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248)+番外
太阳出来了,城郊的外市开了,□□本想带着菖蒲火速回府,可到了外市口,又挪不动步了。
几家自称日常都是供给城中酒楼的酿酒铺子生意最好,几个大木桶盛满了酒浆米酿,隔着木桶盖子都能闻到香气。
“我家的酒,平日里都是供给常乐坊一枝梅的,这不是近日起晚了,没进得去,才便宜贱卖的。”
菖蒲是个眼尖的,只看了一眼便偷摸摸道:“才不是呢二姑娘,你昨日喝的酸梅酒便是一枝梅的,色泽味道全然不对。”
“可便宜啊。”□□默默在心里头算了笔账,“你看,我日常要喝酒,得找厨房的妈妈拿,我阿娘肯定知道,所以只能偷偷自己买,可我月例银子不多,一个月也就买个三四次,可这家的酒便宜啊,去一枝梅买一盅的价钱都可以买一桶了,菖蒲,咱买点吧,回家之后从后门进,阿娘在待客,后门松懈,肯定也无心管我。”
“二姑娘,你身子骨本就不好……。”菖蒲还要劝,□□已然把缰绳往菖蒲手中一塞,提着小裙子跨过小水坑就去问价。
“桂花蜜酿有没有,打开给我看看。”
“老板,桂花蜜酿全要了。”
□□回眸,正要仔细瞧瞧到底是哪个冤家和她抢蜜酿,又听到人家文质彬彬地回了一句:“又或者,先让这位姑娘看了也行。”
倒是个大气的,□□往后退了半步,偷偷瞄这人,呀,是位极其俊俏的公子,脸小而立体,轮廓流畅却又显得整个人十分硬朗,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余光像是也扫在了自己身上,□□挪过眼眸,闻了闻这香气扑鼻的蜜酿,十分有礼地问人家:“公子要得多吗?若是多的话,我换一个蜜酿也是可以的,桃子的或者杨梅的都可以。”
老板适时跟上了一句:“桃子的和杨梅的都卖完了。”
嗯?
“不多。”这公子也十分和气,“姑娘尽管挑。”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是非买不可了,等等,这样算来,怎么感觉这公子是托儿呢?□□摇了摇脑袋,自己在想什么呀,这公子的口音一听就不是长安人,倒像是……江南来的。
“行,我来半斤吧。”□□示意菖蒲付钱,又朝着这公子拘了一礼,问道,“公子是外地来的?”
“是,”这公子微微屈身行礼,“免贵姓马,扬州来的。”
第120章 妹妹,要女婿吗?
许是做贼心虚吧,□□现下听到“扬州”俩字便觉得不利爽,她和人家好生道了谢,也没敢多说,带着菖蒲十分低调地回了常乐坊。
城外十里亭。
亭外停着三四辆马车,只有一辆有车盖,其余都堆着四五箱的物什,亭下有一妇人正在纳凉,她身着江南特有的云纱锦缎,湖蓝色的对襟长衫薄而不透,纵使领口微微出汗,也能很快将汗气散去。
妇人一边坐着让丫鬟扇扇,一边和身边多年的老妈子闲谈:“都说长安比扬州凉快,说这晚上和秋天似的,可这白日里头晒得比扬州还厉害,难怪青娘来信里总说她家幺女阿凝天天在家里喊热,换了我,我也受不了,不过也好了。”这妇人得意地指了指马车上那几箱大木箱,“这不,我直接把娘家布庄里的时兴样式的云纱各带了一匹来,到了铁家,便紧着阿凝先选,也让她开心开心。”
说话间,前头有人快马赶来,这妇人瞅了一眼,未挪身子,只等着这人将马停稳,下马朝她这边来了,才是开口问:“之前便让你给你铁家两个妹妹准备好礼物,偏要跟着你姑姑姑父去巡营,匆忙赶回来,仅卸了个甲胄,行李都未收拾便跟着车队前行,若不是在京畿给你买了几身得体的,且就你那一身酸臭衣裳,怎能见人。”
“母亲说的是。”来人对这妇人很是恭敬。
旁边的老妈子打着圆场:“天气热,说多了难免口干舌燥,奴婢瞧着少爷还带了些酸梅汤回来,眼瞧着铁家人还没来,不如把箱子里的几套茶盏取出来,奴婢给夫人做碗甘草酸梅汤解渴?”
“这倒是好的。”这妇人原本也没真意怪这年轻男人,顺着台阶也是下得极快,转脸便是笑盈盈对着自家儿子说,“倏儿你也跟着喝一盏,放眼整个马家,也就这董家做的酸梅汤最是味甘沁脾,你这骑马去又骑马回的,都晒出汗了。”
这老妈子的手脚很快,不多时便做好了呈了上来,妇人一边抿汤润唇,一边随口问道:“对了倏儿,你倒是和我说说,你这临时去给你铁家妹妹们买礼物,买了些什么?”
这男子颔首,倒也是十分实诚:“入城要拿名帖,我去得匆忙,没有带,在城外集市随意买了些,聊表心意。”他点点头,淡定说道,“听说铁家两个妹妹都爱喝酒,一个能喝爱喝,另一个不能喝却也爱喝,儿子买了些桂花蜜酿,又买了两翁特别好看的瓦罐分装,就当是送给两位妹妹的见面礼了。”
“胡闹。”这妇人些许不悦,“哪里有送姑娘家酒的,纵使是度数不高的蜜酿,说出去,总显得失礼,”眼瞧着前面似乎又来了人,树枝交错间,仿佛还看到了带着“铁”字的旗幡,这妇人压低了声音快速说,“罢了,买都买了,到时候我随意给这蜜酿找个由头再送出去便是,儿啊,你可记住了,你青姨最不喜欢的就是习武之人,待字闺中时,我和你两位阿姨读女书学的时候,纷纷立誓,将来找的夫君千万别是习武的,没成想,她直接嫁给了一个卫将,我稍微好一些,虽然马家世代都在军中,你姑姑姑父也在军中任职,可你父亲好歹是个言官啊,自你会说话了就教你读诗,你会握笔了就教你书法,这才是将你生养得如此的好,见了你青姨,你可千万别提和你姑姑姑父的事儿,只说自己中了秀才科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