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美食街从摆摊开始(12)+番外
趁着,这个时间,她剥了一颗西柚出来,房间中顿时弥漫着清新的西柚气味。
她将剥出来的西柚轻柔地弄碎,使其变成颗粒状,放置在一旁。
她把刚才的芒果颗粒、加上牛奶和椰浆一同放入榨汁杯中,插上电,顿时轰隆作响,没过多久,就变成糊状。
眼看时间差不多,锅里的西米也都变得完全透明。
把西米捞出来过凉水,也可以使西米的口感更加劲道一些。
最终她把西米和西柚粒铺在了碗底,又将上榨过的芒果浆,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最后撒上了一些西柚粒作为点缀。
黄色的饮品点缀着粉色的果肉,顿时变得很吸引人。
姜佳瑶舀了一口尝了下,口中顿时充盈着满满的芒果香气,十分香甜,牛奶和椰浆的味道也增添了一份香浓,带着点酸苦的西柚刚好中和了这一份甜腻。
Q弹的西米则是让人在咀嚼的同时,更加能够品尝水果的风味。
味道是很好,但如果完全按照食谱的方法成本复刻,这一份杨枝甘露的成本会很高。
出摊的时候,做一些食材比例的调整会比较好。
要在不影响口味的情况下,多加一些水和牛奶。
还有尽量不要用到榨汁杯。
小小一个榨汁杯根本无法榨出一晚上摆摊需要的量。
她一边记下需要调整的地方,一边吃完了一整晚杨枝甘露。
果然在心情没那么愉悦的时候,一碗甜品能让心情由阴转晴。
看到西米露还有多余的,她用另一个过熬了一些红糖和冰糖的混合糖浆,尝试了下红糖西米露。
红糖糖浆是温的时候,会让她觉得有点过分甜腻。
加入冰块后,冲淡了甜味,变得清爽起来。
不过,这一道红糖西米露出摊的时候,她还是决定做成常温的,这样也方便一些生理期的女士前来购买。
尝试完这两道甜品后,她此时涌出了一股淡淡的成就感,彻底一扫刚才的阴霾心情。
第二天,她去摆摊的时候,又遇到了很久没见的一位老顾客。
乔栀看到姜佳瑶热情地打了招呼:“我昨天晚上睡觉前突然特别馋你做的三明治,想着今天早上一定要吃上,就来了。”
姜佳瑶见状送给了她一杯绿豆汤:“新品,送你的,尝尝。”
乔栀也不客气,尝了一口说:“嗯,这薄荷水简直就是透心凉啊。”
喝了一口,她就把盖子盖了起来。
姜佳瑶当她不喜欢:“不爱喝吗?”
“不是,有件事我想起来了。”乔栀拿出手机,开始对着姜佳瑶的摊位拍照,各个角度都拍了一张,“我是网上做博主的,做Plog分享一下日常,顺便帮你打打广告。”
姜佳瑶有时候也挺爱看Plog,用图片配上文字记录生活,这些博主看起来都在很认真地享受生活。
不过,她还是有点受宠若惊:“那麻烦你了。”
“没事,”乔栀指着绿豆汤说,“无功不受禄,收了你的广告费,这点还是能做的。不过我关注人数也不算特别多,可能也不一定能帮你带来几个人。”
能有人帮忙宣传已经是意外之喜,姜佳瑶也不会强求更多:“随缘就好。”
临走前,乔栀又说这一阵子轻食吃多了,好久没吃米饭,向她买了个饭团。
等到送走乔栀,姜佳瑶看着面前的摊位陷入了沉思,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
她突然想起,少的是摊位名称。
之前她印名片式优惠券的时候,也写的是新店开业,完全没有思考过要起个朗朗上口或者是好记的摊位名。
她卖的东西比较杂,也没有能特地当做招牌的,没办法从食物当中来取名。
大部分好像都会拿姓氏来做摊位名,简单也方便好记。
她想了想“姜记”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绕口。
还是她的名字比较好,“佳瑶”也是“佳肴”,不如就叫佳肴小吃铺。
虽然把她做的一些简易小点心称作“佳肴”听起来有些大言不惭,但是比起“姜记”还是“佳肴”更合适些。
要她想其他的名字,她也一时半会儿想不到。
那就暂定“佳肴小吃摊”,她默默把这个名字记到了手机的备忘录中。
中午回家之后,她就开始忙着制作晚上的糖水。
她还是第一次在晚上出摊,担心卖不了太多。
只做了一桶杨枝甘露,打算今晚先观望一下情况。
来到摊位前,一串白色的灯珠挂在摊位上方,照亮了摊位周围。
她拿出保温桶,先盛了两碗杨枝甘露出来,又放上她手写的价格牌,打算吸引一些顾客。
她发现公园晚上的人会比白天更多一些。
白天大部分都是一些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老太太来晨练,又或者是来找人下棋、闲聊打发时间。
到了晚上,就多了一些中年人和青年人出来散步夜跑,甚至遛狗。
也有带着踩着滑板车的小朋友从她面前飞驰而过。
她八元一碗的杨枝甘露确实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停留。
有出门突然渴了的小朋友,央着父母给他买杨枝甘露喝。
也有路过突然馋着想喝奶茶的情侣,在附近找不到奶茶店,就过来买了杨枝甘露。
还有背着双肩包,又提着电脑包,眼神回避着购买好杨枝甘露的上班族。
没多久,她一大桶杨枝甘露就见了底。
看来,晚上的销量还比白天要好上一些。
她明天也可以再下午做一点三明治和饭团,放在晚上买。
这样,她才能尽早达成系统给她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