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报位置,电话那边就知道大概在哪里了,因为这附近常住的人不多,基本都是护边家庭,唯一的物流派发点就是邮政,这对夫妻俩也没谁不认识的。
但接电话的医院,离这里太远了,哪怕是最近的诊所,都有几十公里,短时间内根本没法赶过去。
再加上是小货车直接翻下山谷,需要有人手帮忙救援,所以禾一欣还不知道,刚接到自己代拨电话的护边员,边招呼人骑马往这里赶,边派人去找边防部队求助。
她的人设剧本虽然没有按照原计划往下走,可其他环节,还是能照常进行的。
小孩子说话声音很脆,要比成年人的声线高,凑在副驾驶旁边的时候,还不怕碎玻璃,把脑袋凑过去,喊了一声阿姨。
为什么这里会有小孩子?难道是谁家小孩,调皮乱跑,居然往这里走了?
已经有点迷糊,意识发飘的王青,原本以为自己和丈夫今天就要倒在这里了,因为这里太偏僻了,连个路过的人或车都没有。
也就平时负责邮政点的夫妻俩,最常走这一条路。
而且这条走出来的小路,基本不怎么过车,平时派发小件的时候,夫妻俩也是骑马比较方便,只是这两天周围的护边员买了一些家电和维修零件,装在箱子里面不好放马背上,他们才开出来小货车送。
前段时间的几次地震,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开车出来的时候,还特意检查过路面。
但没想到,路是正常的,没有塌陷也没有断裂,可山上突然滚落的大石头,却直接把车砸翻,整辆车就瞬间翻了下去。
翻转连带着眩晕,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就是夫妻俩被重物死死压住,根本挣不开,丈夫受伤更严重,没多久就失去了意识,王青则在副驾驶努力挣扎,试图去抓摔出去的手机。
禾一欣出现的很及时,或者说,要不是阿年眼尖,发现了山谷底的绿色小货车,王青夫妻俩今天可能真的要危险了。
努力撑住意识,让年轻女声帮忙拨打求助电话后,王青就有点恍惚,觉得很冷很想睡觉,然后,就被小孩的声音吓一跳,甚至第一反应就是着急帮忙找家长。
这怎么有小孩呢?哪家的父母这么没责任心,让孩子都快跑到边境线这附近了?
王青努力拽回意识,去握住从碎车窗外,试图伸起来摸她手的那只小手手,想问问这是谁家小孩,父母怎么不在身边。
第99章
不知道是因为小孩子的体温更高,还是王青的手因为血液流通不畅,已经体温很低。
她用尽全力想去回握阿年的小手手时,其实也只是弯曲了一下手指,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用力。
阿年被冰的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然后凭借小体型,两只手都努力钻进去,把禾一欣裹在王青身上保温的羽绒被子往上拉了拉,然后继续说话,争取让对方时不时给自己一点回应。
禾一欣拿着手机,把音量放在最大,先想办法处车辆隐患。
和蛋壳车这种内部动力源特殊的车辆不同,正常的车辆发生翻转或摔砸事故之后,最先关注的,就是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避免车辆起火。
好在司机在昏迷之前,努力咬牙做完了这一切,让禾一欣仔细闻油箱有没有泄露,是否存在什么火花,以及有没有可燃物的时候,都是安全的。
要不然,被困人员救出来之前,车辆就起火了,那一切才叫完蛋。
电话那边的接线员,已经出现好几种声线了,估计是喊了医生护士过来电话指导,所以说话的条例很清晰,等禾一欣快速检查完车辆的安全之后,对方的下一步就出来了。
先看一下昏迷者是否还有呼吸和心跳,找个手帕或者直接用手,清昏迷者的口鼻,不管是泥土、呕吐物还是假牙什么的,摆成侧卧或俯卧,避免昏迷者因气道堵塞而窒息。
有专业人士指导,对情绪也是一种安抚,虽然对面说的话让人听着有点头皮发麻,什么叫做检查一下,是否有肢体断离,如果有的话,找塑料袋或者干净的布,把断指或断趾连同伤员,一同交给救援的医生。
能放在有冰块的保温瓶里最好,但切记不要弄丢,或者把断肢泡在任何液体之中。
因为受伤的两个人都是被重物压着的,所以电话那边,也是赞同现场不要轻易挪动和搬运做法的,让这边尽可能找衣物、棉垫之类的帮忙填充,避免随意挪动伤员,导致颈椎错位或脊髓损伤等问题。
禾一欣不属于医学专业人才,但她因为多年的生病经验,面对伤口或已经微变形的肢体,还是很冷静的,听电话那边的一步步指令,也完成的很好。
就是这里的网速有限,只能通话,没法开个视频看的更清楚,否则这里的紧急处说不定可以做得更好。
没等禾一欣和阿年可惜两句,她俩就听到了车辆引擎和马蹄踏地的声音。
一个忙着给伤者急救,一个都快钻到副驾驶去说话,都没注意离代拨的求救电话过去多久,再一抬头,一大一小忍不住瑟瑟发抖。
抬头,那个很陡峭的坡上,除了造型突兀的蛋壳车之外,至少停了三辆越野,和五六辆摩托。
等了个几分钟后,转头,这个低洼的谷底,不知道从哪个缓坡绕下来,出现骑着马的十多个人。
这叫救援现场吗?怎么感觉,像是溢出的包围抓捕啊!
禾一欣之前在新历刷过视频,看道路事故如何处,基本上除了当事车辆之外,就是交警、保险以及第三方派的智能机器人来取证,拍完之后就能清道路堵塞,然后挪走,进入后续事故的赔偿或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