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十福晋(247)
老爷子这是在给几个大孙子谋划后路,更是拿他们在试探四爷的心性,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容得下他两个兄长的儿子。
都是近几年才收回来的宅子,旧不到哪里去。前后不过大半个月的时间两个府邸就收拾出来。
趁着还没进下雪,钦天监那边挑了个吉日,九月二十八,兄弟两个麻溜的带着家眷奴仆,从毓庆宫里搬了出来。
弘晳今年十五,弘晋今年十三,两人都还没有成亲,房里有两个侍妾通房都是太子妃从宫女之间挑选出来的。
毓庆宫被圈禁,当年毓庆宫里伺候的人除了主子跟前贴身伺候的几人,上下全都换了个遍。
送去毓庆宫的宫女太监,规矩模样都是上乘,都是小选之后康熙亲自挑选出来的。这些人的资质心性要是不被挑出来,分到别的宫里伺候主位娘娘都绰绰有余。
要从那些宫女中挑几个模样好家世不错的出来很容易,但太子妃偏偏把那些最出色的都略了过去。
在她看来,长得太好难免心气儿高,入了宫说不定都是奔着谋个好前程来的。毕竟现在的后宫论受宠都是年轻汉妃的天下,有汉军旗的也有汉人民女。
这些小选入宫的八旗包衣,家里说是包衣其实家底子厚得很。家里为官做宰的有,经商赚得盆满钵满的也有,就更不用提那些本来家里就是内务府的人家,说是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半点不夸张。
这样人家的女儿,太子还是太子的时候,挑两个进来给弘皙做侍妾无妨,现在却是万万不可了。
眼下,弘皙和弘晋最需要学会的就是如何低头,如何长久的低头,如何在身边的人起了坏心思挑拨的时候,还能守住本心不动妄念,这才是最要紧的。
老四羽翼已丰,老八心思深沉,老九手中掌权,老十管着整个京城内外,谁动一动脚,京城这个地面上都要震三震。
就连老七老五看着低调不起眼,但其实手里握着的那一摊子,只要他们不愿意,即便是皇上也再无可能像当年那样由着性子把人折腾来折腾去。
有这么些叔叔在宫外,弘皙和弘晋能不能活,能不能活得好,且得看一步走一步。
是以,太子妃给弘皙和弘晋挑的都是模样中等身材中等却又眉清目明的人,这样的人脑子清楚不会坏事,又因为模样身材不出色,更能沉得下心安生过日子。
“弘皙、弘晋,本宫虽没生你们一场,但这些年在教养一事上,本宫对得起你们的阿玛也对得起自己。”
“嫡额娘这话是折煞儿子,儿子自幼就是嫡额娘养大的。如今、如今没法子把嫡额娘接出宫奉养已是儿子的不孝顺,哪里、哪里还敢……”
两人本以为这辈子就得这么着在毓庆宫里被圈到死了,却不想还能有出去的这一天。两人昨天晚上兴奋得一夜没睡着,早上见着石氏虽不舍,但眉宇间的兴奋也是藏不住。
“既孝顺就牢牢记着,出去了千万别再回来。在外面不准做蠢事不要生妄念,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生来就该是谁的,成王败寇的道理要认,要心甘情愿的认!”
石氏眸子里冒着精光,她比谁都清楚有些事是再不可能了。现在能做的只有把血脉留住,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
顶多三代人,到时候就不会再有人记得康熙一朝因太子党争闹出过什么祸事,哪怕家中子孙只是一个闲散宗室,只要保留了家业,就总有起复的一天。
到时候太子胤礽一脉的血统,就不一定是避之不及的短处了。不用说什么重登帝位的胡话,只再得一爵位再保两代人平安,再往后的事,石氏忍不住轻笑一声,那就不是自己这个妇人该操心的了。
“听嫡额娘的话,好好活着。活得好活得长久些,这辈子就不算白过了。”
胤礽和自己的命都不好,过不了也没福分去宫外过那平平淡淡的日子。就只能盼着这两个孩子能脚踏实地活上一辈子,就算是补上这桩遗憾了。
石氏的话真的算得上掏心掏肺,弘皙和弘晋也忍不住抱着她的腿哭了一场。
随后起身又去了太子那边,弘皙比弘晋大几岁,有些事不用人说他也知道怎么回事。就好比自己的阿玛被御医断定没几年好活这事,没人告诉他他也知道了。
他跪在辫子都白了的胤礽脚边,“阿玛,今儿是阿玛替儿子求来的好日子,有些扫兴的话儿子不说,只有一句便是不孝也得说给阿玛听。”
“说吧,都要分家出去了,孤还差了你这一句半句的话。”
嘴上说着不扫兴,其实还是忍不住。以前总忙着前朝那些事,再不然就是琢磨怎么给皇阿玛当个好儿子,怎么当个阿玛,他其实挺生疏的。
“阿玛,儿子和弘晋这一出去到底一个人,不娶个福晋不算成家,没个家孤苦伶仃的怕是也支撑不了几年。”
“这一出宫,恐怕再想进宫就难了。皇玛法日理万机儿子不敢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劳动他老人家,这成家立业的事,恐怕只能让阿玛来操心了。”
这话一出,太子身边伺候的奴才都低了头。大阿哥这还没出宫呢,就开始给太子派差事了?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好麻烦万岁爷,就好来麻烦太子爷了?
原本觉得生无可恋的胤礽,生是被自己儿子这话气得那口要掉不掉的气又重新顶起来了,“你赶紧的,带上弘晋跟孤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