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1047)+番外
不过……
“虽说不可信。
咱们多交一个朋友,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总归也是没错的。
咱们那位总督大人,可不是什么好的。
如今,他已是越来越过分了。
如此,咱们更是不能,在这一条道儿上吊死。
郑老大,你说,是也不是?”
褚秋生苦口婆心的劝道。
一时言罢,这下子,换做郑海默然了。
郑海面上原本的讥诮之色,尽数敛去,沉吟片刻,他终是叹了口气:
“褚叔你说的很是!”
而今,倒不是他意气用事的时候。
为了弟兄们,为了他们队伍的生存,他也不该意气用事。
“成吧。
这木六何在?
便请他过来。
我与他见上一见吧。”
一番计较下,郑海终是挥了挥手道。
褚秋生闻言点了点头,当即领命而去,吩咐下头的人,将木六给请过来。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李元珩、宁雨菡他们一行人,才在一名年轻海盗的引领下,辗转来到聚义堂前。
趁着这引领他们过来的年轻海盗,前去禀报的功夫,李元珩不着痕迹的打量、观察着四周:
“聚——义——堂——”
抬眸瞅了眼,高悬于这议事堂正上方的匾额,李元珩挑了挑眉,复又点了点头,轻“嗯”一声:
“嗯,这名儿取的倒是不错!”
闻言,一旁同样抬眸,正在朝那匾额上瞅的宁雨菡,也是点了点头:
“这字也不错!”
字体苍劲有力,颇具风骨。
着实是一手好字。
就不知,这写字的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他本人,是否也同这字儿一样,铁骨铮铮。
耳听得帝后二人对这匾额上的字的品评,出于好奇,邱华、小许子、小安子、碧桃、阿蛮他们也纷纷抬眸,向着这匾额上所书的字上瞅。
然而,邱华乃是武将,只是粗通文墨。
这名儿吧,他也觉得挺好的。
但是,这字吧……
咳,他是真的看不出个好赖来。
小许子常年跟在陛下身边,对字画什么的,还是有些个见底。
见状,也不由暗自点头:
这字儿确实不错。
当得起皇后娘娘这句夸。
至于碧桃和阿蛮——
她们一个不过是识得几个字,不至于做个睁眼瞎,对书法什么的也无甚兴趣。
而另一个,则是货真价实的文盲。
目不识丁的那种。
叫她瞅这些,也是白瞎不是?
而小安子的反应,和众人皆是不同。
乍一瞧见这匾额上的“聚义堂”三字,小安子便是不由得面色一变,只将一双眼睛,瞪得溜圆。
似是怕旁人窥见了他此时的异样,小安子又迅速垂下头去。
垂下头去的瞬间,他的眼神,却是惊疑不定:
怎么会……
怎么会这么像?
这字……
似是不太确定,小安子又抬眸,再次仔细瞅了瞅那匾额上的字,越是细瞧下去,他的一颗心,便越是激起一片惊涛骇浪:
他没有看错!
他绝对不会瞧错的!
太像了!
实在是太像了!
这字分明就是……
心中陡然生起一个念头,小安子激动的浑身止不住颤抖。
一旁的小许子见状,不由奇道:
“小安子,你怎么了?
可是有何不适?”
第890章 嗝,好饱!还齁得很
被小许子这么一问,小安子瞬间回神,下意识摇了摇头:
“呃……没有,我没事!”
见状,小许子心下狐疑,却也并没有多问。
毕竟,眼下这个情况,也不容他多问。
只是又再瞥了几眼小安子,见他好似无事的垂下头去,小许子这才遂也撇过头去。
心下,却是禁不住有些纳罕:
他是知道这小安子的,往日里,素来稳重。
这会儿,他是怎么了?
心下的狐疑,只在转瞬,身为御前内侍,小许子的全幅心神,基本都在皇帝陛下身上。
小安子这边厢,又再并无异状,小许子遂也就转移了注意力,并没有再去关注小安子这边厢。
见状,垂着头、屏气凝神的小安子,这才暗自长吁了一口气。
而与此同时,前去禀报的那名年轻海盗,也款步折返了回来:
“这位公子,我们老大有请!”
这年轻海盗,冲着李元珩一抱拳道。
态度尚算客气。
并不似世人对海盗的固有印象。
见状,李元珩也向着这年轻海盗一抱拳。
道了声:
“有劳!”
这便施施然往这聚义堂中走。
见状,立于他身旁的宁雨菡,自也是径直跟上。
邱华、小许子、碧桃、阿蛮,见状,也是旋即作势跟上。
而那年轻海盗见状,则是一怔,下意识伸手一拦:
“我们郑老大有令——
请木公子进去聚义堂一叙。”
言下之意,只请李元珩一个人进去叙话。
女眷啊、家仆啊什么的,是不可以进的。
就在这儿等着就好。
闻言,李元珩脚下步子一滞,他并没有依言进去,而是对那年轻海盗正色道:
“小哥此言差矣。
木某一向和我家娘子,同心同德、同进退。
这世间,还没有叫我丢下我家娘子,独去的地儿。”
李元珩这一番,好似在表忠心的甜言蜜语,偏偏他一本正经,面上十分严肃。
一副好似在说什么天经地义的真理的模样。
闻言,宁雨菡怔了怔,而后,不由得掩唇,笑嗔了这义正言辞的帝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