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反派的造反日常(158)+番外

作者: 一时二 阅读记录

明明该害羞的人是她才对,他们两个人是不是拿错剧本了?!

-

晚上回到村子里,陆令嘉将车上的堆着的稻谷卸了下来称重。

她心里预计能达到亩产四百斤到五百斤之间就已是极其不错的收成。

等称完了一统计,竟足足有六百多斤。

再一问村子里其他人,都差不多是这个数。

这下不仅村子里的人沸腾了,就连沈煜听闻后匆匆赶来,不信邪地又称了一遍。

他是知道各地粮食产量的。每年问朝廷要军粮时,每每跟人推诿扯皮,他都将事先查好的资料摆出反驳。

是以也知道江南鱼米之乡产量居多,一年两熟。

但是,这是在崖州!

四面环海,土地面积贫瘠,更不用说大部分田地都是被海水倒灌的盐碱地。

虽然现在已经是冬季,只不过这里日间气温还算温和一时感觉不出来。但没想到竟然能让稻谷种三熟。

沈煜双手握拳,随后紧紧地攥着谢昭的衣袖,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直冲天灵盖。

“谢子期你听到了么!若是长期以往吃,何愁军中的士兵没有军粮?更何须担忧日后前线军事吃紧时,他们还要忍受着饥饿。”

“若是……若是……”沈煜的嘴唇翕动,迟迟没有将话完整的说出来。

“若是有了这么多粮食,再加上玉米,兴许能早日拿下漠北。”谢昭替他把话补完。

自从他们几个换营来了南边,就由沈煜的父亲,兄长接替他们,驻守西北。

他转头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将各地的产量都提高吗?”

陆令嘉先是点点头,又摇摇头。

沈煜见状忙问道:“陆姑娘,需要我们做什么您尽管说,能办到我尽量去办,就是真的办不到的……”他咬咬牙,“反正我一定都能办到!”

“不是因为这个……”陆令嘉思忖片刻,把脸转向谢昭。

一整个晚上,她几乎都躲开他灼热的视线,不知道怎么与他搭话。

可是现在却不得不开口了:“杂交水稻没那么容易,首先要教他们怎么辨认无雄花粉的稻穗长什么样,再是怎么杂交……”

她按照逻辑顺序说了一大堆,连谢昭都是似懂非懂的,更别提沈煜了。

他仿佛在听天书一般,微微皱眉:“这些都是从什么农经里来的?我怎么觉得从来没听过。”

事关重大,他不得不收起往日那吊儿郎当的作态,朝着陆令嘉深深一拜。

“大齐如今战乱四起,北有鞑子,东有倭寇,甚至往西还有不少突厥蠢蠢欲动。”

“朝廷赋税接连增加,我们也知百姓负担重,苦不堪言。可是战事吃紧,若是没有粮草,无数士兵饿着肚子在前线冲锋,只会平白多牺牲几人,多流几滴热血。”

“现如今北方几座城池接连失守,若是……若是……”

沈煜哽咽了,他就算再与他父亲不对付,可倒底,沈家的米养了他这么多年。

他长叹一声:“若是今年再拿不回那几座城池,怕是来日,鞑子的铁骑就要踏平我们中原了。”

听罢,陆令嘉才想起她先前忘记的事情——

原来书中的所写那段尾声,是因为国破家亡,皇帝才会带原书女主出逃。

而谢昭和沈煜,则是在造反的途中惨死。

杀死他们的,正是从西北刚刚回京的沈家军。

连她都不得不感慨一句,真是命运弄人。

陆令嘉回过神来,还久久不能平复。

眼前还是鲜活的生命、朋友。

是相处多日的“同伴”。

普通人她尚且做不到坐视不理,何况是他们——

见她久久没有言语,沈煜终究还是放弃了:“是我失言了,还请姑娘不要当真。”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说。

沈煜的双眸亮起,抬头。

只听少女下一句话响起:

“让我试试。”

“兴许我能想到法子。”

第78章 扫盲

陆令嘉的法子很简单。总而言之就是开班设学,扫盲。

招一大批人来,教他们如何进行水稻杂交,怎么科学地种植,分蘖。再就是将玉米种子通过航海传到各处。

当然这里没有ppt,需要陆令嘉手绘海报,再配上文字,反正得先编一套教材出来。

可是,这个朝代的字和现代的完全不同,再加上她那个狗爬字和相当于小学生的文化水平……

她也拿不出手啊!

要她编教材,还得先给她扫盲。

所幸《千字文》她已经翻了很多遍,常用的几个字是认识的,只是要看晦涩难懂的专业书籍,或者说要将现代的知识默写下来,实在是有些为难她了。

谢昭仿佛看穿了她的窘迫,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活。

“恰好我也准备写一份医案,就由我一同誉抄吧。”

陆令嘉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那就辛苦你啦——”

谢昭看她终于愿意直视自己,微微勾起唇角,轻声问道:“我派人请几个夫子,每日辰时开始授课。”

他好像想起谁来,又道:“那群海盗过几天也会放出来了,他们既然要出海,也得有几个识字的。”

陆令嘉微微颔首。

“我看四叔木工挺好,要不请他雕刻,早日把活字印刷术铺开?”

陆令嘉无比赞同。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甚至可以每周刊发报纸,将一些时令需要注意的事项印刷告知。况且——”

“若真的日后走到那一步,报纸可以替我们制造舆论。”

陆令嘉眼睛一亮。

谢昭话说得云里雾里的,显然已经加过密。在场的人也只有她能明白话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