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耶耶李世民种田开挂(8)

作者: 鸦瞳 阅读记录

车驾内,小家伙伸个懒腰,打着哈欠口齿不清道:“耶耶真系,比阿娘还爱操心。”

回宫种地而已,哪至于带这么多羽林军呢。

松萝捂嘴偷笑,心想,恐怕陛下也为此发愁呢。好好的大唐帝国公主,怎么满心满眼都是那二分地呢?

正午之前,车马摇摇晃晃抵达了京大内。

宫人们早知定植的日子,按照吩咐,提前大半月在菜园里施入发酵好的堆肥、饭菜渣精制肥,随后松土整地,起垄预备着。

兕子才奔到菜园前,就瞧见了马鞍状的垄。

宽约三尺(1米),高七寸(20厘米),垄底还能瞧见发酵好的堆肥。①

小萝莉指点着花房的宫人,将陶盆中出芽的西瓜苗连同盆土一起,挖个坑,栽在垄上偏北的方向。

听说,这样叫西瓜蔓向南伸展,长得比较快。

瓜也会更甜更大一些呢。

葱苗定植也简单,挨着西瓜苗一

同栽进去便是。

西瓜主根向下深扎,而葱的根却很浅,其上的共生细菌能有效杀死附近地表的病原菌。这样一来,西瓜就不会生病了。

松萝带着宫人们,忙的热火朝天;

兕子则鬼鬼祟祟的,从怀中掏出一株南瓜苗、两株南瓜苗……统共五株,绿油油一大捧,趁人不注意,左一个,右一个,上一个,下一个,全都栽在了垄边的葱地里。

葱叶的遮掩下,这五株南瓜苗倒是不十分显眼。兕子又悄咪咪取了一把稻草,薄薄铺在苗苗上头。

这回完全发现不了啦!

小兕子捂嘴偷笑。

嘻嘻。

种地种出了一种小毛贼的快乐~

另一边,宫人们也进入了收尾阶段,正往垄上通铺一层稻草,草缝中刚好裸露一丢丢土地。

“公主,这样应当就足以抵御早晚的严寒和大风天了。”松萝环视一圈确认无误,笑问,“天色不早了,咱们回离宫吧?”

小毛贼兕子伸展着藕节似的胳膊,哈欠连天:“啊呜呜——肚肚饿了,今天回去,兕子能吃下一头猪!”

松萝“噗嗤”笑出声:“婢子唤人去取两盏透花糍、梅花酥过来,给公主垫垫饥。”

兕子可喜欢梅花酥里头的松子馅儿了。她迫不及待洗洗手,连忙抓起一枚,“啊呜”一大口咬去半个。

与此同时,熟悉的机械音在脑海响起:

【南瓜苗种植确认完成。正在获取新情报……】

【叮。】

【贞观八年入秋之后,唐高祖不慎染上风疾,至次年五月,逐渐不良于行,只得卧病在床。】

小兕子目瞪口呆。

连嘴里的梅花酥都不香了。

*

一晃过了大半月,李二陛下这才后知后觉,发现了不对劲。

“兕子近来实在奇怪,除过回寝宫睡觉,其余时候都缠在太上皇身边。”李世民对镜正了正衣冠,有几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悠哉,“朕听说,这丫头一日里有二、三个时辰就眼巴巴盯着太上皇,都给人看得发毛了。”

长孙皇后帮丈夫调了调十三环金镶玉蹀躞带,眼带嗔怪地笑道:“陛下既然知晓,还不早些分忧。怎好一直由着这孩子呢。”

李世民感叹:“朕瞧着太上皇也不是真烦。他一个人多半觉着无趣,有兕子在,人总能开怀些。”

“况且,近来陇右道山崩,民间屡见大蛇出没,朕忧心……将有天灾啊。”②

帝王挽起妻子鬓边的碎发,语调低沉了几分:“若天有异常,朕不好在离宫避暑享乐,该提前回宫去了。就叫兕子再多欢快几日吧。”

长孙皇后亦叹息一声。

天灾无情,受苦的总是百姓,还望莫要应验才是。

……

天公不作美。

七月中,山东道、河南道、淮南道三地突发大水,淹没良田万顷,难民无数。③

李二陛下收到快马急报后,当即加急遣使,赈恤灾民;随后便率内宫与百官回了京大内。

许是受到水灾影响,入秋前,长安城也落了数日的连阴雨。

太上皇居住的大安宫,原本叫做“弘义宫”,乃是李二陛下从前做秦王时别建。贞观三年,太上皇拾掇拾掇腾出了京大内,搬来了这地方养老。大安宫一向冷僻,潮热难耐,比起不宜居的京大内,更要逊色几分。

已经六十九岁高龄的太上皇压根受不住。

一大早,他嚷嚷着头晕、腿疼、四肢发麻,旋即病倒了。

太医令诊断后,谨慎回禀:“陛下,太上皇这是奔波劳累,体弱气虚又遇阴潮雨季,引起了风寒湿邪侵体。久经风疾,会头晕目眩,腿脚疼痛,严重者甚至不良于行。臣这便开一服药,为太上皇祛邪除湿,缓解一二。但想要根治,只怕……还得派人去寻孙神医。”

李世民听着这话,心中生出几分愧疚。

他与阿耶的关系才刚有好转。

若能早些营造一座新居所,或许便可为阿耶免除这番苦痛了。

“张阿难,派人去长安周边村县,寻孙思邈应召入宫,为太上皇诊治。”说完,李二陛下又道,“另外,朕决意在大兴宫东侧高地上,为太上皇修筑一座大明宫。等水患平息,便叫辅机去督办此事吧。”

辅机是长孙无忌的字。

他官拜司空,主掌土木、水利建设之事。有这老狐狸帮衬,李世民不愁银钱之事。

……

兕子守了太上皇一整个夏天。谁成想,这几日大雨,长孙皇后不许她乱跑,太上皇就病倒了。

小萝莉双手撑着脑袋,看窗外“滴滴答答”的落雨,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