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表妹不好当(31)

“你若穿了新衣,大姑娘瞧见了,必定不会高兴。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且再忍忍。”

穿个新衣服都要看别人的脸上,这样的日子可真够憋屈的。

“衣服是大夫人送的,我若是不穿,大夫人会怎么想?”

“这……”

米嬷嬷为难起来,皱着眉一直叹气。

见她这般模样,林重影心里也不好受。

原主的记忆中,她是唯一的依靠,她们主仆二人相依为命。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四姑娘,你忍忍,等你长大就好了。”“四姑娘,你再忍忍,等你嫁人就好了。”

正是因为这些话,原主艰难地活着,忍到了议亲的年纪,却不想等来的是做妾的命运。若不是所有的信念崩塌,多年忍耐等待全成了空,又怎么会完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嬷嬷,我到底要忍到什么时候?”

她答不上来,面容悲苦。

林重影心里更不好受,“嬷嬷,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我根本等不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天。以大姐的性子,她真的能容我一直在身边吗?她若如愿嫁进谢家,还会留我的性命吗?”

“四姑娘……”

“嬷嬷,我这般今日不知明日事,得过一天是一天的人,为什么还要忍?我想穿新衣裳,我想穿给送我的人看,我想让大夫人知道,她对我的好,我都知道我,我心中很是高兴。”

“四姑娘,你…你别说了,不会的。这是谢家,谢家门风清正,不会由着大姑娘作恶,你不会有事的。”

“万一呢?”林重影也跟着红了眼眶,“嬷嬷,你我都知道,哪怕是谢家,也不可能后宅干干净净。嫡妻想算计一个妾室,有的是见不得人的法子。我想活一天,就是一天,尽量吃好睡好穿好,可以吗?”

一时间,屋子里全是她压抑的哭声。

林重影缓缓坐在妆台前,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绿色的衣裳,如花似玉的脸,似绿叶衬红花,细看处处好。

但这张脸委实貌美过了头,是福也是祸。林家利用她这张脸,保住了两家的亲事。二夫人想借她这张脸,招来流言蜚语,从而全身而退。

镜子里又照出一人,正是米嬷嬷。

米嬷嬷用袖子擦干眼泪后,替她梳头。

一梳梳到底,二梳还到底,梳着梳着,米嬷嬷再次泪涌,“四姑娘长大了,若是吴姨娘还在……”

这话说到一半,再没有了。

吴姨娘就是原主的生母。

原主的记忆中,生母的名字仿佛是个忌讳,因着赵氏下令不许议论,违者轻则发卖,重则乱棍打死,林家上下几乎无人敢提。

林父那个人风流成性,成日里眠花宿柳,流恋烟花之地。林家的下人们中不时有传言,说是林父还在外面养了好几个外室。

原主的生母进府后不到半年产女,所以她推断吴姨娘极有可能曾是林父的外室。外室这样的存在,养在外面也就算了,一旦接回家中,被人耻笑的往往是正室。所以赵氏不许人传,不让人议论。

从米嬷嬷讳莫如深的言语中,她知道吴姨娘生得极美。或许正是因为太美,才让林父破例接回府中。

她对着镜子抚摸着自己的眉眼,问:“嬷嬷,我和我姨娘像吗?”

米嬷嬷微怔。

过了好一会儿,才摇了摇头。

“不像。”

第20章 “大哥,你看!影妹妹在……

*

卯时还未到,谢府各院灯火渐起。

今天八月十五,正是中秋月最圆之日。人月两团圆时,后人以孝为天,供祭果,行家祭,告慰先祖们。

谢家先祖发迹临安,由城外的谢庄迁入。谢庄如今还住着许多谢氏族人,保有最早的谢氏祠堂。

但逢祭祖日,儒园所有的男丁都要前往谢庄祭祖。小辈们陆续齐聚前院,三房还抱在手上的谢正都到了,唯独迟迟不见谢问的身影。

谢清明眉头皱得老高,刚要吩咐人去叫时,谢问匆匆而来。一看那略带潮红的面色,便知刚从被窝里爬起。

他一走近,谢玄就冷冷地出声,“去换身衣服。”

“二哥,你身上这是什么味啊?”他一母同胞的弟弟谢和以袖掩面,避开了一些。

“我……”他闻了闻自己的衣袖,当下面色更红,低着头不敢看人,匆匆地往回跑。

在场的都是男子,谢家几兄弟也是过来人,哪怕没有闻见他身上的气味,也知他夜里都做了什么。

气氛微妙之时,有人轻笑,“年轻人血气方刚,我们当叔伯的要多体谅才行。”

说这话是的谢四爷谢清华。

谢清华是嫡幼子,自小最是受宠,哪怕是大哥谢清阳,他都敢打趣两句,何况是二哥谢清明。他朝自己的二哥挤眉弄眼,把谢清明臊得老脸通红。

谢清明气得不行,又不好当众说什么,一时气儿子不成器,一时又恼儿子年轻气盛沉迷女色。若是旁的日子也就罢了,祭祖这样的大日子都能不知分寸,简直是丢人现眼。

何况先前还捅出那样的篓子,得亏大哥大嫂帮着遮掩。哪知罚跪一天一夜的祠堂后不知悔改,反倒胡闹成这样。

臊极气极之时,他低低地骂了一句,“混账东西!”

但等到谢问换好衣服回来时,他却是半句教训也没有。一是他护短,二是祭祖是头等大事,不能误了时辰,而教训儿子什么时候都可以。

祭祖之行顺顺利利,一行人午时回到谢家。

一进家门,谢清明立马冷了脸,将谢问叫过去。

父子之间的对话,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见谢问不时看向自己的堂兄弟们,脸色一点点地变得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