怎么得到神启的?”

“这是一个秘密。”她一脸骄傲,炫耀地说,“这可是人家的终极杀手锏呢。”

“哼。”

雪砚拉住他的手,撒娇道:“四哥,你信我不信?虽然我不知丢了什么,可东西一定就在皇陵里。你明日去找,准能立一个大功呢。”

她一边表演着白痴的女子,一边拿小手在他掌心划拉着。

周魁默契十足:“嗯,不管你说什么,四哥都信。”十足一个被女人迷昏了头的样子。

“那你会去找么?”

他一脸理所当然,“当然不会。为夫身居一品要职,统领天下兵马,岂有亲力亲为的道理?手下部将又不是养着看的......再说,皇上已钦点了陈阁老彻查此事,还轮不到我横插一脚。”

两人相视一笑。

雪砚心说:莫先生你听见没有?我的任务完成了,他自己去不去可由不得我了。你就耐心地等着吧......

周魁望着爱妻灵秀逼人的脸,莫名感到了一股没来由的放心。家里有她镇宅,再厉害的妖孽也别想兴风作浪。

他现在就是有这样的自信。

只是想到朝中之事,不免心头飘过了一片乌云。

此刻,皇帝和群臣正急得七窍生烟,准备去祖庙上吊,向列祖列宗谢罪呢。那位陛下早年引狼入室,利用秘教坑杀兄弟,残害忠良。

如今,终于遭到了一场血淋淋的反噬:

一夜之间,国家粮仓里存了五年的库粮——将近八十万石(大约八千万斤)毫无预兆地飞了。一粒也没剩。

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户部二百万两库银。

昨日,连传国玉玺也没了。

家底被人掏空,一条遮羞的底裤都没剩。

而看守的几千名库兵都已陷入不同程度的失忆,浑浑噩噩地不知发生了何事。粮、银这一块是由户部大司农许大人掌印的,如今已急得昏厥,差点在御书房里一头戕死。

这是建朝以来最危险的时刻。一夜之间被人抽了脊大骨、一刀腰斩,处于鼎盛期的王朝一下子逼近了亡国边缘。

若是现在外族犯境,朝廷一兵一卒也发不出。

没了粮食和银子,再好的将士也只能是摆设了。

让周魁疑窦丛生的是: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皇帝竟未提议请“上神”出手帮忙。案子也是让陈阁老彻查,而对兵部的要求,只是全力协助兵力部署。

生死存亡的关头,他的态度竟又变得如此暧昧。

就很值得玩味了。

“四哥,你在想什么呀?”雪砚轻声问一句。

“没什么。”周魁摇一摇头,轻声说,“我要回官署去了。”

正待起身......

窗外,中庭里有亲卫大声禀告:“主子,皇上急召。”

“知道了。”他面容冷肃,轻轻叮嘱道:“放心,我不会有事。你在家也要好好的,凡事小心一点。”

“嗯。我知道。”

雪砚送他出了门。

站在檐下,望着那傲岸的身影匆匆往夜色里去了。

她怔了一会,兀自回屋里去了。到底经了几次风浪,胆子也肥了。并不怎么为四哥牵肠挂肚。对于朝廷丢了什么,也一点都不好奇。

她既不是皇帝,又不是朝臣,瞎操那份闲心做什么?

这一晚,美人儿尽情享受了一回“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的悠闲时光。吃着糖果、挑灯夜读到子夜,一个人过得有滋有味。

正月二十九,仍是田园牧歌的调子。

因为磕头的功课,一整天身体都充满了对食物的渴求,吃啥都喷香的。中午细嚼慢咽,美美地用过了午饭。

又到了一天中最令人心怡的时光:瞧书。

李嬷嬷奉了一杯香茶来,搁在榻几上:“四奶奶,渴了就润一润喉。”

“嗯,好。”

雪砚瞅了一眼,是她喜爱的香片茶。茶汤潋滟,飘着几片梅花。只是瞧着有些烫,她又把目光拉回了书上。

瞧得入了神......

良久,才想起端茶喝。

一不当心,“哐——”,茶杯在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

雪砚平常从不失手,今日见鬼。只是这杯子碎了不打紧,原本清澈的茶汤一洒到地上,竟现出一只大黑虫子来。

长得很邪气。头细尖如鼠,身上有金黄刺毛,满地蠕动似要将自己隐藏起来。

雪砚指着地上,激动地喊一声:“嬷嬷你看,这是个什么?”

李嬷嬷奔过来一看,吓得面无人色。赶紧操起一张杌凳上前一砸,那虫子瞬时爆了一滩浆。

刘嬷嬷和四个丫鬟也闻声赶来,惊慌慌问道:“发生了何事?”

李嬷嬷把手一指,颤声说:“我等脑袋全要不保了。有人给四奶奶下蛊。”

“啊......!”

六人齐刷刷跪地,磕头有如捣蒜。“四奶奶饶命,我等毫不知情。”

“都起来吧。”雪砚说,“别磕了。”

下蛊?

她冲地上一滩虫浆望了片刻,蹬蹬跑去东面碧纱橱,把自己放绣品的抽屉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