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782)+番外

作者: 花小辞 阅读记录

旋即,他又冲着王定邦拱了拱手:

“这……学生不知,还请相爷示下!”

王定邦闻言一笑,并不答话,而是自顾自道;

“据突厥那边的可靠消息,康宁长公主与其先锋军邱华战败,现已被伏诛,大胤军队大败,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此时,便是本相行事的最好时机!”

一番话,虽说得隐晦,孙卓却还是瞬间秒懂。

他不着痕迹的瞄了眼,那被随意放在桌上的信笺:

这应是王定邦这个大胤当朝丞相与突厥之间的密信。

别人不知,身为王定邦心腹幕僚的孙卓,可是门儿清,王定邦与突厥那边,一直有联系,一直都在互通有无。

王定邦更是为图突厥相助,泄露了不少大胤这边的军情动态与军事秘密。

这也便是,突厥因何会大军来犯,并且,一举旗开得胜,令得大胤这边接连战败,将领身死,一连丢失了好几个城池的原因。

有王定邦在暗中与突厥勾结,暗通款曲,会造成如此局面,并不为怪。

说白了,王定邦这便是在通敌卖国。

不过,对此,王定邦显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在他看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他这叫做懂变通。

若是能够联合突厥,灭掉李元珩和他身后的势力,夺得这大胤江山,稍微牺牲一下边境的子民和大胤军队,又有何足惜?

不过略略一瞥,孙卓便收回了视线,站起身来,冲着王定邦一拱手道:

“相爷说的正是!

如此,此刻,确实正是那行事的好时机!”

说着,孙卓又向着王定邦一揖:

“相爷请放心!学生这便去通知贺亮、袁尚、秦欢三人,叫他们将一切准备停当。三日后行事!”

闻言,王定邦当即满意一颔首,不由得捻须而笑,

末了,又向着孙卓挥了挥手:

“嗯,明之,你且去吧。”

明之乃是孙卓的字,当王定邦称呼孙卓字的时候,便是他对孙卓这个幕僚很满意,亦或者是他自个儿心情也甚好的时候。

而显然,此刻,这两者明显兼有之。

闻言,垂下头去的孙卓眸光微闪,再次躬身向着王定邦一揖:

“是!相爷。”

言罢,他便施施然退出了书房。

一时间,偌大的书房内,只余王定邦一人。

王定邦转目,望向悬挂在后方的大胤舆图,唇角掠过一抹得意与志在必得:

他此时,外有突厥大军可联合;内有御林军统领——贺亮、金吾卫统领——袁尚、五城兵马司统领——秦欢,可以为他驱使。

不客气的说,无论是边关动向,还是京城内外,皆掌握在他王定邦的手中,这大胤江山,于他而言,还不是犹如探囊取物般容易么?

哈哈。

筹谋了这么些年,他终于要得偿所愿了!

待到他登上皇帝宝座,李元珩那厮……

哼。

这江山,能者居之。

他为这大胤,为他们李家,兢兢业业这么些年,却始终只是个臣子,每每见得他那比他年幼许多的皇帝外甥,他还要下跪行礼。

凭什么?

这江山,这大胤的大好河山,还有那龙椅,阖该是由他王定邦来做,才是啊!

哈哈哈哈——

第666章 报!八百里加急!

翌日

金銮殿上

李元珩高坐于龙椅之上,正与殿内的诸位大臣,在商讨国事。

就在这时,一名形容狼狈,风尘仆仆,身上的盔甲上,还犹自残留着血污的兵士打扮的青年,却是不顾殿外守门内侍的阻拦,如同一只离弦的箭一般,快步冲入金銮殿中:

“报!八百里加急!

康宁长公主挥师边城,突遭埋伏,大败。

兵士四散逃亡,康宁长公主李玉华与先锋官邱华,皆不知所踪。”

那兵士一边叩首道。

一边,从他的背上行囊中,取出了一封染着污渍与血渍的奏折,双手呈上。

闻言,殿内众人皆惊。

高坐于龙椅上的李元珩的脸色,也是霎时间变得不好起来。

他冲着侍立在一旁的方进忠,挥了挥手。

方进忠会意,亲自下得御阶,来到那报信的兵士面前,双手接过了他呈上来的那封奏折。

复又折返回去,将奏折双手呈到了李元珩面前。

李元珩接过奏折来,细细一瞧,脸色肉眼可见的一凝,眉头瞬间皱得可以夹死苍蝇,重重一拳击在龙椅的盘龙镂金扶手上:

“可恶!突厥竖子,他们怎敢?”

见得陛下发怒,殿内满朝文武大臣,俱都一个瑟缩,讷讷的垂下头去。

一些大臣心中,则俱都是在暗自计较:

瞧陛下这副样儿,只怕,适才那兵士所言,都是真的。

康宁长公主真的是大败了,并且,她与麾下先锋官邱华,此刻下落不明。

说是下落不明,已经算是委婉的了。

战场上大败,又下落不明,只有一种可能——

那便是已经身死。

且死无葬身之地。

人已死了,尸首还没有被人发现。

不可谓不凄惨。

那邱华也就罢了。

想康宁长公主戎马半生,为大胤立下赫赫战功,谁曾想,临了临了,却也落得这般一个战败身死,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又再一想,更是细思极恐——

要知道,康宁长公主李玉华,在大胤,可是战神般的存在,从来都是所向睥睨,无往而不利,平生从未尝过败绩。

然而,这样的女战神,竟然才刚开拔去往边境,迎战突厥,便被突厥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