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玉有声(143)
因而,随着高时明的军令从朔方城传递出去,全北境的军营立刻陷入战时状态。朔方城更是罕见地被打造成铁桶,无高时明亲笔诏令不得进出。
至于林自初,他们本就是少见的向北而行之人,军令又下达得很快,所以他们便是最后一支出城北去的行人。路面所留下的车辙都是清晰完整的,不沾风沙丝毫侵扰。
高时明与覃莽仔细勘察着路面上留下的车辙与马蹄印,似受到了某种指引,两人都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北方。
“王爷,叫末将说,此行本不必劳动您亲自带队擒拿。”覃莽手拿马鞭插起腰,不屑地望着北边,“林自初那小子带的人不多,有我就足够了!若王爷嫌我太糙,行事不够小心谨慎,还可以派林指挥使同行。”
见高时明不开口,他便没了底气:“也不是我高看林自初,只是出了城再往北实在是混乱。万一他们有人前来接应,王爷此番岂不是涉险?”
“连你覃莽汉都能想到的,本王会想不到?”
高时明甚至没有分他寸缕目光,莫名其妙地反问他一句:“你可知道世家少主意味着什么?”
“啊?什么?”
覃莽没料到高时明会问这些,登时愣住。要是谢建章在侧,他肯定能回答出来。但他覃莽出身乡间草莽,哪里能懂得世家的弯弯绕绕?能在军中挣有功名,成为高时明跟前的0得力部将,这已经是他覃家烧了十辈子高香也求不来的。
他无法跟上高时明跳跃的思维,抓破脑袋也回答不上来,只能等着高时明往下说。可高时明只是意味不明地轻笑,急得他直挠头。
“传令,即刻向北急行!”
下令时,高时明飒爽而迅速地翻身上马,身后的披风在空中随风打了一转,飞舞飘扬于身后。动作之流畅,如行云流水,加之一身巧致精细的轻甲衬托,将他锐利与飒爽烘托到极致。
宽大繁琐的朝服,将他的强势夸大多年,以至于他高坐庙堂之上,威名仍可远震四海。这叫人们早已忘了,曾今那个鲜衣怒马的皇四子,如今不过是年逾弱冠,依旧善于弯弓御马统帅三军的主帅。
除开他眉眼多添了几分沉稳,与当年的皇四子何异?
一路策马扬鞭,急行北追,直至下半夜,他们便已经追上了林自初一行的马车。
更准确来说,是追上一辆被俘获空的马车。
等高时明勒马止步,自有副将上前来回禀。那副将见来人不是自己的上司林指挥史,只是略微差异便抱拳跪地:“末将见过王爷。”
“说。”高时明没有下马,眼下的景象他扫一眼便猜出了七七八八。
不算焦灼的交战现场,地上甚至连一具死尸都没有,除了满地箭羽和火把,交战地的正中央突兀的立有一辆马车……
还问什么问呢?
“我们怕伤着马车里的人,一开始只敢射箭逼停车队。”副将把头埋得更深,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双方才交上手,那些人便果断地四散开,撤入山野逃窜,马车更像是被故意丢下的。属下已经派人去追了,只是……”
只是夜已深,加之野外作战,怕是会让全须全尾对方跑了……
第81章 快逃 “槐枝从未背叛小姐。”……
夜风凛凛, 荡入空谷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回声。
路面点燃有零星几簇火堆,那火舌跳跃着,照明将士脸上的浩然之气。
“起来吧。”高时明坐在马背上, 不辨喜怒。
虽然早就料到此处关卡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可真当颗粒无收时,他心中难免会生出一丝担忧。
林自初的人马能全身而退,且果断撤得个干净, 那只能说明交手后撤入深山密林, 这是他们一早就计划好的。
事情正朝着最麻烦、最耗时耗力的方向发展。
从副将的描述中可知, 林自初和杨书玉皆不在碰上的这支队伍里。那说明他们此前便兵分两路,一队潜入山野, 所以高时明带人追来未曾碰面,而一队则沿着道路前行, 直至遇到林指挥使设下的关卡,交手后便立刻钻如山里。
很明显,这是一计诱敌深入。
林自初先是带着杨书玉高调进出朔方城,明晃晃试探高时明的心思。
要不要分心来堵截, 还是要专心应对太后党?
在明知林自初与太后暗中勾结的前提下,高时明派人来追, 如今又要不要跟着他钻山越岭?
之所以说朔方城之外是三不管地带, 就是因为这一大片区域乱石浅滩交错, 各类地形地貌混杂在一处, 既不便于百姓居住, 也不方便军营驻扎。两国大军若在此处交战,周围城镇的驻军则无法及时来援,选此作为战场,那都是会自伤的存在。
但若是换成阻击战, 却又大大不同。
复杂的地形地貌,是天然的城防工事,取胜的几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片区域的熟悉程度。这也是为什么非战时,两国都喜欢往这片区域派遣斥候探查的原因。
望着死寂的夜色,高时明沉默片刻,挥鞭的同时下令道:“按原计划进行,朝回雁口收缩包围圈。”
不管出于何种考量,他肯定是不能放任林自初不管的。
在夜色的掩映下,将士们听令整肃编队,除留守设卡的人手外,其余皆随着高时明出发追击。
交错纷杂的马蹄声,夹杂着穿林的簌簌声,这行人更像是动作敏捷的一道道暗影,在黑夜中自由穿行。
高时明的部署也很简单。
早在他抵达朔方城之前,他便传令周遭城防将领,要求分派人手在这片区域重要的关卡设兵把守。一旦与林自初一行交手,便可以往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