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陛下无嗣?我好孕连连独霸后宫(864)+番外

作者: 花小辞 阅读记录

这便是同意小安子跟随她一起去往闽海的意思了。

闻言,小安子登时一喜,一迭声的道:

“奴才谢主子成全!

此行,奴才必定好生侍奉娘娘,绝不会令娘娘失望!”

说话间,小安子又是欢喜的连连叩首。

见小安子这副喜不自胜的模样,宁雨菡又不由唇角微扬,又再冲着他挥了挥手:

“行了!你且起来吧。”

话到这里,宁雨菡又不由顿了顿。

而后,又道:

“不过,此事,本宫还是需得向陛下禀报。

若陛下应允,你方可成行。”

丑话还是需得说在前头。

虽然,这点小事,通常情况下,李元珩绝不会不应允。

可万一呢?

宁雨菡自要提前说好。

且,话不能说得太满。

毕竟,这大胤,拥有至高无上地位、和决断权的人,不是她。

而是李元珩这位皇帝陛下!

小安子自也是知晓这个道理的。

闻言,他并不见失望,而是连连称是:

“娘娘说的是!奴才明白!

此事,自还是需得陛下定夺。”

不过,他相信,一旦他们娘娘开口,陛下是断不会不允的。

陛下对娘娘的爱重与信重,大家伙儿可都是有目共睹。

这点子小事,陛下怎会不允,拂了娘娘的面子?

*

事实证明,小安子所料没错。

当晚些时候,宁雨菡与李元珩提及此事,李元珩果然未曾不允。

“陛下,臣妾身边的小安子,自请随臣妾一起前往闽海。

他说,他乃是闽海人,对闽海带熟悉得很。

此番前去,尚可充作向导。”

午膳时,帝后二人一起用膳,宁雨菡便将小安子主动请缨的事,向帝王学了一嘴。

李元珩闻言,不过轻“哦”了一声,想也没想,便是摆了摆手,同意了:

“哦?小安子竟是闽海人?

他既主动请缨,愿从当向导,那此番闽海之行,便带上他吧。”

闻言,宁雨菡笑道:

“是!臣妾遵旨!”

见她这般说,李元珩不由抬手,虚点了点她,笑骂道:

“瞧你!这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区区小事,也值当雨菡你这般?

真是!”

一番话落,李元珩又禁不住摇头失笑。

雨菡真的是什么都好,就是谨慎太过。

不过,若不是眼前人儿,一直乃是这般性子,不骄不躁,知礼数、懂分寸,明进退,他也断不会如此喜欢与爱重于她。

思及此,李元珩不由得一笑。

末了,他又笑着牵起雨菡的手,替她夹了一筷子她平日里最喜欢吃的菜,放到她碗里:

“好了!快用膳吧。

这些琐事,雨菡你自己看着办便好!”

这便是将诸事全权交由宁雨菡处理,他本人不会过问的意思了。

闻言,宁雨菡唇角微扬,自是含笑应是。

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首肯,宁雨菡便定下了最终事宜。

此番出行,她将带上碧桃与小安子二人。

而银屏、周嬷嬷、小喜子等人,则负责留守宫中。

宁雨菡更是直接派了小喜子与周嬷嬷,在关雎宫驻守,帮她好好看顾几个孩子。

就这样,几日后,帝后摆驾去往了行宫。

临行当天,满朝文武、与一众后宫嫔妃俱来相送。

而人群中,为首的,赫然便是作为皇室大长辈的康宁长公主李玉华。

“姑母,京中这边,便交给您了!”

皇宫外,李元珩与康宁长公主李玉华辞别,临上马车前,他颇有些一语双关的道。

康宁长公主当即会意,当即点了点头:

“陛下放心!

一切就交给我这老婆子吧。

明珠他们几个,也被我最近天天拘在身边练功呢。

你此去只管放心便是。”

康宁长公主一番话,轻描淡写,犹如聊些琐碎家常似的。

却是在明确告诉帝王,她会好好看着京城这边、看着宫中,还有几个小皇子、小公主。

叫李元珩只管放心的放手去办他想办之事。

她必不会让他有任何后顾之忧。

而李元珩,自是第一时间,便听懂了康宁长公主的话中之意。

闻言,他朗声而笑,朝着康宁长公主一抱拳:

“如此,便有劳姑母了!

朕与皇后这便启程了!”

说着,李元珩便一拂衣袖,在众人的注视与恭送下,携着宁雨菡这个皇后,一起登上了马车……

第736章 夫君——

待到帝后二人双双于马车内坐定,一旁的方进忠,这才高声道:

“陛下、皇后娘娘起驾——”

随着他此言一出,御驾便开始缓缓前行。

见状,康宁长公主忙敛衽而拜,高呼:

“臣恭送皇上、皇后——”

一众前来送行的文武百官、与后宫嫔妃们,见此情状,也忙纷纷拜倒,口称:

“微臣恭送陛下、娘娘!”

“臣妾恭送陛下!恭送皇后娘娘!”

一众文武百官们,尚且都仍是耳观鼻、鼻观心,瞧不出有丝毫不妥。

而后宫的那些嫔妃们,在跪倒于地,口称恭送之余,却是禁不住仰头朝着御驾的方向望去。

望着那渐行渐远的御驾,一众嫔妃皆是面露怅然:

如今,这后宫早已是皇后娘娘一人独大。

道一句是宁氏皇后独霸后宫,也不为过。

宁皇后膝下育有四子一女,陛下所有的子嗣,都为她所出。

她本人又得陛下爱重。

寻常不仅一向都是与陛下同居同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