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相思(103)
“这是先前储存的靛蓝粉。”曹殊轻声道。
他捧着小缸缓缓走至染缸旁,将小缸放在了染缸上的木板上,解释道:“接下来便要调制染液了,先将这些靛蓝粉置入染缸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
季蕴走了过来,神情认真地看向染缸。
曹殊一边说,一边用勺子从小缸中取出靛蓝粉,倒进了染缸中,觉着靛蓝粉差不多时,便从一旁的水缸中舀了清水置入染缸中。
他抬眸,瞥了季蕴一眼,温声道:“加水五十斤即可。”
季蕴闻言,忙不迭点点头,她暗忖道,曹殊三年都未再碰过药斑布,可观他方才十分娴熟的动作,想必他自幼便跟着祖父学习药斑布,手中的记忆这些大概已是如同刻入骨髓一般了。
曹殊见季蕴丝毫不敢懈怠的神情,他垂下眼帘,眼眸中泛着自己也未曾察觉的笑意。
加水毕,他从另一小缸中取出些许石灰粉置入其他缸中,再加入清水,待石灰粉慢慢溶开,便倒入先前的染缸中,最后再倒进些许米酒在其中,调制染液的染料皆是配好。
曹殊拿起木棍,放进染缸之中,不停地搅拌着。
片刻后,染缸中的水慢慢地变成了靛蓝色,水面上出现了靛花,染液已成功调制好。
“曹哥哥,调好了?”季蕴瞧见曹殊停下,便问道。
曹殊打量一下缸内的染液,便将木棍取出,他道:“先静放一晚上,待明日胚布晾干,再看染料是否调和,倘若已调和,便可染色了。”
不觉间,天色渐暗。
“曹哥哥,那我就不叨扰了。”季蕴跟在曹殊的身后,走出耳房。
“正巧天色也不早了,你便早些回去吧。”曹殊转头,神色温和地看向季蕴。
曹殊将季蕴送至书铺的门口。
此时巷子里人迹寥寥,略微冷清,依旧是细雨飘飞。
季蕴撑起油纸伞后,她语气轻柔地说道:“曹哥哥,我先告辞了。”
她与曹殊话别后,便撑起伞走进了雨幕之中。
“蕴娘,等等。”
曹殊心中微动,忽然喊住了她。
季蕴闻言停了下来,她转身,抬眸看向书铺门口的曹殊,他长身玉立,面容温和,眉目含笑地望着她。
雨水打在了油纸伞,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曹哥哥,可还有事?”季蕴神情疑惑地问。
曹殊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他沉默片刻,随即抿起一丝浅笑,讷讷道:“你,你明日早些过来。”
季蕴原以为他还有重要的事忘说,现下未料到竟是这个,她忍不住轻笑出声:“好,我会的。”
曹殊闻言放下心来,道:“你慢走。”
季蕴颔首,便转过身,慢慢地朝着书院走去。
曹殊定定地望着季蕴纤柔的背影,眼底泛着柔光。
*季蕴走进书院后,想起方才曹殊的话语,情不自禁地弯起嘴角,心中涌起一股甜蜜的感觉。待走进青玉堂后,便见廊下站着一位陌生的女子。
季蕴心中疑惑,她缓缓地走进后,定睛一瞧才认出那位陌生的女子竟是张秋池的贴身女使莲意。
莲意瞧见了季蕴,便朝她颔首:“见过三娘子。”
“莲意,你怎么会在此处?”季蕴走进廊下,有些诧异地问,“难道秋娘也过来了?”
“回三娘子的话,正是呢。”莲意笑道。
季蕴闻言喜不自胜,忙收伞,疾步走进正屋内。
张秋池手中握着团扇,正坐在圈椅中,她今日梳着团髻,以长脚圆头簪固之,髻下系着红头须,身着一件艾绿色的褙子,整个人透着一股清新淡雅的气质。
“娘子,您回来了。”云儿瞧见了季蕴的身影,双眸不由得一亮,笑道。
张秋池闻言,忙转头,看向季蕴,笑吟吟地打趣道:“你倒是一个大忙人,我来了这么久,也不见你回来,我问你,你去何处了,先前我问云儿,云儿对你忠心耿耿,怎么也不肯好好说。”
季蕴闻言顿感窘迫,她瞥了云儿一眼,云儿一惊,则是无辜地摇摇头。
“你们主仆二人眉来眼去地做甚?”张秋池不满地站起身来,走至季蕴的身旁,笑道,“有什么秘密是我不能听的?”
季蕴神情讪讪,忙讨好地笑了几声,她伸手揽过张秋池的肩,笑道:“秋娘,今日这外头下着雨,你怎地突然过来了,也不提前告知我一声,我这也没个准备不是,我也是现下才知晓你过来的。”
二人走至前方的罗汉榻处,坐了下来。
“怎么,我不能过来吗?”张秋池不大高兴,嘟囔道,“先前是谁说欢迎我过来的,怎地我如今过来了,你倒来问我。”
“诶,我不是这个意思。”季蕴蹙眉,忙解释道,“我自然是欢迎你来的,只是今日这天也不好,你这突然造访,我实在是有些始料未及啊。”
张秋池轻哼了一声,转过身不搭理季蕴了。
季蕴手足无措地瞅着她,轻声安抚道:“好了,秋娘,别生气了,都是我的错,我给你赔罪好不好?”
张秋池回头瞥了季蕴一眼,轻哼一声。
“想必你等久了,饿不饿,要不要吃些果子,我叫云儿送来。”季蕴扯起嘴角,耐心地哄道。
“这就是你所说的赔罪?”张秋池再也忍不住,瞪了季蕴一眼。
“那你想要我如何赔罪?”季蕴愣住,好脾气地问道。
“我问你,你这大半天的,都去何处了?”张秋池直勾勾地看着季蕴。
季蕴就知晓张秋池会问这个,她有些心虚地垂下头,含糊其辞地说道:“就是,就是出去逛了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