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军婚:炮灰靠弹幕躲剧情(24)
林书音,“好的队长。”
现在是1971年,他们文工团唱的歌曲大多都是六十年代歌曲,唱来唱去就那几首。
陈美莲惊讶,“队长让你跟薇薇换了?为啥?”
林书音,“薇薇想独唱,我俩就过去把名额换了一下。”
“这样也可以?”熊志远问。
谁不想独唱,陈美莲熊志远俩人也想独唱,只不过她们的歌唱水平跟宋薇薇差不多。
他们歌队歌唱的最好的是林书音其次是李婷。
以前重大场合独唱名额是给李婷的,林书音来了就给她了。
林书音,“当然可以啊,你们想独唱跟队长说去吧,独唱又不是我的专属。”
陈美莲熊志远俩人对视一眼,“行。”就去找孟佳了。
两分钟后俩人回来了,林书音,“队长咋说?”
陈美莲笑,“队长答应我们了,不过先让薇薇唱,后面我们轮着来。”
关于独唱这个事,孟佳找大家专门开了个会。
“我们下乡大概待两个月时间,这两个月时间谁想独唱,提前一天告诉我,或者我安排你们都上去唱一次。”
“没意见吧?”
歌队五人摇头,“没意见队长。”
孟佳,“好,那散会。”
歌队这边会刚开完,乐队队长余铁男找过来了,她问,“孟佳,书音马头琴拉的咋样?”
孟佳不明所以,“拉的挺好啊,一般曲子都会了。”
余铁男,“拉的挺好啊,你让书音过来拉一曲我听听。”
孟佳,“咋?你想让书音跟萨仁他们表演马头琴曲?”
余铁男,“是有这个想法。”
他们乐队会马头琴的人不多,加上她就四个,一个队员家里有事请假了,那首曲子必须要多人演奏才好听。
“那我去找书音过来。”孟佳去喊了林书音。
“余队找你,把你马头琴拿上。”
林书音拿了马头琴过来,余铁男直接问了,“书音,你会拉万马奔腾这首曲子吗?”
林书音点头,“我会,我跟萨仁学了。”
她前世学马头琴被她亲戚朋友第一要求拉的曲子就是这首“万马奔腾”。
余铁男,“拉一下我听听。”
孟佳给林书音找了个凳子,乐队队长过来检验,林书音没藏着掖着,直接拿出全部实力。
马头琴声一响,乐队其他人也凑过来一起听。
萨仁低声,“书音天赋异禀,她才学了多久啊。”
“可不是,也才半年时间吧。”乐队其他人也是如此想法。
学了半年时间,就拉的这么好了。
虽然李婷特别讨厌林书音,但是这一刻她也不得不承认,林书音各方面都比她厉害。
她学琵琶几个月才堪堪弹出一首曲子,而林书音已经会好几首曲子了。
一首曲子演奏完,孟佳余铁男俩人带头鼓掌。
“书音,你要不来我们乐队吧,我一定能教会你更多的乐器。”余铁男两眼放光。
孟佳急了,“干什么,撬我墙角啊?书音可是我们歌队的顶梁柱!”
余铁男没理孟佳,“书音,你二胡拉的咋样?”
林书音,“也还行吧,会拉几首曲子了。”
余铁男,“赛马会吗?”
林书音,“我拉过。”
余铁男招呼乐队人员拿了二胡,“拉一下我听听。”
未来的世界名曲赛马,林书音也拿出了全部实力来演奏。
第22章 哥你要老婆不要
结果就是林书音除了唱歌之外,还要跟乐队其他同志演奏马头琴和二胡。
“书音你不去我们乐队真是可惜了。”余铁男走前还念叨。
孟佳,“我们歌队就这几个苗苗,你们乐队还要抢人,没天理了。”
当然俩人这是开玩笑的,文工团是一体的,在文工团工作的文艺兵都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唱歌的必须要学会乐器,会乐器的必须会唱歌,舞队的也是,多种舞蹈必须都要学会。
这次下乡要两个月后才能回来,大家收拾行李的时候把被褥都带上了。
萨仁,“别的村我不知道,但是去了我们村,你们就住我家吧。”
“我家两个睡觉的房间,一间空着呢,正好我们四个住。”
他们家两间房,她爸妈睡一间,她们仨兄妹睡一间,当然她睡觉的地方是用布隔开的,算作单独一间,但是炕是一个大炕。
“嗯嗯好。”三人点头。
住萨仁家,总比住在陌生人家的好。
在部队就是好,出行都有车,陈美莲是县城文工团考上来的,她说她们县里的文工团要去演出都驾马车去。
而部队文工团就直接开军车了,两个大军车,一辆军车装乐器行李口粮等各种东西,一辆军车坐人。
文工团的军车不是那种前面坐两个人,后面坐三个人的军车,而是那种大卡车。
沈观南也不是心血来潮,要去看他表弟,是家里来信了,正好文工团要下乡演出,就搭顺风车过去。
沈观南没跟文工团人坐一起,他坐在车前面副驾驶上。
三河村离市里近,又是开车,一行人半个小时后就到了目的地。
部队文工团下乡演出,团里领导自然提前跟各大队村书记等人说过,但是村里人不知道啊。
本来就是农闲时候,两辆大卡车一进村里,小孩大人们都围了过来。
“部队来人了?”
“是不是部队文工团啊?前几天我听书记媳妇讲来着,说部队文工团要来我们村慰问演出。”
“应该是吧,我看到萨仁了,萨仁不是文工团的吗?一会儿车停了咱们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