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反派的造反日常(52)+番外

作者: 一时二 阅读记录

“当然,赋税也免不了。”

这个年代,只要沾上服役二字,众人都是胆战心惊。

太多因为服役而家破人亡的事情发生,这也是无可避免的。

寨子里有几名男子顿时愁眉苦脸,心情低落。

要说他们不想落户,那肯定是假的。

有了户籍,不管做什么都是光明正大,最起码不用再东躲西藏。而自己的子孙后代也像陆老五说的,可以考科举,不用跟他们一样,一辈子当山匪,或者只能做个庄稼把事。

但是,兵役......

这是怎么绕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几人犹犹豫豫,一时都拿不定主意。娶了媳妇的,望着媳妇叹气,没有娶媳妇的,像吴老三等人,有两个跳了出来:

“大当家,别人在不在这里落户我管不着,反正我吴老三一个人独来独往惯了,我就不来掺和这档子事了!”

他眼里闪着精光。

谁知道这是不是大当家挖的坑,他可不往下踩!

“好!”陆令嘉应了一声,尊重他的选择,又问了一遍:“还有谁不想的吗?”

周围都是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一时没人回答。

“若是都愿意,我便做主替大家都应下了,明日一同去府衙办理即可。”

吴老三旁边一男子也跟着弱弱地发出声音:“大当家...我...我也选择就待在寨子里,哪也不去。”

陆令嘉扫了一眼,这个人叫张四平,平时都是跟吴老三混在一起,性子比较怯弱,因着两人都没有娶亲,暂时住在一起。

“行。”她爽快地应下。

“二叔、三叔,你们呢?”

陆二叔纠结来纠结去,一双手是放在膝盖上不停地摩挲着,十个手指交缠握拳,最后深吸一口气,才将拳头堪堪松开。

“落吧。”

交点赋税总比一辈子黑户强。

而且他还准备和钱氏再要一个娃的。

陆三叔温柔地笑着:“都听陶陶的。”

此间事了,陆令嘉带着全寨子人的希望直奔崖州城府衙。

往日里,她每每来县城,一看到主街的府衙腿就不自觉发软。生怕一不小心就被验明身份,全寨团灭。

马上她就要有正儿八经的身份了,再也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了,晚上也不用再怕做噩梦了!

陆令嘉掏出了昨日赵昶给的令牌,向门口的衙役表明身份。

凶狠的衙役立马换了一副面庞,客气地将人往后院带去。

温文尔雅的赵大人此刻正穿着一身棉布短打上衣,脚踩在板凳上正吱嘎吱嘎地锯着一块木头。

见到来人,这才将手中的工具放置一旁,拿起一旁的帕子擦拭汗水,再将人引到里屋。

“没想到姑娘来得这般早,这幅模样倒是让你见笑了。”

陆令嘉顺势坐下,呷了一口茶水,捏紧茶杯笑道:“大人不拘小节,亲力亲为,倒是让我钦佩。”

赵昶闻言将手轻拍几下,上面红彤彤一片茧子,实在无法让人忽视。

他爽朗地哈哈大笑:“姑娘的图纸着实新奇,每每让我欲罢不能,只想彻夜研究个痛快!”

“赵大人若感兴趣,我这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图纸,日后可以与大人探究一二。”

“当真?”赵昶眼睛一亮,眸子里是掩不住的喜色。

“自是不敢妄言。”陆令嘉转动着手中的茶杯,眼睛直勾勾地看向对方,“只是不知大人先前答应我的事......”

“自然,自然。”

赵昶起身,走到桌案前拿出一本厚厚的户籍簿,手指翻动,最后停留在一页。

“我昨日翻遍府城造册,崖州城人口分散,现有八千余户,约二十五万人,你说你们村里一共三四十人,落户完全没有问题。”

陆令嘉将茶盏放下,起身一拜:“劳烦大人。”

“这便是‘黄籍’,日后若载迁徙需先申请办理“更籍”手续。登记完成后你们的户籍便由府衙掌管,五里为乡,四家为邻,凭户口簿籍,编列什伍,征调赋役。”*征收赋税也是免不了的,陆令嘉心里也做好了准备,她点头表示了然。赵昶将册子合上,见她没有异议,又多说了两句。

“既然姑娘决定在崖州落户,缴纳赋税,本官也不能让你白白吃亏。”

他又打开一本“鱼鳞册”,手指在上面凌虚画了一个圈。

“昨日你不是问我,说想在城里买田吗?就在这里一侧的山脚边,那有一片荒地,只住着零星几户人家。我便做主把那块地划分给你们,按照惯例,约莫每人也能分到二十亩地左右,但是开荒等一应事由得你们自己来了。”

陆令嘉大喜过望!

按理来说,只有成年男丁入籍造册之后才可以分到田地。听赵大人这意思,是不管男女,人人有份。

陆令嘉本以为同时替他们这么大批人办好户籍已是不易,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

现在还是按丁征税的年代,若是寨子里的几个女性没有田地,恐怕真的会饿死,更别提交上赋税了。

不管如何,陆令嘉还是表达了一番谢意。

要说还是得官府有人,不然这种好事能轮得上她们?!

她弯着杏眸,拱手道谢:“有劳赵大人替我们忙前忙后了!”

“小事,小事!”赵昶不以为意,只让她明日带着人过来领户册即可。

虽然他头上现在还有一个县令顶着,但这落户和分地这种小事他还是能做主的。

府衙清静,街外熙攘的喧哗全被厚重的围墙隔离开来,只有院中风吹琵琶,声声作响。

两人坐在屋里干巴巴地喝茶,谁都没有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