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清穿十福晋(66)
之前跟胤俄一起吃饭听了个稀里糊涂的直郡王,总算明白他说那句‘永寿宫不缺人住’是什么意思。
他坐在窗边看着搬家的太监苏拉和宫女们进进出出,忍不住转头跟惠妃感慨:“真没想到老十竟然敢反咬老八一口,成妃和老七倒是运气好,捡了这么大一个漏。”
惠妃本在喝茶,听到儿子这话差点没呛死自己。
那天从兵部出来,胤禔就直接进宫来找了惠妃,把他跟胤俄的话跟惠妃学了一遍,想问问他额娘有没有听明白胤俄说这话到底什么意思。
当时猜到胤俄一定起了要整一整胤禩的心,惠妃就拍手称好。但那会儿他没跟儿子说清楚,只让他这些日子在兵部别欺负胤俄,自己回去好好琢磨胤俄的话。
这一琢磨就一直琢磨到胤俄跟胤禩都打完了,惠妃也没等到儿子再过来。原以为这么点儿事胤禔怎么也该想明白了,没想到他一张嘴还是差点点就把惠妃给气死。
“说了多少回,看问题不能就看面上这一层,水下!水下!水下的才是真能要命的。”
“看了啊,不就是老十故意闹了这么一场,引得皇阿玛主动去查,查出来老八家的送了东西和银票去老十那里,这才把老十给惹急了。儿子都派人去查了,老八也是疯了心,拿一万两就想要胤俄认栽,他想得倒美。”
胤禔是康熙活下来健康长大的第一个孩子,且除了心眼之外,不论是姿容还是汉学骑射都很出色。
特别是上了战场,胤禔能忘了自己是皇子是阿哥,能跟底下的将领兵卒一起冲锋陷阵,从不畏难怕死。
跟他年岁差不多大的弟弟只有太子和胤祉,胤祉早年间还寄养在大臣府里好几年,那时候宫里高位的妃嫔也不多,胤禔作为长子虽比不过太子,但从小到大也是被康熙宝贝蛋似的养大的。
这样的孩子心眼很难弯弯绕到哪里去,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手里攥着军功身后站在宗亲和勋贵,有明珠这么个舅舅在背后出谋划策,还时常被太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用一身莽劲强顶着,才跟胤礽勉强斗个有来有回。
“就这些,没了?”
“没了啊。”
惠妃看着自己跟前眼神清澈见底的儿子,实在没忍住长长叹了口气,“你以为老十那天为什么要叫上胤祐,这些年胤祐和成妃在宫里从来不惹事,谁提起他们母子都只能想到他们是老实人。”
“那是,老七当年出生皇阿玛可是发了好大的火,要不是太后亲自去劝,皇阿玛又下了口谕给钦天监谁也不准说不好听的话,老七那条命留不留得住都不好说。”
“是啊,这些年成妃在宫里一点恩宠都没有,比起良嫔说是一个天一个地也不为过吧。”
惠妃看着不开窍的儿子,心里又一次后悔当年不该让他起了跟太子争斗的心。
可惜事到如今已经退无可退,胤禔作为大千岁党的旗帜已经被架在棋盘上,不得不硬着头皮走下去。他要是不争,纳喇家第一个就不会放过胤禔。
“你再看这些年成妃过的什么日子,良嫔又过的什么日子。你额娘没比当年的温僖贵妃聪明,成妃能活得自在无非两点,有自知之明摆得正自己的位置,又能抓得住机会知道什么时候该搏一把。”
老实人不代表就真的要老实一辈子,老实了这么多年的积累,让一个毫无圣宠的庶妃得了妃位的册封,让早已经落寞了永寿宫迎来了新的主人,这买卖惠妃想一想都觉得值了。
最重要的一点,自温僖贵妃死后就越发不受重视胤俄,和出宫建府之后就一直老老实实在礼部当差的胤祐,终于又有了永寿宫做后盾。等明年胤俄也出宫,皇子之间的格局恐怕就又要不一样了。
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道理谁不明白,胤禩不愿意接受自己养猫儿狗儿一样的恩惠,却又指望给胤禟胤俄一点小恩小惠,就要他们心甘情愿拥护他,这是什么春秋大梦。
惠妃耐心把这里面的弯弯绕一点点给胤禔说清楚,“往后在兵部,别小看了胤俄也别得罪他。他跟老七一个在礼部一个在兵部,等过几年是个什么局势,还不好说。”
“得,以前儿子还嫌太子心眼子多,感情这些小的没一个省油的灯。”胤禔不耐烦琢磨这些,他胡乱搓了搓脸神情犀利,“额娘放心,老十想要在兵部站稳脚跟没那么容易,我这儿可不惯他那些小心思。”
第39章 忽悠,接着忽悠被胤禔感慨又感慨……
被胤禔感慨又感慨居然是个切开黑的胤俄,这会儿正安心养他的屁股,院门紧闭谁来都不见。
摆出一副余怒未消的架势来,比起宫外八贝勒府的门庭若市,明明是他先动的手,宫里的人却都忍不住嘀咕这次还是十阿哥受了委屈。
“主子,福晋过来了。”
“不是说了要你们多陪着福晋解闷不让她乱动,膝盖上的伤不比别处,养不好日后是要吃大亏的。”
在康熙那里挨的二十板子,再是被梁九功一再叮嘱要放水不能把人打坏了,打下来也还是把人疼得满头大汗。
偏胤俄还想要装硬气,都疼得龇牙咧嘴了抬头去看禾嘉还硬挤出个笑模样,也不管奉命打板子的侍卫和负责监管的梁九功,非咬着牙说自己一点都不疼,听得两个侍卫脸都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