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妹替嫁(86)
谁知话音刚落,一回眸便见鹤辞从她身后走上前来,她脸上的笑容敛住了,半晌,才恢复了得体的表情道:“夫君。”
他脸上看不出表情,只淡淡嗯了一声,又扭头向宋心钰行礼,“殿下,天色不早,臣先带内子回去了。”
宋心钰也撇撇唇,点头道好。
两人便先行告辞离去,上了车,鹤辞主动问,“头回入宫,感觉如何?”
“也算是见识到了,不过宫殿虽辉煌,一言一行还要被多少只眼睛盯着,还不如家里头自在,”她伸出手给他看,小声抱怨,“我方才手都是木的,现在才好了点。”
鹤辞顺势握住,一点点捂热她微凉的手,又问:“那你吃饱了没?”
“哪能呢,就连皇后娘娘用膳都慢悠悠的,谁敢敞开肚皮吃?还吃了两盅酒,我这会胃里头还有点烧……”
总之一切都是新鲜的,但要她来选,她宁可待在家里,最多赴赴其他贵妇的邀请,喝喝茶插插花就够了。
“还想吃什么,等下让明泉买点回去吧。”
她眼睛噌的一下就亮了,“想吃上回那个酒酿丸子,要多放点桂花蜜。”
“好,”鹤辞说完扭头对赶车的明泉说,“等下到了瓦市,你去桥头那家杨记打包两份酒酿丸子来,其中一碗多淋些桂花蜜。”
明泉点头应喏,过了会,马车在瓦市边上停下,他便跳下车,将马拴在一棵老柳树下,
揣着荷包屁颠屁颠地朝闹市走去了。
车厢里安静了片刻,鹤辞突然开了口,“小青竹似的乐师,到底长得多好看?”
一听到小青竹,阮音刚松懈下的心神又紧绷起来。
他果然还是听到了,还不只听了零星半点。
她抿了抿唇,沉吟了片刻才支吾道:“我也没怎么注意……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不过就是清秀了点。”
他一瞬不瞬地盯着她,又追问:“有多清秀?”
“那还是不如夫君你的,不对,是差得远了。”
答案是令人满意了,可他看了看吓得脸色苍白的妻子,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充斥在他心头。
在他面前,她言行举止都端庄大方,怎么在襄城公主跟前,却像变了个人一般?究竟哪个才是她的真实面孔?
从前他虽然不喜她和襄城走得太过亲近,可她既然当她是挚友,他也便没阻止她们来往,可现在,他发现她在她面前才能彻底放下心扉,这又让他搞不明白了。
“妤娘。”
话音刚落,车外便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过了会,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帘外响起,“请问有人在吗?小女荷包被抢,脚踝还扭伤了,眼下天色已晚还归不了家,求好心人捎带我一程。”
鹤辞挑开门帘,见外头站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身上的衣裳半新不旧的,面容倒还有几分清秀,正沉吟间,一旁的阮音率先开了口,“夫君,还是让她上来吧,她一个女儿家,在外头也不安全。”
鹤辞回头看了她一眼,这才点了点头。
第47章 少女 没骨的柳枝。
少女满脸兴奋地道了谢, 这才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咬咬牙捉裙上车,“多谢郎君和夫人。”
“不必客气。”
今日入宫, 两人都穿着朝服, 是以少女的目光只在他们身上扫过一遍,便只敛平了裙摆坐在靠近门边的下首处,抿紧了唇不说话。
过了一会, 明泉也拎着食盒回来了,还没靠近车门, 便听帘内传来谈话的声音。
他走过去, 试探道:“世子, 酒酿丸子买回来了。”
“嗯, ”鹤辞一手挑起帘子, 一手伸出来将食盒接了过去, 又吩咐明泉道,“先送这个小娘子回去。”
明泉见到车内兀突突多了位小娘子, 不由得愣了下, 这才颔首道:“没问题,小娘子家住哪里, 小人这就送你回去。”
没想到对方竟掩下长睫, 一声不吭。
明泉只好将目光投向主子, 见主子也不发话, 他只好为难地挠了挠头。
阮音见状, 便问她,“小娘子别怕,你尽管说来。”
少女犹豫了下,支支吾吾道:“我的家……我家在东面, 门口有一棵老柳树。”
鹤辞瞥了她一眼,默了一瞬才道:“送她去白鹭观后的桐花巷,第二间。”
话音刚落,几双眼睛摇得跟铜铃似的,纷纷朝他望了过来。
他这才问少女,“你说门口有一棵老柳树,是不是这家?”
少女犹豫片刻,点头问:“郎君如何知道?”
“上值时经过。”他只淡淡地回,而后便眯起眼小憩起来。
阮音在一旁看得真真切切的,从一开始,他对她的态度便出乎意料的冷漠,再说了,就凭少女口中的一棵老柳树,他如何能笃定她的住址?除非他在此前去过那里,而且还见到了小娘子。
可从小娘子的表情来看,她却不像是认识他一般,这倒是奇了。
心里想着事,回去的路上谁也没有说话,直到看着少女进了屋,阮音才回过头来,见他刚好也收回了目光,视线与她交汇的一瞬间,又心虚似的别开了眼。
车轮再次朝前滚动。
阮音觑着他的脸色,装作若无其事地扯起话题,“夫君认识这位小娘子吗?”
“见过……”他对上她的眼,嘴唇翕动着又补充了一句,“也就见了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