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他姐团宠日常(137)
一眼看破他心思的太皇太后不咸不淡的戳破,康熙闻言,干脆也不装了,坦然一笑道:
“还是玛嬷了解朕,是,朕确实很高兴,太子这么小就能察觉到他人的真正心思,还能想办法处理这件事,护住纯宁的名声的同时,还不宣扬出去,如此聪慧且处事周全,还知道一人之力不足,拉拢兄弟共同协作,我大清有如此储君,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太皇太后点点头:“嗯,手法是稚嫩了些,不过还知道用上些手段,的确是值得高兴一下,不过皇帝,除了这些,关于张英的次子对你女儿起心思的事,你就没有想到别的?”
康熙闻言愣住,看着太皇太后脸上表情,斟酌了一会儿,这才试探着开口:“您莫非是指……纯宁的婚事?”
随即,康熙在太皇太后的颔首中拧眉:“可是……纯宁年纪尚幼……”
要真说起来,纯宁是康熙八年出生的,到如今,虚岁也有十二了,满人崇尚早婚,她母亲先皇后赫舍里氏,更是在这个年纪,已经成为了康熙的皇后。
虽然成婚四年后才生下了纯宁,但是论起当初与康熙议婚的时间,那的确是比纯宁现在要小上两三岁了。
所以,孝庄这个提醒,到也不算是替曾孙女恨嫁,但是……
“哀家知道你舍不得她,想多留她些年岁,可是留归留,现下既然苗头已经出现,那该考虑的,皇帝也要考虑了,免得到时候再节外生枝。”
太皇太后的理解,让康熙刚刚揪起来的心,略略放下来一些,于是在接受祖母的建议上,便也放缓了许多。
于是,试探的话,便也更容易出口了:“玛嬷的意思,难不成是科尔沁那边,有人给您递什么话了?”
否则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聊起这个?
“没人给哀家递话,哀家就不能操心曾孙女的婚事了?”太皇太后先是否认了康熙的猜测,紧接着又开口,“皇帝国事繁忙,满后宫上下,又没有个能中用的,替你操心这些琐事,也只有哀家这把老骨头,能替你多想想了。”
听他说起自己的后宫,康熙连忙起身拱手:“孙儿惭愧,累玛嬷操心了。”
“没什么要紧,不是什么大事,现在考虑,也不算晚,你记着就是。”
“是。”康熙应了,话锋却在下一秒就是一转,“不过,孙儿还是想问一下,不知道玛嬷您对纯宁的婚事,有何想法呢?”
太皇太后却是直接摆手:“没有什么想法,自己女儿的事,少来为难我老太婆,行了,哀家累了,你也回去歇着吧,苏麻,送送皇帝。”
闻听此言,康熙只得告退,苏麻喇姑也遵从懿旨,将康熙送到了慈宁宫的门口,然后在康熙上了肩舆之后,笑着开口道:
“今日之事,还请圣上莫要多虑,太皇太后前几日里听说恪纯长公主久病不愈的消息,不免想起去岁没了的雍穆长公主,心中便多为纯宁公主的未来多思量了两分而已。”
康熙闻言倒是一怔。
和硕恪纯长公主,乃太宗幼女,后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三桂谋反,其丈夫吴应熊及长子吴世霖,早在康熙十三年,就被康熙下令处死,公主本人,则是跟她的另外两个孩子被幽禁宫中至今。
而固伦雍穆长公主,则是太皇太后的长女,当初年仅十三岁,就远嫁蒙古科尔沁,但当时她公公吴克善已经入朝服罪,可以说是直接从公主,成为了罪臣之妻,后来先帝继位,长公主晋封固伦公主,日子这才得以稍稍好过一些,但是也在康熙十七年,先太皇太后这个母亲而去了。
现如今,奉命来送他的苏麻喇姑突然说起这两位,这其中含义……难不成……是要他善待纯宁的意思?
第74章 和中有乱 一些好了一些又麻烦了…………
慈宁宫, 侧殿的暖阁里,仿古铜金釉三足鼎内,佛香冉冉。
安静的环境之中, 不闻一丝杂音, 只有细微的木珠撞击声, 在空气中细细的回响。
轻微的脚步声自外而内传入, 让方才还正跟康熙说,自己累了要休息的太皇太后, 微微垂下的眼眸略动了一下,手上拈珠的动作并未停留半分:
“都跟皇帝说了?”
苏麻喇姑快走两步上前, 一边用手碰触了一下太皇太后手边的茶碗, 然后麻利的端起, 一边语气轻柔的开口:“都说过了。”
回完话, 她转身将茶碗递给一旁安静的像个木桩一样的宫女, 张口吩咐道:“都下去吧。”
宫女们无声无息的行礼退开,很快, 侧殿里,便只剩下了苏麻喇姑和太皇太后。
“坐。”在众人都离开之后,太皇太后终于重新睁开了眼睛,然后用下颌示意了一下苏麻喇姑,对方跟太皇太后行了个回礼, 然后侧坐在了太皇太后的身边, 只挨了一点点的位置。
然而等到苏麻喇姑坐下,明显是想要跟她说些什么的太皇太后,却是只安静的盯着案几上的某个地方,一言不发。
“太皇太后莫要担心,咱们圣上聪明睿智, 就算是奴才说的那般的隐晦,皇上也一定能听出您的良苦用心的。”
既然主子不主动开口,身为陪伴了主子三十多年的贴身之人,苏麻喇姑自然是要主动开口,为主子解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