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君有疾,疾在卿(3)

作者: 百年孤春 阅读记录

林渊虽不良于行,但能帮她劈柴浇水。夜里睡在她身旁,郁卿也不用担心有贼来闯。

仿佛忍饥挨饿,四处流浪的日子已经离她好远了。

-

竖日清晨,郁卿在锅里留了豆羹便匆匆去镇上。

昨日她料到管事会找她麻烦,提前托付一起作工的娘子们为她盯着月钱。

郁卿敲开后门,里头一刘姓娘子见到是她,神色慌张附耳道:“郁娘子,你还是快跑吧,管事被你砸断了脊梁,喊了一宿要去官府告你!”

郁卿咬牙切齿:“他装的。真断了早晕过去了,还有力气嚎一宿不成?”

刘娘子噗嗤笑出声。

织坊娘子们多多少少都受过管事的气。郁娘子砸他,她们暗地里都觉得畅快。但若衙门追查下来,少不了郁卿苦吃。

她从怀中掏出一串钱塞过来,足足六十枚一个都不少。

郁卿一怔:“怎么回事?”

刘娘子:“昨儿个管事被家人抬去看大夫,织坊的东家让另一位娘子代发的月钱,都是咱们自己人,肯定给你留好喽!”

郁卿连声道谢,本来以为拿不到月钱了,现在平白多出六十枚。她美滋滋地想着去一趟帛肆,给轮椅加上软垫和背靠。

“你可有其他去处?”刘娘子问,“不如上我闺女那儿躲两天。”

刘娘子的女儿嫁给了邻村的富户,家中还有一个小叔子未娶,比郁卿大两岁,一见她就脸红说不出话。

郁卿明白刘娘子是好意,但她暂时不想与任何人产生纠葛,找借口推拒了几句。

刘娘子拦住她:“那也不能回去!你不知道啊,最近上面要征兵了,派人来挨家挨户貌阅,今日已经去你们芦草村了,你得避一避风头。”

没等刘娘子说完,郁卿浑身冒冷汗:“貌阅可是要查户籍?”

刘娘子:“不清楚,但若抓到你……”

抓到她,按律充作营妓。

可她不回去,林渊怎么办?

第2章 林渊敌不过男主的

郁卿从未感觉冬天如此钻心刺骨地寒冷。刘娘子催促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郁卿点点头,抬脚明明该往东去,落脚却朝着芦草村的方向。她越跑越快,这一刻不知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想着若有一丝可能,官府的人查得慢,她还能带着林渊躲去邻村。

快到家门口时,郁卿抬眼一望,瞬间脸色煞白。

院门大开,四个深色官袍,腰挎佩刀的官兵正盘问林渊姓名来历。他们扭头发现郁卿,将她唤过来盘问。

郁卿再不情愿,只得上前自报姓名。

为首的官兵在籍册上查了半天,厉声质问道:“为何你不在籍册上?”

郁卿被问得心头一跳,这是明知故问。

若官府真要追究起来,她还有最后一道保命符。

同时也是催命符。

她下意识望向林渊,他神情淡淡,坐在轮椅上,似乎也在等她说话。

“回几位郎君的话,我去年来白山镇,还未上籍。”

官兵不耐:“有人举报你是花籍娘子在逃,既然答不出来,就跟我们回府查清楚。”

身后几人横刀竖眉,大步上前,欲将郁卿带走。

她心下一狠,急声道:“几位大人,我乃——”

话未说完,谢临渊声如断玉:“诸君误会,她亦是江都人,并非什么花籍娘子。”

官兵怒喝:“有何证据?”

“我便是证据。”谢临渊嗤笑,“我到此地一直同她住在此处。若我不知,难道你知?”

这话说得有些冒犯,官兵们却并未追究,甚至忌惮般瞥了他一眼,又狐疑地盯着郁卿,似是猜测她与林渊之间的关系。

谢临渊冷声:“快正午了,诸君还有何事?”

官兵们悻悻收回视线。

离开前,为首执笔者一卷金绢还给林渊。

这是一道过所文书,金丝织成,极为夺目。上面的文字郁卿一知半解,依稀能看懂“江都”“林”等。

她的视线被那金灿灿的绢书牢牢吸住,待官兵走后,仍怔怔望着。

林渊重伤时,她为他清理伤口,换衣擦洗全身。所有衣服她都悉数清洗过,与他朝夕相处近一年,郁卿不曾见过这道金绢书。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林渊已经与家人取得联系。

只是从不告诉她而已。

她没有立场埋怨林渊不告诉她。

侍卫托付她照顾林渊一段时日,她拿钱办事。如今林渊和家人取得联系,她应该为他高兴。更何况,林渊还帮她瞒过官府追查。

郁卿努力对林渊露出一个笑:“今日多谢你了。”

谢临渊沉默片刻,他失焦的视线落在郁卿身上,仿佛想看清她的神情。

但他看不见。

郁卿打起精神,跟他念叨着拿到月钱的喜事,尽管心底莫名泛起酸涩,眉眼间写满了失落。她嘻笑着走进屋中,忽然瞥见案台上完好无损的油纸包。

昨日买的炸油饼,林渊一口也没吃。

郁卿顿了顿,想问为什么,那张金绢书却浮现在脑海中,与眼前皱巴巴的油纸重叠。

她早该懂了。林渊迟早有精细的食脍可吃,何必强咽粗陋的羹饭。

只是炸油饼比其他饼子贵两文,她没舍得给自己买。

“郁娘子。”谢临渊温声唤她,“可是生我的气了?”

“没事。”郁卿扭过头,笑得释然,拾起桌上的炸油饼咬了两口,突然觉得很没味道,又放回桌上,转身去厨房烧火淘米。

林渊转动轮椅追过来,牵住她的手腕,将金绢书放在她手心:“因这张过所而起?”

郁卿蹲下身扒拉柴火,让林渊离远一点,免得柴灰脏到他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