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弹幕后,肥妻原身觉醒了(181)
第二天就是去学校报到的日子了。
江明德特地安排了辆车送他们过去。
办好手续,安排好宿舍,安置好行李,宋家夫妇也该要回去了,他们这一趟请假也请得够久了,得赶回去上班了。
火车站里,谈爱枝和宋晞蓝母女两个抱头哭得稀里哗啦的,宋柏礼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江承霄一再跟他们保证,会好好地照顾好宋晞蓝,绝对不让她受一点点委屈。
宋晞蓝终究还是把爸妈送上了火车,看着火车鸣笛远去,江承霄搂住了她的肩膀:“别怕,有我在呢!想吃什么?烤鸭,卤煮,驴肉火烧,还是涮羊肉?”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来一顿美食,如果一顿不够,那就两顿。
因为新买的房子需要修整,暂时还不能住人,所以两人只能暂时都住在宿舍里。
其实这样也好,毕竟新生刚入学,住校能尽快地融入到集体中,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也不会因为不住在学校里而错过了一些重要通知。
宋晞蓝倒是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还对这种集体生活上瘾了。
多有意思啊,每天早上吵吵闹闹的一块儿起床,挤在一起刷牙洗脸,一块儿上课,一块儿上厕所,一块儿去食堂吃饭。
傍晚下课后结伴一起拎着水桶去打水洗澡洗衣服,晚上再一起上自习。
临睡前还有个卧谈会,谈天说地,什么话都能说,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的宋晞蓝彻底被这种生活给迷住了。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宿舍里的几个人都很好相处。
宿舍原本是六人间,只是其中有个人不知道怎么的一直没有来报到,所以暂时就只住了五个人。
当然因为这次考试并不是常规按照一个学年末进行的,所以没有一个是应届毕业生,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故事。
其中的大姐是个知青,有过生活阅历,懂得特别多,教了她们很多东西。
另外四个都跟宋晞蓝一样,高中毕业没多久,有的已经参加工作了,有的还是待业青年,因为一场高考,把她们聚在了一起,也是一种缘分。
大家的性子虽然有活泼有安静的,但都不是刻薄任性的人,所以大家相处得很好。
隔壁宿舍就不一样了,有个姑娘仗着自已是本地人,特别嚣张跋扈,看她们宿舍一个农村里考上来的不顺眼,老是欺负她。
宋晞蓝她们都看那姑娘半夜里在走廊偷偷地哭了好几次了。
她们在同情那姑娘的同时,也在庆幸自已没有遇上这样的舍友。
与此相反,住宿生活对江承霄来说,就远远没有那么美好了。
他是经历过部队集体生活的人,对集体生活自然没有什么神秘感,也没有吸引力。
再加上男生干啥也不爱扎堆,要是真跟女生们一样,结伴一块儿去上厕所,洗澡,别人还以为他们有毛病呢!
跟一堆臭烘烘的大男人住在一起,哪有跟香香软软又干净的媳妇儿一起住舒服啊!
这个时候,他就有点后悔买下那套四合院了。
谁能想到修葺一下竟然要花那么多时间呢!
他原本想着,先暂时各自在学校里住几天,等房子修好了,就搬过去一起住的。
可是等他找来擅长修复这种类型老房子的专业匠人一打听,他这房子,要想好好地弄一下,没几个月下不来。
而且这种老房子,看着是好看,但实际上没水没电,也是不适合住人的。
修葺的时候,外观上最好能够修旧如旧,但里面却要进行大翻新,重新铺设水、电、暖气和下水道的线路和管道。
还有屋子里的家具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缺失了不少,得要补上。
但如今商店里能买到的家具摆放在这样的房子里肯定是不合适的,最好还是请会老手艺的工匠打造,就算几项工作同时进行,也得花不少时间。
没有大半年绝对下不来。
大半年?江承霄一听这个时间心都凉了。
不是,在他们买下这个房子之前,那许敬文夫妇不是就住在这里的吗?怎么他们就能住?
再仔细一看,那许敬文夫妇住得还真够将就的,基本上只是打扫出了一个能容身的地方就这么住了下来,从外边随便拉了条电线进来安装了电灯,连自来水都没有,用水还得到外面的公厕里去打,方便也是用的外面的公厕。
一看就不是打算长住的样子。
在江承霄看来,这根本就达不到居住的标准,自然不可能让自家媳妇住进来的。
他又想着要不先弄好一个房间,住进来了再说,周围再慢慢收拾。
但他自已立刻又否决了这个想法。
到时候整个院子都在装修,吵吵嚷嚷,乱糟糟的,又是水电工,又是泥瓦工,又是木匠的,各种材料堆了满地,怎么可能住得安稳。
算了,还是耐下性子好好装修吧,就算要花半年的时间,以后至少还要住三年半呢,怎么也得弄得舒服一点。
于是他还专门托关系找了设计院的人,帮忙设计整个屋子的水电下水线路图,又请了专家来进行外观修复的指导。
粗略一算下来,这房子要装修下来,得花不少钱,至少得要大几千。
这还没算将来新家要添置的各种小物件呢!
幸好当时没把所有钱都用来买房子了,现在他们手头上满打满算还有五千多,这装修的费用也不是必须一下子全都拿出来的,这好歹也能撑几个月。
原本还以为自已很有钱呢,这么一算下来,江承霄不免有些焦虑了,这钱不够花啊,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