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住酒店太贵,又没有熟人可以借宿,所以积管所帮忙联系了一下“人才公寓”,有空房间能让她俩住到考完试。
这也是新市区建设时候,专门给年轻人的福利之一,毕竟当时是硬迁了不少单位和公司过来,要是再不解决住宿问题,这衣食住行基本都比不过旧城区的新城,更留不下来人了。
积管所因为才设立,没有对应的福利房名额,但李妍她们可以通过单位内部申请,去选择租住或者交通补贴,也能帮禾一欣和阿年去找找合适的空房间,暂住一段时间。
有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同事过来出差,李妍她们也会把“人才公寓”列为居住第一选项,只有公寓管家说实在没空房间了,她们才会去考虑住酒店。
因为人才公寓里面,住的全是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基本看不到老人、小孩和宠物,所以少了点热闹,但公寓那片格外干净整洁,每个住户都规规整整,主打一个不麻烦邻居,也不让邻居打扰自己。
公寓有二十四小时管家,需要刷卡才可以进,快递外卖之类的全在大堂的智能柜里面,所以禾一欣和阿年住里面,也不用担心什么陌生人打扰的风险。
附近有两个商场,以及几条挺热闹的街,就是围着这片公寓区建设起来的,吃的喝的都有,或者就近找地铁公交去旧城区,也比较方便。
最关键的是,公寓短住的价格也不贵,因为都是有补贴的,除非要挑选特定户型或者其他要求,才需要加钱。
唯一的缺点估计就是很难申请,没有对应单位的系统提交和名额释放,基本没法进这片公寓,而且这附近没什么供孩子上学的学校,一旦年轻人结婚生子,就要考虑搬去有学区的新家了。
公寓都是地下停车场,禾一欣和阿年刷卡登记去停车,然后记下位置之后,两个人跟着指示找到最近的电梯,上去之后直奔大堂,她们要找公寓管家拿钥匙和电卡,否则住的地方只有水,没有电。
“这里的小花园还挺好看的,就是有点晕,上来之后找不到大堂在哪里。”
禾一欣和阿年各背个包,一大一小,从电梯出来记下编号之后,就开始寻找大堂在哪里,好在管家接到通知,知道她俩要先停车,上来之后会直接到园区里面,主动来找她俩,挥手致意免得走错。
整个公寓区有四个正式进出的门,面积其实不小。
禾一欣和阿年选的是最小的房型,一卧一厅的格局,带厨卫,里面是参考酒店标间的两张床,要拿房卡就要找管家马默默在的东门才行,否则她俩绕半天,只会离入住的那栋楼更远。
“那里有人在挥手!”
阿年眼睛要更尖一点,很快就找到个穿正装长裤,把头发挽起来的年轻女人,她手里拿着东西,在朝着这里挥手。
“是马默默管家吗?我们是积管所李妍协助申请的入住人,我是禾一欣,这是阿年。”
禾一欣忙带着阿年过去,自我介绍之后,看马默默点头,“你们好啊,我这边已经收到信息了,来带你们办一下入住。”
笑着过来,马默默还主动解释,这几天的天气不好,园区里又有点绕,她担心不好找才特意出来等,果然遇到了,否则走错估计又要绕一大圈。
“来,先喝点红枣水,我帮你们录入一下消息,这是出入门卡和电梯卡,这是房门钥匙,这是屋子里的电卡。”
一人一杯红枣水,带点甜味还能暖手,禾一欣和阿年步伐轻快,跟着马默默向租的物资前进。
第123章
禾一欣和阿年到的时候,已经临近周围单位或公司正常下班的点了,管家马默默办完入住信息之后,就要和同事换班,能回去休息了。
所以,在跟着马默默走的时候,她俩已经陆续看到一些住户回家,有的手上拎着打包的食物,有的手上扯着取回来的快递袋子,有的结伴回来,也有的背着包匆匆走过。
“这会儿是下班的点,因为外卖没法进来,所以好多住户会买好饭带回来。”
马默默看她俩好奇,就解释了两句,当然,这也是因为公寓的住户大部分下班之后,已经累到只想躺平了,单位有食堂的就吃食堂,没食堂的也没功夫买菜做饭,这才靠外卖存活。
“我们住在六号楼是吗?”
这片园区挺大的,有些楼长得很像,禾一欣和阿年特意看了楼号,免得以后走错。
“是的,这里才东门进出最方便,六号楼一单元,因为一到六号楼都是小户型,所以入住率也最高。”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上班的年轻人都喜欢自己住,最多和关系不错的同事拼一整套房,其他更大一些的户型,倒是比较受情侣或者有其他考虑的住户青睐。
各有利弊,马默默住的也是六号楼的小户型,甚至和禾一欣阿年是邻居。
也是马默默一路教过来,怎么记楼号,平时电梯什么时候最忙,然后外卖和快递的地址可以填什么之后,说了一声到了,顺便指了一下隔壁,说她也住在这里,有什么问题没法解决,可以在每天这个时候去找她。
再早点就不行了,那个时候,她还要在大堂后面的办公室里上班。
“现在都是密码锁,还有配套的卡,你们连一下这个APP,就会自动更新密码,你们住的时候自己设个新密码就行。”
“下好了,这一层还挺多屋子的,我们把房号也记一下免得走错。”
同一楼层,的确有好多个同款的门,马默默带着把门打开,把电卡插好之后让她俩跟着进来,“因为很多人申请的时候,优先小户型,所以这里住的人比较多,这间房也是上周住户刚搬走,才空出来释放房源,所以申请下来就选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