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是朕的黑月光(1197)

作者: 公孙小月 阅读记录

第2102章 薨逝

“哀家还得叮嘱你几句,你啊,早点娶妻身子,不然老了太孤单拉。”太皇太后呢喃着念叨,“也不知道元璟何时回来……”

“元璟很快就回来了。”赵纾安慰她,“您把身子养好是最要紧的。”

“哀家活了这许多年头了,也没什么放不下的。只是惦记你们……你这,这趟若非哀家回来,你得在床上躺到什么时候去?除了亲娘,还能有谁是真心疼你呢。”

云黛站在不远处,低声对孟御医说:“我看她这精神挺好的,真不行了吗?”

孟御医声音更低:“回禀娘娘,太皇太后确实是不行了,眼下这样,怕是回光返照。撑不了多久。”

云黛点头,不再说话。

赵元璟在外打仗呢,她在家把他皇祖母给气死了……

这等他回来,还不得恨她。

虽说这太皇太后老了之后爱作妖,但毕竟是赵纾的亲娘,是赵元璟的亲奶奶。赵元璟的母后去得早,他是跟着皇祖母长大的。

说起来都是感情深厚。

更何况,太皇太后对他们一直都是疼爱的。

只是对她自己不好罢了。

云黛这心里,未免有点忐忑不安,主要是感觉对不住赵纾和赵元璟。

反正谁要是把她亲娘气死,她绝不能让那人好过。

那边赵纾和太皇太后说了好一会子话,太皇太后看着就不大好了。

她开始出气不顺,只有出气,少了进气。

眼神也开始涣散。

赵纾握紧她的手:“母后。”

“纾,纾儿……哀家最挂心你啊……”太皇太后轻声呓语,“你,别,别再惦记那个坏女人啦……早些,娶妻生子……”

赵纾没说话。

“晏儿呢?”她喃喃自语,“怎么看不见晏儿?还有小二子呢?”

赵纾回头看向云黛。

云黛道:“已经去叫了。”

话音刚落,保兴已经领着太子,二皇子和两个公主来了。

他们一起围到床前。

毕竟都年纪还小,除了太子晏儿,其余看着皇太祖母这样子,都眼泪汪汪的忍不住哭起来。

“小二啊,怎么哭鼻子?”太皇太后松开赵纾,去给二皇子擦眼泪,二皇子干脆哇哇大哭起来。

云黛让乳母把他抱出去。

太皇太后的目光在大公主,二公主脸上扫过,最后落在晏儿身上。

“晏儿啊,”她露出笑容,“你是个好孩子,将来要做个好皇帝啊……别跟你父皇似的……鬼迷心窍。”

晏儿说道:“老祖宗身子不适吗?您好好养身子,晏儿以后会好好读书,不会辜负父皇母后和您的期待。”

“晏儿啊,哀家最舍不得你,你这孩子……可要好好儿的……等你父皇回来,告诉他,哀家,哀家这,这就走啦……”

她闭上眼睛,低声说,“哀家屋里那点东西,纾儿,你和晏儿一人一半……”

声音逐渐低下去,再也没有响起来。

晏儿茫然回头看向母后,小声说:“老祖宗怎么不说话了?”

赵纾按住他的头,没有说话,但神情沉重,眼底的悲伤之色,无法掩饰。

第2103章 送钱

元德五年的冬天,太皇太后没能熬到过年,薨逝了。

这年,也就不必过了。

反正宫里这几天被折腾的乱七八糟,谁也没有过年的心思。

于是就开始挂白安排起葬礼来。

皇帝不在京都,一应葬礼前朝有赵纾料理,后宫则是云黛带着齐筱和靳姗两个安排各项事宜。

说起来,这太皇太后完全就是被皇后气死的。

但太皇太后回来之后折腾的那些事,大家不是瞎子,都看在眼里。

没死之前,谁不气她。

死了之后,朝廷民间倒是没多少对云黛的恶评,但该有的弹劾折子却不少,全都有专门的驿站快马送去塞北。

作为晚辈,做出气死长辈这种事,不管是什么理由,在以孝治国的大周国,都是站不住脚的。

皇帝即便是在外打仗,该看的折子,也还是得看。

云黛在第一时间就亲自写了信,让汤圆圆给塞北送去。她有点不敢想象,赵元璟接到信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会不会埋怨她,恨她?

云黛穿着一身素服,站在门口看着雪中的竹林出神。

办完丧礼后,年也过了,已经是元德六年。

赵元璟登基的第六年了。

太皇太后去了,宫里看起来没什么改变,依旧安静,秩序井然。

但却有什么不一样了。

之前太皇太后虽住在竹落山庄,但毕竟人还在。如今她走了。这后宫便真的完全由云黛一人做主。

从今后,再没人能在后宫压她一头。

那些往日还惦记着要跟从太皇太后的宫里的老人们,这几天都惶惶不可终日,有脑子灵活的,早早的就来投诚,表示要对皇后娘娘忠心。

云黛对这种墙头草向来不待见,凡是这种人,她是不会重用的。

但其中也不乏能干的,暂时也少不了他们。

也不能就撵了出去。

六局二十四司的管事,都得是经过她亲自提拔的信任之人。

她要把后宫打造成铁板一块。

正月初十这天,齐嬷嬷进宫求见,送来一叠银票。

足足有二百万两。

云黛吃惊,没想到秦王这么有钱。

齐嬷嬷看出了她的疑惑,便笑道:“王爷这么多年没别的喜好,只是攒了些古物,奴婢拿去换了这些钱。不算多,给皇后娘娘应急。”

云黛把银票一分为二,说道:“有这一百万两,可以暂时应急了。另外这一百万,你拿回去还给王爷。你们府里也要过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