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表妹不好当(4)

用过午饭后,谢老夫人那里有人来请,说是大夫人收拾好屋子,得了闲想见见府里的小辈们,请她过去一趟。

*

谢老夫人的院子名为宝安堂,位于谢府的南边。

前临水,后养竹,是大户人家最讲究的风水格局。小桥流水,水中养着喜庆的锦鲤,鲤鱼从桥下游过,怡然自得,比人活得还自在些。

通传后,下人将她引进去。

她不是第一次见谢老夫人,但每一次见都觉得这位老太太是个不简单的人。百年世家的老主母,其气质做派皆非同一般。哪怕是上了年纪,面目渐渐慈祥,依旧能从其精光仍在的眼睛里窥见当年的风采。

府里有四房人,除去庶出的三房,其他三房皆是谢老夫人嫡亲的子孙。留守临安城的除二房一家,还有三房。三爷谢清澄在外为官,昨儿个夜里也归了家,三夫人孟氏和子女则一直住在这里。至于谢老夫人亲生的四爷谢清华,也在京外做官,此时正往临安城赶来。

“大爷和大郎也快到了,莫扰居那边都打扫了吗?大郎喜静,千万叮嘱好了,莫让那些个不知事的扰了他清静。逸名轩那里该添置的都要添置,四爷最喜欢花啊草的,一样也不能落下。”

这话问的是魏氏。

魏氏当着临安谢府的家,后宅之事皆是她在管。自从操办中秋宴和寿宴起,同样的问话她不知听了多少遍。

长子长孙是老太太的主心骨,长子谢清阳,长孙谢玄,皆是谢家两代人中的峰值之顶。所谓一门书香连岁榜,两代状元是父子,说的就是他们父子二人。

小儿子则是老太太的心头肉,长子次子皆是乳母嬷嬷照顾,唯独四子谢清华是谢老夫人自己养的,自己养的孩子最亲,老太太最记挂的就是小儿子。

“母亲放心,都安排妥当了,必不会让人去扰了大郎清静,四弟那里该添置的都已添置,府里那些品相好的花草我一早就留着了。”

婆媳俩说话的当口,看到了林重影。林重影半低着头规规矩矩地请了安,又规规矩矩地站到最尾最角落的地方。

本就是别人家做客,还有着滕妾的身份,她自然知道该如何不引人注意,如何放低姿态不讨人厌。

哪怕是低着头,她也知道有人在看自己。

这张脸哪,就是招人眼。

突然,一道娇脆的声音响起,“这是谁家的姑娘,怎地如此好看?”

第3章 “三表哥,你别在我这里浪……

谢府的几位夫人,她都知道。这声音没有听过,不用抬头她也知道是谁,应该就是刚回府的大夫人陆氏。

这位大夫人出手阔绰,不止深得府里下人的心,还得了小辈们的心。方才一进门,她就发现人到的齐,连三房还不到半岁的八公子谢正,也被乳母给抱了过来。

微微一抬眼皮,她看清陆氏的模样。

大约不到三十的年纪,长相秀丽,衣着打扮虽不浮夸,但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主。因着年纪不大,面相自然也嫩,还极其爱笑,笑起来梨涡深深。

她报了姓名来处,再无多言。

“原来是亲家四姑娘。”

林谢两家庚帖已换,亲事已落定,传出去已是互为亲家。

陆氏许是瞧出了她的局促,没再说什么,而是开始给小辈们分发见过礼。当她接过两块大金锭子时,就听到陆氏笑眯眯地说:“喜欢什么样式的钗啊环的,自己打去。”

这见面礼还真是实在。

她很喜欢。

欢喜之余,她对陆氏这个人颇为佩服。

谢家以清贵立世,陆家是商贾之家。在世人看来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势弱的一方应该放低姿态,尽量让自己融入另一方。

但观谢老夫人的面色,似乎并不介意陆氏的言行。

谢老夫人不是不介意,而是根本介意不了。所有人都以为这门事是陆家费了不少银子,打点了不少门路才死乞白赖攀上的,却不知是谢清阳自己主动争取的。

谢清阳这个人自小天资过人,学业和行事上从未让谢老夫人失望过。不管是成家还是立业都循规蹈矩,不曾有过任何出格之事。

唯一一次破例,就是求谢老夫人去陆家提亲。

谢老夫人初时不解,以这门亲事不妥当劝说儿子。不料一向守礼听话的长子竟然说出惊人之言。

他说:“母亲,儿子心悦于她。”

身为一个明事理的母亲,谢老夫人自然是知道千金难买我儿喜欢的道理,所以她不仅同意亲事,还应允了儿子莫要挑剔陆氏的请求。

自古婆媳关系难调,妯娌关系更是微妙。

魏氏虽没说什么,但眼底的不赞同清楚可见。她一不喜欢陆氏年轻,二不喜陆氏的出身,三不喜陆氏的做派。

幸好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否则全部乱了套。

小辈们都得了金锭,各有打算。

林重影小心翼翼地收好,继续保持低调。

无奈她长得实在扎眼,陆氏很难不注意她。

“这孩子我越看越喜欢,说亲了吗?”

这话一出,气氛却无端变得微妙。

滕妾之事虽未言明,然而该知道的人都知道,魏氏不可能瞒着谢老夫人。孟氏再是耳目不灵通,约摸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这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个都不吭声。

林重影小声回道:“还没。”

反正明面上她确实没有说亲,也不算说错话。

魏氏皱着眉,复杂的目光包含好几种情绪。

林家这门亲事,她一开始就不是很满意,还想着让从娘家挑个侄女当儿媳妇。但桓国公夫人告诉她,林家绝非表面上的那么简单,暗示她这门亲事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