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反派的造反日常(193)+番外

作者: 一时二 阅读记录

......

宫里的公公宣读完圣旨后,赵昶直接傻眼了。他上前一步,极力想要反驳:

“公公,这真是圣上的旨意?”

徐公公也是宫里的老人了,这一趟跑死了多少马匹,还渡了好几天的船才到了这偏远的地方。

赶了这么大老远的路,到这穷乡僻壤,连顿饭都没吃,就火急火燎地先把万岁爷的事情给办了,现在还被这小县丞质疑,心里还有着气。

徐公公翘着个兰花指,掐着嗓子怒道:“赵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咱家敢假传圣旨不成!”

赵昶还没开口,就被黄怀仁挤了下去。

黄怀仁笑着把徐公公引到一旁,又顺着往他手上塞了一个荷包,谄媚道:“您甭和他一般见识。他这个人,脑子不好使!”

徐公公掂了掂荷包,不着痕迹地塞进袖中,又拍了拍黄怀仁的手:“还是黄大人明事理。”

又不忘给他画个大饼:“陛下可说了,这崖州虽然地处偏远,但也是我们大齐的国土,黄大人既然能将此处都管理得这般好,就是京中随便哪处官职,也是当得的。”

黄怀仁一喜:“届时还要劳烦公公多帮忙美言几句。”

徐公公:“好说,好说。您现在可是在陛下那都挂上号了。”

黄怀仁顿时激动起来:“当真?!”

黄怀仁抚掌大笑:“能得陛下赏识,是下官之幸!别说加三颗珍珠,就是再加一斛也是使得的。咱们做臣子的,就是得替陛下分忧,陛下喜欢崖州的珍珠,那也是我们崖州之幸啊!”

他拱手又朝天拜了拜,十分虔诚。

徐公公见状,直夸他是个懂事的,日后必定能登上高位。一旁的赵昶听着两人的话语,脸黑如炭,直接甩袖离去。

黄怀仁瞧见了,又忙是在徐公公面前上眼药:“公公莫怪,赵昶这人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咱家跟他有什么好计较的,左右以后也见不到了。”徐公公冷哼一声,走到了椅子上端起茶盏,轻啜一口。

屏退下人后又对着黄怀仁语重心长道:“咱家这次来,是陛下还有一件事,特地交代了要嘱咐黄大人去办。”

黄怀仁眼睛一亮,竟是直接跪了下去,“还请公公指点。”

徐公公见他如此,笑得合不拢嘴,又虚扶了他一把:“黄大人您这是做什么,怎么还跪起咱家来了。”

他们这些个做奴才的,还是头一次被人这般捧着,徐公公心里的虚荣心顿时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黄怀仁义正言辞:“公公替皇上办事,下官也愿意替陛下分忧。”

徐公公坐在椅子上,对着下首恭敬的人笑道:“既如此——”

啪地一声,茶盏搁在小几上发出一声脆响。

“陛下交代,务必将平南王一言一行都记录在案,每隔七天便形成一次奏疏,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黄怀仁大惊,听完直直地愣在了原地。

“这......”

徐公公:“黄大人是对陛下的旨意有什么疑义吗?”

黄怀仁把疑惑收起,又赔了个笑脸:“下官定会办好这件差事,保证事无巨细,还请公公放心,请陛下放心。”

徐公公眯着眼睛,又把小几上的茶盏端起,抿了一口,笑了。

-

朝廷要加收珍珠税的消息像风一样席卷了整个崖州城。

百姓们怒了。

一场飓风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朝廷不仅不派人来赈灾,反而还要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掏钱。

有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听到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这群杀千刀的,是不是嫌我们的命活得太长了!”

“这是完全不给我们活路了!地里的收成全没了,我还想着官府会不会给我们减赋,现在还要加珍珠!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陆令嘉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去找了赵昶,她也想不明白,为何朝廷偏偏在这个时候要加税。

赵昶一脸无奈:“以往崖州的百姓一年交一颗珍珠既可,若是交不上的,用粮食抵扣也行。”

陆令嘉想起,符海当初就是为了出海采珠,这才误打误撞当了海盗,还差点没了半条命。

赵昶继续道:“每年为了采珠丧命的人不计其数,一般能抵的都用粮食抵了。按理说,前些日子我们这刚刚经历了大灾,朝廷应该延缓征税的时日才对。这怎么会......怎么会!”

连赵昶都一时搞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其他百姓更是不会知道。

赵昶忿忿,自言自语道:“这难不成是宫里哪位娘娘要过诞辰,打首饰?”

他这一说,陆令嘉想起一些书中的剧情。

书里的男主确实是为了讨女主欢心,命人打了一套赤金点翠珍珠头面,耗费了不少人力财力,女主收到时也大为感动。

敢情他们就是男主女主里爱情的调和剂。为了给女主送礼的牛马打工人?

还有没有天理了!

陆令嘉一直没有说话,直到过了半晌才开口道:“赵大人,是否每个人都可以用粮食抵税?”

赵昶道:“倒也不是。一般一年交一颗珍珠即可,若是被流放来此的,则需两颗。”

“在此中,罪民没有田地,只有替别人打些杂工养活自己,又何谈拿粮食抵这珠税?”

陆令嘉看着他,思虑片刻,缓缓开口:“我曾听我爹提起,在某本古籍中曾记载,珍珠是沙子演变而成,将贝壳打开后植入珠核,时间长了,沙子便可以变成珍珠。”

赵昶听得目瞪口呆:“此话当真?”

陆令嘉笑道:“我也不确定,但是可以试试。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