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定妃只想躺平(清穿)(195)
“行,额娘陪你去,最近倒春寒,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怎么样了。”
等皇上回来,乌雅氏找舒宁来看戏:“景仁宫新进了几个学生,新排了一出戏,咱们一起过去看看?叫上良嫔、敏嫔,我宫里的布贵人也想去呢。”
舒宁点头同意,宫里长日无聊,看看戏也热闹。
戏台上演的是《长生殿》,舒宁原本是看不太懂戏的,但现在只要她愿意,就能叫人来给她在耳边复述一遍台词,知道了台词,看着就方便多了。
不过舒宁现在还没养出一心二用的能力,就提前准备了戏文册子自己看了看,等到了地方,大概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乌雅氏饶有兴致的和舒宁说:“皇上上次跟我说,胤禛明年大婚,已经给他选好地方建府了,就在京城东北角。”
“是吗?那挺好的啊。”舒宁随口回道。
“是啊,出宫建府了,皇上也就能真的拿他当大人看了。”乌雅氏道。
“姐姐还说呢,我都听胤祾身边人说,胤禛房里宋氏有了,说不定是胤禛的长子呢,这都当阿玛的人了,自然是大人。”
舒宁是知道这是个女孩的,但鉴于目前还没生出来,习惯是说男孩,她也就顺着说了。
提到这个,乌雅氏一开始先是高兴:“还好不是那个李氏先有孕,宋氏我挺喜欢的,长的讨喜,孩子应该也是好的。”一会儿又不太高兴:“只是他明年才大婚,要是在嫡子之前先有了庶子,只怕将来福晋不高兴。”
觉禅氏在旁边也听到了,道:“这有什么不高兴的,不都这样,福晋进门前,阿哥们身边就有伺候的人了,反正只是庶子,又没什么。”
乌雅氏:“我是怕乌拉那拉氏年轻,沉不住气,孩子这种事情,我还是想要个嫡长子。”随后,她低声道:“别闹的像如今的大阿哥和太子一样,那就不好了。”
说完之后,她又道:“当然了,最好是个女儿,那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舒宁:“孩子这都是看天,不若姐姐去中正殿拜拜?”
乌雅氏摆摆手:“我不信这些,还是算了。”
觉禅氏:“我倒是听胤禩说,胤禛出发之前还去中正殿拜佛了呢,特别虔诚,他和六阿哥陪着一起去的。”
听到这个,乌雅氏只有发愁的:“谁知道呢,这孩子对这些事情可信了,一点也不像我。”
叹了口气,乌雅氏扭头问舒宁:“不说这个,胤祾也十三了,你就没想着给他房里放一两个人吗?别等过两年福晋都进府了,他还什么都不会,那就麻烦了。”
舒宁没想到这么快就说到自己身上了,她还真的没想过要给胤祾身边放人,乌雅氏都要担心宋氏有孕会让乌拉那拉氏不高兴,难道提前给阿哥屋子里放人福晋就高兴了?
不过是大家都这样,女子有改变不了什么,就只能适应而已,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婚前有个庶子的人少,婚前房里有人的人多。
“不了吧,胤祾还小呢,再等两年再说。”遇事不决‘拖’字诀,反正过两年再问,她就再找个借口呗。
“就你还当胤祾是小孩儿,皇上都带他出去了,再过两年,就真成大人了。”乌雅氏道。
“再大那不也是孩子,除了胤禛,其他阿哥大婚都挺晚的,不着急。”舒宁说完喝了口茶。
乌雅氏:“你这人,平时看着挺好说话,但真的想要和你说点什么,真的是是死犟死犟的,我还是看戏吧,等胤祾都被皇上赐婚了,你再寻,就跟我当初一样,找不到好的了。”
舒宁笑了笑没说话,作为一个古代的阿哥,胤祾或许注定不会只有一个女人,但舒宁觉得福晋和他是要相互扶持着走完几十年的人,应该是第一个和他交心的人,而不是什么试婚的格格。
五月,皇上又出去了,这次是去巡查河堤,胤祾也跟着去了,还好是去视察新修建好的河堤,而不是什么决口。
胤裪这次没叫唤着要出去了,他一有空就跑去苏麻喇姑那里,那片在慈宁宫旁边,一来二去的,胤裪倒是和胤祺混的有些熟悉了。
舒宁知道了之后还有些哭笑不得,难道这就是两个躺平人之间的默契吗?
五阿哥胤祺,也是个十足摆烂王者,皇上叫他他都不去书房,和胤裪这种也不喜欢上学的简直是臭味相投。
“额娘你看,这是五哥给我的牛肉干,可好吃了。”
舒宁没怎么吃过牛肉,不仅宫妃的份例里没有这东西,耕牛在任何时候都是在重要的劳动力,其实是很少杀的,官府也禁止吃牛肉,所以很难弄到。她还不至于为了口腹之欲特意叫人去宰牛。
但是皇上有的时候巡视塞外,那些蒙古王公爱吃这些,皇上会用牛羊肉款待他们。
至于太后,大概是因为出身蒙古,改不掉这个饮食习惯,也没人会逼着她老人家硬改,慈宁宫里就有牛肉,五阿哥自然是能吃到的。
舒宁和舒颜都尝了尝,牛肉干味道很不错,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或许是为了太后的牙,做的也不硬。
舒颜还很喜欢牛肉干的味道,想让胤裪再给她拿点,但胤裪才和胤祺在一块儿玩儿不久,不太好意思。
于是胤裪给她出了个主意:“六妹妹也养在慈宁宫,她还是德娘娘的女儿呢,你去找她,她人好,指定给你再拿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