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相思(186)
所幸现下月黑风高,看守祠堂的小厮擅离职守,云儿一路顺利地推门走了进去。
季蕴正跪在蒲团上,她望着摇曳的烛光,微微出神。
她的膝盖早已跪得隐隐作痛,时不时地传来针扎般的刺痛感。
门的开阖声突然响起,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娘子。”云儿阖上门后,顿时松了一口气,轻声唤道。
季蕴立即回头,便见云儿平安地归来,她原本提起的心登时放了下来。
“奴婢回来了。”云儿垂头,她疾步走至季蕴的面前。
“回来就好。”季蕴点头,忙问,“没有被人发觉罢?”
云儿摇头。
“那就好。”季蕴安下心来,她担忧地看向云儿,不由得追问道,“你先前出去时,祠堂守门的小厮呢?你可有碰上他们,可曾为难于你?”
“他们见我出去没有细问,只是方才回来不见他们的身影,许是到哪处吃酒耍乐去了,娘子不必担心,家主虽叫您在祠堂悔过,可到底并没有怎样,那群小厮自然不会看得那么严。”云儿解释道。
季蕴抽回目光,她点了点头,又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问:“对了,你见到曹哥哥了吗?”
“您别急,奴婢见到曹郎君,将信亲手交到他手里了。”云儿瞧着她焦急的模样,出言安抚道。
季蕴敛眸,轻声说:“曹哥哥看了信,会明白我的意思。”
云儿注视着她,不言。
“现下曹哥哥已得魁首,进京迫在眉睫,想必再不出几日就要启程。”季蕴凝思片刻道。
她倏然想起曹殊的身子,难免开始担忧起来,如今她被困在祠堂无法出门,一时无数种复杂的情绪在她的心头交织着。
“娘子,奴婢知道您担心曹郎君,有另外两位曹家郎君照顾着,他不会有事的,您现下更应该考虑自己的处境才是啊。”云儿皱眉,满脸不解地看着季蕴,低声道。
季蕴抬眸,她心知处境艰难,明亮的眼眸看向云儿,扯起嘴角道:“现下的处境我明白,但你也晓得我是不会低头的。”
“娘子……”云儿欲言又止。
“你不用劝我。”季蕴敛住眼底的情绪,语气淡淡地说道。
“奴婢自知劝不动,但您好好思量一番,难道您要在祠堂中跪一辈子?就算您咬牙不肯低头,家主他们也不会轻易放过您的。”云儿面上浮出几分忧愁。
季蕴垂眸,长长的睫毛轻颤,纤细的手攥紧衣袖。
她何尝不知晓悔过不过是季惟的缓兵之计,他将她禁足,就是打量着她坚持不下去,最终定会认错。
不,她坚决不会低头。
上天叫她和曹殊再次重逢,她不会放弃他的。
“云儿,我不会认错的。”季蕴苦笑几声,“你说,我若是放弃了曹哥哥,就叫他们得逞了,那我现下跪在此处做甚呢?”
“娘子,奴婢不是要您认错的意思,只是现下夜里愈发寒凉,奴婢是怕您身子受不住寒气,为此病了可如何是好?”云儿一脸忧心道。
季蕴握住云儿的手,她注视着云儿的眼睛,语气轻得像叹息:“好云儿,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此刻在这个家已是孤立无援,只有你,只有你还在我的身边。”
“娘子,还有二娘子呢,她定会站在您身边的。”云儿闻言心中颇为触动,轻声道。
季蕴思虑片刻,她摇了摇头:“二姐姐,她也不会理解我的。”
“娘子您都没试着去做,怎知二娘子不会理解您?”云儿不解道。
季蕴微怔,她沉默了下来。
季梧曾和曹殊有婚约,崇州谁人不知,但最终季梧却听从家里的安排嫁给曹家旁支的曹默,可季蕴记起幼时季梧是十分喜欢曹殊的,可曹家落魄后,她没有任何反抗同曹殊退了婚,且她向来性子温和,对于季惟的话自然是听从的,而季蕴今时倔强着不肯认错时,她想必是难以理解的。
“娘子,无论发生任何事,奴婢始终会陪着您的。”云儿神色坚定道。
季蕴目光微动,她抿起一丝浅笑,心下感动不已。
烛光微晃,照在主仆二人的身上,好似笼上一层淡淡的柔光。
季蕴沉吟半晌,她说出心中的疑问:“你将信交给曹哥哥后,他可有说什么?”
云儿这才想起在书铺时,曹殊叫她带话给季蕴,不曾想她方才着急回来,竟给忘了,若是季蕴没有提起,云儿怕是要许久才能想起。
“奴婢一着急忘记同您说了。”云儿满脸懊恼地拍一下脑袋。
“没事。”季蕴摇头。
“曹郎君叫奴婢同您说……”
云儿的记忆飘回今夜的书铺中,当时曹殊嗓音温和道:“云儿姑娘,请你在此稍等片刻。”
云儿不明所以,只能站在廊下等候。
曹殊坐在昏黄的灯下,他提笔蘸取墨水,缓缓地在纸上写下第一个字。
不出片刻,曹殊走出卧房,随即将手中的信递给云儿,温声道:“劳烦你将此信带回。”
“是。”云儿伸手接过,颔首道。
“我还有一句话。”曹殊眼眸漆黑如墨,神色缓和道。
“您请说。”
“你家去后,同她说不要为我担心。”他思忖着,轻轻开口。
夜风拂过,竹帘缓缓飘动,他温润的嗓音裹挟在夜风中,好似要随风而去。
云儿的思绪逐渐回笼,她迫不及待地将袖子中的信递给季蕴,忙道:“曹郎君的信。”
“除此叫我不要担心,可还说什么了?”季蕴略微迟疑地接过信,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