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休后,我带着娘家走上人生巅峰(569)+番外

作者: 妖妖若水 阅读记录

这下水钱夫子家的厨娘就会做,只要洗得够干净,腌制好,舍得放调味料,做出来味道就不会差。

赵进山给学堂炒了这么多年菜,手艺已经练出来了。

三个脚夫吃得喷香。

一些路过的人见此,纷纷过来吃饭。

不止是来拉货的商家和脚夫,就连下工的玻璃作坊的员工,见着也来尝尝。

作坊工钱高,最低的员工每月工钱都有一两二钱,所以很舍得来吃饭。

几大盆菜,才摆了一个时辰,就卖光了。

有些人闻声而来,想吃都吃不了:

“哎呀,不是说这里有饭卖吗?怎么没了?”

“不好意思哦,明天饭菜会更多。”

“好吧!”

赵进山父子开开心心地收了摊。

铁牛媳妇下了工,想跑过来帮忙时,父子俩都收拾好了,正准备推东西回家。

铁牛媳妇想不到开门红,又是惊又是喜。

最后数钱,发现竟然挣了三百多文钱。

铁牛媳妇心里有些感动:“进山也长大了,会挣钱了。”

赵进山嘿嘿笑着:“就是失策了,这白米饭只卖了一小半。”

赵铁牛:“毕竟吃饭的大多是脚夫和搬运工。不是所有人都舍得这个钱。”

铁牛媳妇:“那明天不卖白米饭了?”

赵进山:“那可不行。今天不是卖了小半吗?今天大家还不知道这里有饭卖,明天就得传开了。到时会有一些掌柜和商家来吃。咱们还是准备这么多。”

“那行吧!”

一家人喜滋滋的。

赵铁牛更是松了口气。

这几个月茅房生意已经大不如前,刚开始接活时,他每个月都能拿二十多两回家。

现在周围的富人都快盖完了,生意骤减,再加上同行抢活,价钱被一压再压,只有以前的零头。

他现在一个月只能拿一二两回家。

再加上妻子一个月一两二钱的工钱,全家收入有三两多。

虽然比几年前已经很好了,但习惯了月入二十多两的“富贵”生活,自然不甘心眼下这三两了。

现在有了另一项营生,赵铁牛又乐滋滋的了。

......

隔天午饭时,赵进山父子做了昨天三倍的饭菜,拉出去卖。

早就有人知道这边卖饭菜了。

父子二人一摆开,立刻就有人拥过来买饭。

除了玻璃作坊的商家和脚夫,家具作坊的,胡辣汤作坊的都涌了过来。

份量比昨天多三倍,却比昨天卖得还快。

回到家,铁牛媳妇见此,更乐了。

此时,柱子媳妇在篱笆外叫:“巧姐......”

铁牛媳妇本名叫刘巧。

铁牛媳妇连忙从屋里走出来,打开篱笆门:“咋来了,快进来坐。”

柱子媳妇神色有些尴尬地走进来,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坐下:“那啥......你们卖饭卖得挺好的,我瞧着都不够卖呢。”

铁牛媳妇笑得眯了眼:“对对。”

柱子媳妇窘迫地笑:“那个......明天我们家也想卖。”

柱子媳妇很不好意思,人家铁牛家挣钱了,自己就想跟风一起卖。

......

配角番外,选择性阅读哦,写铁牛是想通过他的发家史写写村民生活的变化,打脸李家村。正文一直想写,没抽出空来。现在放番外写写。

第467章 勤奋的铁牛一家:教出去

铁牛媳妇一听,就笑道:

“哈哈哈,我以为啥呢。那就卖!大家都是一个村的,难道我摆得你摆不得?做生意各凭本事。”

柱子媳妇这才松了口气:“那谢谢你。”

“来来,我跟你说说,白米饭可不能多做。还有......”

铁牛媳妇把这两天的经验都告诉柱子媳妇。

柱子媳妇满脸感动地离开了。

隔天一早,铁牛父子再次出摊。

才刚到,就见玻璃作坊门前,又多了几个卖饭的摊位,都是同村的人,看到他们,都笑了笑。

柱子媳妇没在这边摆摊,她摆到了家具作坊那边。

今天赵进山家仍然是老三样,对面新增的几家有卖炒豆腐的,有卖蒸水蛋的,没有猪下水。

很快,便有人来吃饭了。

今天虽然多了几家,但市场还是消化完了。

柱子媳妇在家具作坊那边的饭也卖完了,满心欢喜地回家数钱。竟然也挣了足足两百多文钱。

有了这几家的成功,村民们一个个热血沸腾,都争着到作坊门前卖东西。

有卖饭的,有卖蒸包点心的,有卖面条的。

选择多了,有些便淘汰下来了。

赵赖子和叶喜牛也卖起午饭来,但因为舍不得放油和肉,量少还味道差,卖了几天竟然亏本了,骂骂咧咧的不卖了。

大半个月下来,除了那几个亏的,大多村民都挣了一点小钱,少的一天挣几十文,多的一天上百文。

赵铁牛家到现在还是生意最好的那家,因为他家猪下水炒得好吃,全村就没几个人会炒的。

村民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赵婆子也带着儿媳妇卖了几天饭,她厨艺一般,卖的是韭菜炒蛋和瘦肉炒青瓜。

但因为肉太贵了,就算是瘦肉也得15文一斤。光这个价格,卖10文一份饭的话,肉根本就不可能多放,否则就得亏本。

猪下水就不同了,5文一斤。多放些下水也不会亏本。

一个肉少,一个肉多,顾客们自然会选肉多的猪杂饭。

所以赵婆子家的生意远远不如铁牛家。

赵婆子倒是试过卖了一次猪下水,但做得又腥又硬,根本卖不出去。

赵婆子眼红得眼珠都快掉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