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728)+番外
“都准备好了么?确定万无一失?
本侧妃可不想那小崽子还能瞧见明天的太阳!”
王青姿口中的小崽子,不是别人,正是成郡王妃孙淑慧所生的成郡王长子——李昕。
王青姿已有孕四月,大夫已经确诊了她腹中胎儿,乃是男胎。
如此,很快,李昕便将不是成郡王李敬唯一的独子。
但是,他却是长子,而且,还是成郡王妃的所出。
地位犹在王青姿这个侧妃所生的儿子之上。
对此,王青姿又如何能够坐视不理?
腹中的孩儿,犹未降生,她就只觉李昕这碍眼的小崽子,着实是碍了她的眼、挡了她的儿子的道儿。
是以,算计着要如何除去李昕,拔掉这个眼中钉,便也早早的提上了日程。
为免夜长梦多,王青姿已经盘算好了,要在近期除掉李昕。
如此,待到她诞下腹中胎儿时,她的儿子便是名正言顺的成郡王府上独子与长子。
且,孙淑慧那老女人,自生下李昕之后,太医便早已断定,她因之前难产,往后都无法生育。
正妃无法生,那便是她这个侧妃独大。
往后,这成郡王府上的一切,还不都是她和她腹中孩儿的么?
哈哈。
思及此,王青姿无声的笑了,眼角眉梢,俱都是得意。
“侧妃娘娘放心好了!一切,奴婢们都安排好了。
您就等着瞧吧。
保管遂了您的心愿,叫您称心如意!”
将王青姿的自得瞧在眼中,贴身侍女也不由笑着凑趣道。
话里行间、与笑容之中,满是恶意。
闻言,王青姿笑得愈发得意,兀自挑了挑眉,一边轻抚着隆起的小腹,一边抬手虚点了点禄儿:
“哦?必叫本侧妃称心如意?
呵呵,那本侧妃可就要拭目以待了!”
*
翌日
成郡王府
成郡王妃所居正房
傍晚时分,李昕照例过来给成郡王妃请安。
“儿子给母亲请安!
母亲万福!”
小小的李昕,如一个小大人一般,恭恭敬敬的向着端坐于上首位置的成郡王妃孙淑慧一揖,用他饱含稚气的嗓音,恭声道。
见状,成郡王妃忙不迭冲着李昕挥手,招呼着他过来坐:
“昕儿,快坐!
过来坐!”
“是!母亲!”
李昕闻言,恭声应是。
又是规规矩矩的向着成郡王妃躬身一揖,这才在成郡王妃所指的,离得她最近的一把椅子上坐定。
见得亲儿坐定,成郡王妃唇角微翘,目露慈爱,目光全程锁定着李昕,禁不住又开始关心起李昕的功课:
“昕儿今日功课如何?夫子今日都教授了些什么?”
第620章 李昕
因着娘家孙家早已败落,自己又常年不得成郡王李敬的宠爱与爱重,加之自己自在诞下李昕时难产,便被太医断言往后不能够再生。
成郡王妃孙淑慧,一向视她唯一的独子——李昕,为她唯一的指望和盼头。
她指望着李昕承袭成郡王的爵位,前程似锦、儿孙满堂。
让她得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并且,成郡王妃也深知,自己那败落的娘家,压根无法成为李昕的助力,自己这个不受李敬待见的王妃,也帮不了儿子什么。
所以,李昕他往后的前程,也只能靠他自己去挣。
那么,李昕便需得上心、进取才成。
必须得要出类拔萃。
绝不能做个泯灭于众皇室宗室子弟之中的纨绔。
正因为如此,成郡王妃孙淑慧,对李昕唯一的独子,期望甚高。
管教得,也甚为严格。
每日里,更是不辍督促李昕进学、上进。
对于成郡王妃的问话,李昕明显习以为常。
闻言,才刚刚坐定的李昕,便又径直站起身来,一板一眼的向着成郡王妃一揖,恭声回道:
“回母亲的话,今日夫子所授的,乃是《论语》。”
说着,李昕便朗声背诵起,父子今日所授《论语》的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摘自《论语》学而篇。)
坐于上首位红木椅上的成郡王妃,见状,不由得目露欣慰、暗自点头。
瞅着李昕那单薄的小身板,成郡王妃又禁不住于心中叹息一声:
她的昕儿,到底还是个孩子呢。
她到底不该将昕儿拘得太紧!
说起来,都是她这个做娘的,太过无用。
若是她娘家还未曾败落、还如从前一般风光鼎盛。
若她容颜姝丽、青春妩媚,能够留住王爷的心;又好生养,多给昕儿,添几个弟弟妹妹,平添几个助力,她的昕儿,又何须如此辛苦?
小小年纪,肩膀上便担上如此重担?
唉。
成郡王妃眸中黯然,禁不住悠悠一叹。
一直朗声背诵着今日所学的论语的李昕,闻得她的叹息声,背诵声便是一顿,疾走几步,来到成郡王妃面前,与成郡王妃十分肖似的眼眸之中,满是担忧:
“母亲,您这是怎么了?怎么叹气呢?
母亲可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
还是……昕儿背诵的不好,母亲嫌昕儿还不够用心努力进学,所以生气了?不开心了?”
说着,李昕便伸出手来,拉着了成郡王妃的衣袖,尚显稚气的小脸上,满是认真,言语急切道:
“儿子以后一定越发努力好好进学,母亲莫要不开心!”
见年纪尚幼的儿子,竟如此贴心、懂事,成郡王妃心头熨帖之余,更是禁不住一阵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