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阳郡主闻言,也给予了林重影极高的肯定,认为她这事做得不错。
陆氏没说话,只笑着看过来,目光中的赞同和欣慰不加掩饰。她是继室,在陇阳郡主这个身份尊贵的原配面前,多少还得避些锋芒。
林重影自是知道她的想法,也对她报之以笑。
众人说起萧勉,无一不道他命大。
魏氏说:“那些宫人也太过不上心,竟然连个孩子都看顾不好。”
这话也就是说说,其实谁都知道下人不上心,很多时候并非是下人们的本意,而是有心之人的纵容,抑或者是指使。
陇阳郡主淡淡地道:“贵妃娘娘一人照看两个孩子,恐怕确实是有些吃力。”
她说话时,目光是看着林重影的,其中的赞赏之意溢于言表。
林重影将功劳推给端阳公主,一是为了萧勉,二是给王皇后和端阳公主卖个好。端阳公主若是个聪慧的,必定会牢牢把握这个机会。
众人正说话时,萧高来了。
萧高关切地询问林重影的身体状况之后,坚持让她留在王府养身体。
对于这点,所有人都没有异议,包括大顾氏。
大顾氏哪怕再有私心,也觉得让她留在王府更好。因为婚期将近,若能从王府出嫁,比从林家出嫁更体面风光。
萧高又道:“小七受了惊吓,有些事不忘了,旁的倒是没什么大碍。我准备亲自送他回宫,和皇兄说明情况。”
他这么做,一是确保萧勉的安全,二是和萧业通气。
安排交待好之后,他让谢老夫人和陇阳郡主帮忙善后,毕竟认亲礼虽然结束,府里却还有不少的客人。
等到送走所有的客人,众人这才离开。
日头渐渐西斜,寒气也为之加重。
直到夜幕,萧高还没有回来。
林重影左等右等没等到他,却等到了不速之客。
来人是北嬷嬷,手执令牌直接入府。她的身后,是一个穿着深色斗篷的的人,那人的兜帽将容貌遮得严严实实。
两人进屋后,北嬷嬷屏退所有人。
那人这才慢慢将兜帽取下,露出自己的真容。
正是荣太后!
一时之间,林重影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可能,最大的担心就是她趁萧高不在,特地来杀人灭口。
尽管上次两人已经说破说开,好似所有的恩怨就此作罢。然而上位者最是喜怒无常,她若是改变心意也未可知。
“臣女见过太后娘娘。”猜测归猜测,担心归担心,林重影的面上倒是没有太多的情绪,哪怕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今日的事,哀家都听说了。”
“惊扰太后,臣女有罪。”
荣太后目光微黯,叹了一口气。
她示意北嬷嬷将一个锦盒呈上,道:“你如今认亲,哀家有样东西送给你。”
所以她是来给自己送礼的?
林重影怀疑着,接过锦盒。
入手略有些沉,应该不是首饰等轻巧之物。
“打开看看吧。”
她都这么说了,林重影只能照办。
锦盒精美无比,打开之后更是华光璀璨,明黄的锦布之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硕大的明珠,然后是粉玉的莲花灯台。
这是那盏莲台明月!
此物应是颜明月生前的心爱之物,林重影暗忖着。若不然在自己梦中出现的颜明月,手上也不会拿着这盏灯。
“这盏莲台明月是你娘生前最为喜欢的东西,如今哀家将它给你,也算是物归原主。”
林重影垂着眸,思量着荣太后这话里的意思。既然对方是来送认亲礼的,那应该不是改变主意来杀她的。
四脚虎兽鎏金的铜鼎中,银霜炭无声无息地旺盛着,火红的炙热将屋子里烘得暖得春夏。鹤鸟长鸣的香炉中,燃着清幽好闻的安神香,让人不知不觉中心平气和。
荣太后环顾着屋内的布置,感慨道:“高儿心地善良,待人以诚,照顾别人时还是如此的用心。今日之事,他很是生气,小七那孩子也是遭了罪。”
“七殿下福大命大,经此一劫,往后必能否极泰来。”
“你应该已经看出来,此事不简单。”荣太后说这话不是怀疑,而是肯定。
她问过端阳事情的来龙去脉,得知救人的是这个孩子,这孩子却将功劳推给端阳,还暗示小七装失忆。
种种迹象表明,这孩子不仅胆识过人,且极其的聪慧。遇事敢做敢为,事后镇定从容,多方应对滴水不漏,当真玲珑心肝。
“从古至今皇权之争,无父子无兄弟,哀家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很多事也是身不由己。你娘的事便是如此,倘若有其它的选择,哀家也不愿意那么做。”
站在她的立场,很难说她做错了。
但林重影没有办法帮她说话,因为自己取代了原主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注定站在颜明月和原主这边。
“我娘应是心甘情愿,她对太后娘娘没有怨恨。”
“那你呢?”
“太后娘娘有所不知,臣女是死过一回的人。嬷嬷告诉臣女,只要一直忍一直熬,等年纪到了嫁出林家,便能堂堂正正地活着,不用再挨饿受冻。为此臣女忍着熬着,眼看着到了议亲的年龄,嫡母却将臣女许给嫡姐做陪嫁的媵妾。臣女多年的坚持成了空,万念俱灰之下悬了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