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朕的黑月光(1526)
顾承安惭愧极了,当着女儿,又不好说别的。
只叹了口气。
但压在心底十几年的大石头,总算是轻了。
他只能在心里感叹,若不是云黛的照顾,这么多年没有放弃安好,时常接她进宫教养,安好也不能变得这样好。
回到家,孙氏担忧的跟过来。
顾承安朝她摇摇头,又点点头,唇角露出笑容。
孙氏愣了下,也随即笑起来。
她知道,安好还是安好。
她也还是安好的母亲。
“安好,我才准备了你最喜欢的莲子汤,你喝一点,过一会就吃午饭,好不好?”孙氏亲自扶着安好回屋。
安好笑道:“好,不过,今天的菜,我想要一盘稍微辣一点的。”
“哎呀,你不能吃太多辣……”
“就一点点嘛。”
“好好好,真拿你没办法。下次欧阳御医来,又要骂人了。”孙氏絮絮叨叨的,笑容满面的出去了。
安好舒了口气,坐到自己的轮椅上,随手拿起一本医书看。
周妈妈端着茶进来,看左右无人,低声问:“姐儿今天去宫里,可都知道了?”
“知道了。”安好头也没抬,淡道。
“姐儿觉得如何呢?”
“我觉得,周妈妈可能不再适合留在我这里了。”安好抬头看她,神色平静,“下午妈妈收拾收拾东西,回乡下吧。”
“什,什么?”周妈妈愣住。
“谢谢周妈妈这么多年的侍奉,您也该回家去陪陪自己的亲生女儿了。”安好垂下头,不再理会她。
不到下午,顾承安就亲自命管家,押着周妈妈收拾了东西,撵出顾家。
周妈妈仓皇离开顾家,刚出城门,就被拦下了。
一个时辰后,一名太监去了东宫,跪在地上回话:“殿下,都查清了,那周妈妈收了吏部尚书府上的钱财。”
“哦,知道了。”晏儿正专心看折子,点点头,让太监出去。
下午,他捧着折子去承乾殿。
赵元璟刚喝完药,看他来了,笑道:“朕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几乎完全分担了先帝的折子。但那时是父皇不愿意看折子,如今朕是没那么多精力看了。”
晏儿行礼后,说道:“父皇正春秋鼎盛。”
赵元璟看着少年挺拔模样,笑道:“你都这么大了,朕还能多么年轻。都看完了?”
“回父皇,有几本要紧的折子,都放在上面了。”
赵元璟点点头,走到案几后坐下,伸手拿一本看。
晏儿说道:“父皇,吏部尚书尹大人,似乎又被弹劾了。”
“哦?”
“他纵容家奴当街行凶。”
“哦。”赵元璟没说什么,一口气看完了四五本折子,批注过后,才抬起头,似笑非笑道,“晏儿,你好端端的绑了顾家撵出去的奶娘做什么?”
第2682章 这是恶心他
晏儿闻言,神色没什么变化,似乎早在意料之中。
但他还是立即跪下,说道:“什么都瞒不过父皇的眼睛。”
赵元璟道:“可不是朕盯着你。你自己看看吧。”
他扔过来一本奏疏。
晏儿打开一看,是匿名奏疏。
这在大周朝并不是先例,是先祖帝提出来的,若有大臣想弹劾举报谁,又担心对方打击报复。便可以选择匿名。
这样虽有好处,但也造成了一些弊端。
恶意的造谣诽谤多了。
后来先祖帝不胜其烦,逮住其中的两个典型,狠狠的处置了,这匿名奏疏的不正之风才算刹住。
赵元璟登基以来,还是头一回收到匿名奏疏。
毕竟世道不同了,如今的言官们都以直言纳谏为豪,有点屁大点事都恨不得昭告恨告诉全天下,怎么会匿名。
赵元璟说道:“朕第一次拿到匿名的折子,就是弹劾朕的太子。这可是新鲜难得一见。”
晏儿因为聪明,文武双全,品行温柔,在朝中内外都是一片赞誉,颇受拥护。
这样的恶评,他自己也是第一次收到。
奏疏里也没写什么多少,寥寥几句,主要是参他纵容私军,当街强抢民女。
“可笑。”
晏儿合上折子,心中对此嗤之以鼻。
既然要参他,为何不想个好点的理由?
什么当街强抢民女,他一堂堂太子,犯得着吗?
别说外头的民女,他至今连侍寝宫女都没有过呢。
何况,周妈妈快四十的妇人了,算哪门子的民女。
晏儿有些恼火。
这不是参他,是恶心他呢。
赵元璟看他神色变化,笑道:“你说,这折子是谁的?”
“除了吏部尚书尹田赐,没有旁人。”
“倒是也巧,他参了太子,太子也在朕面前参了他。”赵元璟问他,“吏部尚书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连太子都开始对付他?”
晏儿道:“儿臣也不瞒着父皇,尹田赐做的那些事,什么纵容家奴行凶这些,儿臣并不在意。但他敢散播关于母后,以及顾家的谣言,儿臣便不能忍。”
“既然是谣言,何必在意。”
“儿臣不能容许任何人污蔑母后。”晏儿说道,“这个尹田赐,胆大包天,儿臣有理由怀疑他勾结北齐陆家叛军。”
“唷,这罪名可就不小了。”赵元璟说道,“说说吧,你审问那奶娘,问出什么了?”
晏儿回答:“那奶娘姓周,是顾安好的乳母。就在几天前,她收了一笔钱财,把外面听来的谣言带给顾安好听。”
“依你说,这乳母待在顾家十几年,一直伺候顾安好,有什么理由为了钱财背叛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