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反派的造反日常(138)+番外
她身子向后一仰,整个身子又重新没入热水之中。
本就昏沉的脑子现下更乱了。
靠在浴桶里,把现在估计还在回春堂里忙活的谢昭痛骂了一顿。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好好的,干嘛来坏她道心。
-
再醒来时,已然月亮高悬。
她这一觉,足足睡了将近有十个时辰。
肚子已经咕咕地叫个不停,还是抵不过饥饿,伸了个懒腰就下了床榻。
走出屋子一看,崔氏就点着一盏小油灯,正绣着花纹。
她揉了揉眼睛,没睡够般又打了个哈欠,问道:“娘亲,你在做什么?”
崔氏听到动静,手一抖,指尖差点被针扎了进去。
一点腥红的血滴冒了出来。
陆令嘉瞬间清醒过来就上前查看。
崔氏立马放嘴唇吸了一下就收回了手指,笑着说道:“我没事,这么点小伤,哪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的。”
“要是流血了,还是要包扎一下。”她劝道。
见劝说没有效果,看着铺满桌子的针线,还有那微弱的烛光,不禁又操心上了。
“娘,大夫说了你要多休息,别做这么多活。再说了,咱们家现在也不缺油了,你至少要把油灯点亮一些。”
“还说我呢。”崔氏把东西放下,收进篮子里,转头嗔怪道:“你说说看你自己,消失了一晚上,也不知道来给娘捎个口信,娘都要急死了!”
陆令嘉吐吐舌头,任她责怪。
这一顿骂,是怎么样都逃不过的。
她的肚子又不合时宜地响起,摸着肚子,一整天就吃了一个鸡蛋煎饼,现在确实有些饿了。
崔氏见状也停止了念叨,忙去后厨把还温在锅里的饭菜给她端了出来。
“特地给你留的,吃吧!”还不忘又多嘴两句,“今儿张婶和吴婶也都急坏了,一大早去摆摊的心思也没了,就要跟着去四处找你。”
陆令嘉刚拿起筷子,听着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难怪早上在小摊上看见她们两个人的神情有些不太对,激动地差点要抱她。
只不过那会儿她刚从马车上下来,脑子还迷迷糊糊的没反应过来。
再加上码头人多,她们都没多问,她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陆令嘉乖乖地认错,扒拉了一口饭,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我真的知道错了。”
崔氏用手指戳了一下她额头,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啊你,也就嘴上应得好听。”
再三保证后,崔氏也不打扰她吃饭了,又端起竹篮找起了针线。
陆令嘉本还想跟崔氏谈谈心。
毕竟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崔氏对她的爱一点也不作假。也许是以为她还是原主,差不多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她。
她还有些愧疚。
毕竟占了原主的壳子,现在又享受着崔氏的母爱。
总感觉自己是个小偷。
她自己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所以她也不知道父母的爱应该是怎么样的。为此她小时候上学,见着别人都是父母来接送的时候,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自卑。
直到发现她姥姥姥爷对她的爱也不比其他人少,这才重新又恢复那个开朗的小太阳。
但是现在,她想她应该是知道了。
无论是舍命救她的老陆头,还是会为她日日挂念担心的崔氏。
好像就那一瞬间,她就明白了到底什么才是父母的爱。
不求她以后能有多大的出息,只愿她平安喜乐就好。
这是她不曾有过的那种微妙的感觉。
至于陆大郎。
两人都默契地没有提起过这人,村子里的人也是。
就仿佛消失了一般。
老陆头临死之前最后悔的事就是上山当匪。
觉得是因为自己这样才让陆大郎走上了歧途,日日学人去赌。跟崔氏提起来的时候也是恨铁不成钢,几次想过要不下山回他们岭南的老家,把儿子给掰回正道上。
直到某天,陆大郎回来偷钱时被老陆头发现。他一脚踹向了自家老爹,手里指着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占着山寨大当家的位置一点用都没有!畏手畏脚,什么都不敢干!”
“要是换了我来当,早就带寨子里的弟兄们吃香的喝辣的,哪还窝囊地缩在这山上啃树皮?!”
据说老陆头那天被气得不行,回去后病了好久。
再后来,就再也不提管教陆大郎的事情了。至于回岭南,也仿佛从来没有说起过一般。
思绪渐渐收回。
陆令嘉愣愣地看了崔氏良久。
崔氏察觉后还擦了擦脸,问道:“怎么了?娘脸上有花吗?怎么这么盯着我。”
陆令嘉绕到她身后将人环抱住,声音轻柔:“只是想到一些往事。”
“什么往事?”崔氏笑着说。
“没什么,不提也罢。”
她将桌子上的碗筷收拾好,正准备端进后厨,听到外面窸窸窣窣的动静,莫名的心脏开始突突猛跳,升起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她的直觉一向很准,特别是穿来后,对着会危及生命的情况尤为敏感。
陆令嘉俯在崔氏耳边低声耳语:“娘,你去屋子里呆着,有事没事都不准出来。”
说着往她手里塞了一根粗壮的棍子,又交代道:“切记,不要随便出来。”
崔氏本不想答应,正想问究竟何事。
看着自家女儿一脸焦灼的神态,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问出口。
只是点点头,握紧手中的棍子。
陶陶长大了,自己应该听她的安排,不然只会拖累她。
陆令嘉则挪到厨房拿了把菜刀,路过时把屋子里仅仅一盏油灯吹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