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637)+番外
被身旁的粗使宫女这么一推,她本人倒是瞬间回神。
闻言,她下意识点头:
“啊?哦,好。”
然后,她便机械般起身,和一众粗使宫女一起出了浣衣局,直奔内务府。
最终,如菊并没有和那些举目无亲的宫女一样,选择继续留在宫中,而是和翠兰、以及其他一众浣衣局的粗使宫女们一样,选择了离开皇宫。
虽然,她的家人早已被发卖,纵使她出宫,也没有家人可以团聚。
但是,在如菊看来,能够走出这座皇宫,不必终身困于这深宫之中,便是一件好事。
她太知道,这座深宫,是有多么的残酷与波云诡谲,其中,又是隐藏着多少阴谋与诡计。
这样的皇宫,如菊早就呆腻了。
从前,她是没有选择。
如今,既然她有得选,如菊便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离开这座深宫,再也不回来。
出宫那天,如菊一身轻松,她背了个小包袱,怀里揣着内务府分发给她的遣散费,和一众预备出宫的前宫女们,一起一早来到皇宫门前,等候出宫。
直至晨曦破晓,如菊终于踏出了生活了十余年,也同样禁锢了她十余年的皇宫,一时间,许久未曾掉落的泪水,瞬间滑落。
最后看了一眼,身后那巍峨的皇宫,如菊头也不回的离去——
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后来,如菊嫁给了京郊的一名农夫,生育了一双儿女,过着平静的生活。
午夜梦回,她曾无数次的感念,自己当初真的是做对了!
当初,坚持跟着邓氏一条道儿走到黑的如梅,早已连灰都不剩了。
而她——
过得很平静、很幸福。
她很知足!
有道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一点上,皇后娘娘可比邓氏要做得好得多了。
也怪道宁皇后,能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邓氏,你输得可真是不冤呐。
第543章 张罗婚事
随着宫女们的陆续出宫,大批宫女得以与宫外的家人亲朋团聚,共享天伦。
紧接着,全国上下,又兴起了一阵婚嫁潮,出宫的前宫女们,不少人都陆续出嫁,组建家庭,过上了和和美美的小日子。
一时间,可谓是举国欢庆。
热闹欢庆之余,百姓们也不忘对昭文帝、以及宁雨菡这位昭惠皇后,感恩戴德、交口称赞。
众百姓皆赞陛下圣明、皇后仁慈,实乃大胤之幸也!
皇后娘娘大慈大悲,不愧是大家伙儿所敬仰膜拜的药王娘娘!
那些被放出宫的宫女们的家人,更是对宁雨菡这位皇后娘娘感激涕零。
有生之年,没想到,还能有骨肉相聚团聚的一日。
真是要多谢皇后娘娘!多谢陛下!
这一切,可都是托了皇后娘娘的福呐。
因为感念皇后娘娘的仁慈与大恩,大胤各地,前往药王娘娘庙上香的百姓们,更多了。
一时间,大胤各地的药王娘娘庙的香火,越发鼎盛。
百姓们、与那些出宫的宫女、以及他们的家人们,更是自动自发的来到他们当地的药王娘娘庙,替宁雨菡这位皇后娘娘,点上了长明灯、立了长生牌位,日夜供奉、香火不断,遥祝皇后娘娘长寿无极、长乐未央。
以此,聊表他们对皇后娘娘的感激之情。
惟愿宫中的皇后娘娘长寿无极、长乐未央!
乾元殿
对于百姓们对她的感激与称赞,宁雨菡并不知晓,此时,她正在为初夏张罗婚事。
没错!
正是初夏的婚事。
初夏幼时便已入宫当差,如今,也已在宫中服役了十余年,完全符合本次宫女出宫的资格。
不过,初夏幼年时,乃是家乡遭灾,逃难来到京城的。
一路逃难的过程中,初夏的家人已陆续离世,她为了求生,才自卖自身入宫做了宫女。
甫一闻得宁雨菡颁下懿旨,初夏原本是不打算出宫的。
毕竟,她早已是孑然一身,出不出宫,都差不多。
何况,主子待她极好,她与碧桃、小喜子等人,也是彼此情谊深厚。
继续留在宫中服侍皇后娘娘,初夏觉得也是极好的。
然而,宁雨菡却并不想看到初夏孑然一身。
不仅为初夏办理好了出宫的手续,还替她张罗了一桩婚事。
男方是一名侍卫,名唤邱华,目前在御前当差。
虽出身寒门,品阶不高,却人品端方,为人忠诚,有能力,颇得昭文帝信任。
尤其是,这邱华,家中人口也十分简单。
他与初夏一样,家中长辈双亲皆故,又无兄弟姐妹,家中只他自己,与一名老仆一起度日。
家境殷实,不至于为银钱与花销发愁。
在宁雨菡看来,此人着实是个潜力股。
亦是个不错的夫婿人选。
初夏若是嫁过去,往后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可谓是省心又滋润。
不过,宁雨菡也并没有强买强卖,包办婚姻,而是假借让初夏前去替她给李元珩送东西之机,有意的让初夏与这个邱华接触了一下。
谁知,如此这般一来二去的,这两人竟是直接彼此看对了眼。
尤其是邱华,对温柔解意的初夏可谓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非卿不娶。
而初夏,渐渐的,也被对方的朴实与真诚,所打动。
眼见得这二人郎有情、妾有意,宁雨菡自也是乐见其成。
当即禀明了昭文帝,将这二人的亲事,给过了明路。
对于这等琐事,李元珩自不会有任何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