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790)+番外

作者: 花小辞 阅读记录

李元珩拿起鼓槌,手上握紧,便开始击鼓:

“砰,砰砰,砰砰砰砰——”

声声鼓声入耳,刘劲松与在场的众将士们,都是心潮澎拜,颇为兴奋:

“快看!那个陛下!”

“陛下他在击鼓!”

“陛下他亲自为我们击鼓送行了啊!”

……

有陛下亲自击鼓送行,这与刘劲松与众将士而言,乃是无上殊荣,十分鼓舞士气。

“将士们,你们看到了么?

陛下亲自击鼓,为吾等送行。

此番,吾等必舍生忘死,誓死为陛下效力!”

眼见得将士们的士气大振,一个个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刘劲松当即振臂一呼。

一番话说得慷慨至极,末了,更是高举起自己的长枪,做立誓状。

将士们见状,也都很是兴奋,也都纷纷举起手中兵器,振臂高呼道:

“誓死为陛下效力!”

“誓死捍我大胤!”

“冲!冲!冲!”

一时间,众将士的士气被彻底调动,群情激昂。

一副恨不得立时冲到边境,与突厥大干一场,拼一个你死我活的模样。

刘劲松带着这一万精兵,就在这样士气振奋的浩浩荡荡开拔离去。

沿途百姓瞧见他们一行,这副雄赳赳气扬扬的模样,也皆被感染,不由得振奋起来。

原本因着边境起了战事的忧心,也因此少了不少:

“瞧兵爷们这幅雄赳赳气扬扬的模样,想也知晓,边境的战事必定无忧。

咱们大胤,必是会赢的!”

“嗯嗯嗯,说的对!”

“对!对!就是这么个理儿!”

……

升斗小民的想法,高坐于庙堂之上的士大夫们,自是不会关心,他们此时,都有着自己的盘算和小心思。

比如——

王定邦这位丞相大人,此时心中的小算盘,便是正噼里啪啦一阵乱响。

李元珩不仅自己亲临校场,为荣威将军刘劲松、以及这一万精兵送行,他还令一众文武大臣俱都齐聚校场,为众将士送行。

是以,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王定邦,自然也在其列,也与众大臣一起,围观了昭文帝为荣威将军刘劲松、以及这一万精兵送行的全过程。

在瞧见李元珩又是亲递了酒盏,为刘劲松饯行,又是亲自击鼓,为将士们送行、鼓舞士气。

王定邦忍不住于心中暗嗤:

呵,他倒是没有看出来,他这好外甥,这般会礼贤下士,收买人心。

不过,李元珩,枉你如何礼贤下士、收买人心,也是没用的。

康宁长公主已死,你也就没戏好唱了。

今日,你令刘劲松带走一万精兵,更是一步臭棋。

思及此,王定邦无声的笑了,望着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在城墙外的兵马,眸中闪过一抹诡计得逞与势在必得:

刘劲松带了一万精兵走,京城中掌握在昭文帝手中的兵力越加空虚,此时,正是大好时机!

这不是越加方便他行事了么?

哈哈。

真是天助他也。

不……是他这外甥太蠢,自己做下这起子大蠢事。

反又助了他一把。

这江山、这皇位,注定都是他王定邦的!

哈哈哈哈——

王定邦越是暗想,越是心下狂喜。

待到与众大臣们各自散去,回到府中,他便直奔书房:

“去,叫孙卓来见本相。”

甫一迈入书房,王定邦便吩咐贴身小厮弄竹道。

闻言,弄竹自是恭声应是,旋即,领命而去。

听闻相爷有请,孙卓来的也颇快,不过一盏茶功夫,便已匆匆赶来。

“学生参见相爷! 不知相爷有何吩咐?”

才一进得书房,孙卓便是向着于上首一把红木雕花椅上的王定邦一揖,恭声道。

他料定王定邦这个时候遣人去寻他过来,必是有事要差遣他,遂才有此一问。

闻言,王定邦则是微一勾唇,显然,对这样的孙卓很是满意。

他素来喜欢聪明人。

而孙卓,在他看来,就是个聪明人。

不仅聪明,而且识趣、又识时务,不玩儿虚的,还颇有能力,办事效率也不错。

他每每交代给孙卓的事,孙卓都能够办得极好。

这也便是孙卓能够在一众幕僚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王定邦的心腹,幕僚中的第一人的原因。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既孙卓开诚布公,主动相询,王定邦自也开门见山。

瞧了一眼书房的大门,见大门早在孙卓进来时,就被守在门外的弄竹给关上,王定邦遂径直开口:

“去通知一声,明日便行事!”

第67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闻言,孙卓眸光一闪,也不去追问,缘何要提前行事,便是径直一抱拳:

“是!学生这就去。”

言罢,他便径直退出书房。

对于孙卓的识相与果决,王定邦明显很是受用。

见状,他满意一笑,旋即,透过窗棂,转目望向皇宫的方向:

皇宫、皇位,他来了!

待到明天,这大胤江山与皇位,便都是他王定邦的了!

哈哈哈——

*

皇宫,乾元殿

为荣威将军刘劲松以及那一万精兵饯行后,李元珩便径直摆驾回到了乾元殿。

御驾才来到乾元殿门口,便见宁雨菡,正俏生生立于宫门口。

“陛下~”

眼见得御驾到来,宁雨菡遂笑盈盈迎了上去,柔声唤道。

说着,她已娉娉婷婷的来到御驾前,盈盈一福:

“臣妾恭迎圣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