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反派的造反日常(206)+番外

作者: 一时二 阅读记录

沈煜理了理衣襟,末了还颇为贴心地告诫他一句:“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行,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说着,他就往外离去,临走之前拍了拍许天的肩膀:“我想,王爷总是会比你我懂得识人。”

许天愣在原地,直到过去了许久,才挪着步子回了自己的住处。

-

十日后,广州城各大学堂开始报名,其中《经学》等课程由王朔亲自教导。

这个消息一出,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跑到学堂门口报名,生怕晚了一步就没有名额了。

待他们真的到了那的时候,一个个才叫傻了眼。

读书不用银子?只要每个月交伙食费和纸墨就行,顺便让学生要轮流打扫卫生。

很多人不相信,以为是唬骗他们入学,事后再收取高昂的束脩。

结果门口登记的人一再保证,确实是不收银子的。不信的人可以去崖州城瞧瞧,那里已经实行许久了。

如此这般,蜂拥而来报名的人数就更多了。

那些前些时日还在嘲讽怎么让一介女流之辈来接管他们广州城的人没有再开口了。

正是这个女流,他们才有这个机会能免费上学,减轻家中负担。

说到底,就算不是她上位,那也轮不到他们这些人?

只要利益足够,百姓们谁还会管是谁当皇帝。

不仅如此,陆令嘉把在崖州试验成功的水稻杂交之法,通过编纂好的书籍传到了广州,极大地提升了广州的作物产量。加上玉米的问世,百姓们能吃饱饭,并且存下余粮,对她也更加拥护。

这是他们的福星啊!

有能吃饱饭、又能读书,陆令嘉在广州和崖州两地,名望越来越盛。

而此时,西北——

沈煜的父亲和大哥,正拿着朝廷快马加鞭而来的旨意召集各将领议会。

沈凌云老将军把圣旨一一传递下去,有几个年轻气盛的武将看完后,已经气得把议事的桌椅都砸下一个深印。

沈老将军道:“陛下这些年,当真是越发无度了,不仅让我们退出边陲,竟还要将这赤古城让给鞑子,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沈熠素来稳重,此刻却也被这接连的旨意气得冲昏了头脑,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往上翻涌,往里在战场场遇见敌军都能平稳拉弓的双手,都忍不住在颤抖。

沈熠:“父亲,陛下这是何意?我们好不容易拿下的赤古,如今却又要拱手想让?难道让这里的百姓又要重新回到那水深火热的日子?”

另一名武将也愤愤不平:“我们好不容易打下的城池,如今却要我们割地求和,我想不明白,也不想明白。”

“没错,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的这些个文臣一味求和,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有甚者已经将随身佩剑抽出,投掷在地:“将军,这口气我们可忍不了,我们的仗不能白打,将士们的鲜血也不能白流,若陛下一意孤行,只会让我等寒心。”

沈老将军长叹一声,挺拔的脊背都有了几分佝偻:“诸位再等等吧,我且先上书一封劝一劝陛下。”

京城。

养心阁。

文景帝将各地上报来的奏疏一一看完,不禁火冒三丈。

他冲着身旁的随侍太监吼了一声:“去宣丽妃前来伴驾。”

“是。”

片刻,丽妃拖着迆丽的长裙款款而至。

“陛下。”她娇柔的声音响起,珠钗琳琅,环佩作响。

文景帝上前将人扶起,又一拦抱,将她圈在怀中。

许久,他有些闷闷的声音在殿中响起:“这谢昭属实有些不识好歹了!枉朕念起往日功劳给他封王,也许他一片藩地,结果竟敢公然对抗朝中旨意,反了天不成!”

“陛下息怒。”丽妃将剥好的葡萄喂到他的嘴里,试图转移话题,“臣妾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果子,好生稀奇。”

没曾想,这一举动让文景帝更是有些不满。

他语气一冽,问道:“你是不是还惦记着他?”

丽妃慌忙下跪,垂眸啜泣:“陛下冤枉,臣妾心中只有陛下一人,怎么会惦记他人?”

文景帝见她伤心的模样不似作假,心又软了几分,连忙将人扶起,语气又变得柔和起来:“朕不是怪罪你。”

他抚摸着丽妃白皙的脸蛋,又想起谢昭的所作所为,一时怒上心来。

“来人——”

马上有太监上前跪下。

“拟旨,朕要收回平南王所有的权力。另,派人召沈凌云将军带兵南下,收复岭南!”

“陛下......”丽妃柔柔地喊了一声。

“嗯?”文景帝微眯眼眸,脸上带笑,眸子里却没有一丝温度:“爱妃还想说什么?”

丽妃又捡了一颗葡萄喂进他的嘴里,摇摇头道:“没什么,只是想喊一喊陛下。”

“那就好。”文景帝抓住她的手心,亲了一口。

“爱妃放心,不管世道如何,朕总会护住你的。”

广州府衙。

陆令嘉再次收到了谢昭的来信,以及一船的兵器和火药。

陆令嘉将将士们都召集在一起,神情十分严峻。

在广州这一个月来的整治、管理,让她也俨然有了一丝上位者的气息。

是以今日站在这上首,纵使是一位女子,却自带威严。

她振臂高呼:“吾等大齐子民,生于斯,长于斯。世代耕耘,勤勉不息。然而朝廷昏聩,奸佞当道,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权贵以百姓哀嚎为笑谈,百姓血汗为取乐!”

“吾等今日安康来之不易,愿与诸君携手,共赴国难,待山河重整,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