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朕的黑月光(1623)
“父皇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
“什么深意?”
“这……儿臣还没想明白。”
“那就别想了,说不定你父皇只是病糊涂了。偏生遇到你们这几个极孝敬的,他说放,你们就给放了。”
“母后不想放吗?”
“当时我是没醒,否则不可能放。”
“可这是父皇的遗旨。”
“他都死了,你就是不遵守,谁能拿你如何?”云黛不耐烦,“放都放了,什么北齐北兴的,我也不在乎。你一个皇帝没事做吗,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儿臣遵懿旨。”晏儿站起身,从食盒里取出一碗杨酸梅汁,放到她面前,轻声说,“母后,天气热,您又受不得冰。人都清瘦了一圈,少喝点酒吧。”
云黛扫了眼酸梅汁,没说话,却举起酒杯喝了口酒。
晏儿忍不住叹了口气,转身出去,回到御书房。
正好萧子良又来求见,说王府已经收拾好,只等着择日启程。
晏儿冷声道:“小舅舅,你若是忘了当初答应父皇的事情,朕可以再提醒你一句。”
萧子良笑道:“皇上,咱们舅甥之间,也不必说多余的话。当初我答应留在京都,也是答应的你父皇我姐夫和姐姐。并不是你啊。”
“北齐王为什么会认为,父皇过世后,你就可以离开京都?还是你认为,朕拦不住你?”
萧子良笑道:“皇上啊,这马上就是太妃的六十大寿,我得回去一趟给太妃过寿,也不是不回来了。咱大周以孝治天下,若是太后大寿,皇上会不理会吗?”
“朕可以派人接太妃到京都来,北齐王想给她怎么过寿,便可以怎么过。”
“皇上这么不放心?”萧子良笑嘻嘻的,“我是真的给太妃过寿。太妃是北齐人,年纪大了,受不了长途跋涉,也没法适应大周这边的生活。”
“朕说不许,便是不许。”
“大不了,我一个人回去,把王妃和几个孩子都留在京都做人质。”萧子良摊手,“皇上,咱们是嫡亲的舅甥,我一直把你当亲儿子一般看待,何必如此呢。”
他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宁肯把女人孩子都留在京都做人质,晏儿还有什么可说。
这话传出去,未免显得新帝刻薄寡恩,对待自己亲舅舅尚且如此刻薄,何况是别人?
他才登基,绝不能如此不得民心。
这也是晏儿为难的地方。
这个萧子良,也不知是背后有高人相助,还是年纪大了越发的滑头,每每给出的回去理由,都让人无法拒绝。
这时秦王来了,说自己有要紧事启禀,不相干的人先滚出去,才让萧子良离开。
晏儿道:“这个北齐王,自从父皇过世,母后不理事,他简直放飞自我,肆无忌惮。真当朕是不敢杀人的吗。”
赵纾道:“皇上以为萧子良变了吗?不,他一直都是这种人。以前他看起来听话,只是因为有你母后压着。这种人出身风尘之地,在那种地方长大厮混,若是良善之辈,怕也长不大。”
第2853章 我是太后,我最大
晏儿道:“我知道,小舅舅骨子里不是良善之人。只是没想到,母后还在,他便如此肆无忌惮,暗地里与北齐那边的势力勾结,妄图离开京都。”
“萧子良已经有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我听说,他有个妾室又怀孕了。这几年因着小二的缘故,北齐王府被刺杀过好几次。他不甘心继续留在这里受人挟制,也可以理解。”
晏儿叹道:“天家无情啊。朕还记得儿时,小舅舅是最疼小二的,小二也与小舅舅亲近。如今为了个北齐王的王位,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赵纾淡道:“这世间能够看淡权利,不为此移心动性的人,能有几个。”
晏儿笑道:“皇叔公便是这样的人啊。”
赵纾微微挑了下眉,没说话。
“还有母后也是如此,她一手创立的云记北兴,赚来无数钱财,称得上富可敌国,却全都用在了军队和百姓身上……”晏儿说到此处,叹了口气,“可是,自从父皇驾崩,母后就终日酗酒颓废,诸事不问。顾家舅舅来了几次,都被拦在凤仪宫外头……”
赵纾问:“你母后还在喝酒?”
“何曾停过呢,朕请了多少人去劝她,没有用。父皇的死,对母后打击太大了。别的也倒罢了,她身子本就不好,这么终日喝酒颓靡,身子也糟践坏了。”
他看向秦王,道:“皇叔公是长辈,若是可以,帮朕劝劝母后。”
赵纾沉默一会儿,点点头:“我会的。”
下午下了阵雨,雨停后,赵纾便去了凤仪宫。
如今云黛是太后,赵纾是摄政王,又是长辈晚辈的关系。当年的那点子事,也几乎没什么人记得了。
作为太后,召见宗室外臣,也都是寻常事。
因此赵纾进出凤仪宫,并无什么不妥。
保兴和青衣等人这段时日天天都要接待皇帝请来的各种人,对于这位摄政王殿下,倒是难得见到。
一屋子人赶紧行礼。
赵纾说了个免字,直接问青衣:“太后呢?”
“太后在屋里呢。”青衣忙道,“王爷这边请。”
赵纾跟着她来到书房,一推门就闻见一股子酒味儿。
青衣蹙着眉,眸底都是担忧和心疼:“还求王爷劝劝太后,别这样糟蹋自己的身子。别说皇上和长公主们,便是奴才们看着,也是心疼的。”
赵纾点点头,抬脚走进去。
云黛坐在靠窗的躺椅里头,手中抱着一只酒壶,歪头看着窗外,神色怔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