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164)+番外

“从今日起,你这衙役领班别做了。”

岳衙役也惊住了。

雷县令来雉县做了五年父母官,平日说话行事和风细雨。衙役们初一去白云寺,雷县令从未阻止过,还特意派县尉一同前去。这其中也有些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意思。

今日雷县令雷霆大作,实在惊人。

姜韶华看着奋力表现的雷县令,心里还算满意,淡淡道:“县衙里的事,雷县令自己做主便可,本郡主不管。白云寺一定要封寺。另外,张贴公告,告诉全县的百姓,等案子查清楚了,自会开堂公审。到时候,所有百姓都可以到县衙大堂外看审。”

“秦虎,你立刻回一趟王府,传本郡主口谕,让杨审理速速来雉县审案。”

……

白云寺在雉县地位极高,比县衙更令人敬畏。封寺的事,衙役们磨磨蹭蹭地都不肯去。

姜韶华懒得看雷县令比锅底还要黑的脸色,直接令孟大山领人去封寺。

孟大山领命后,带着两百亲兵去了白云寺,将白云寺里烧香的百姓通通肃清,然后封了白云寺的正门。命案所在地的柴房,自然也是要封的。

那个死了的蟊贼,还在柴房里,尸首都凉了。致命的伤口一时看不出来,裸露在衣服外的手臂有棍打后的痕迹。

白云寺里有十几个护寺武僧,出家人不便动刀动枪,用的武器是木棍。不管死因如何,这棍伤的来处是错不了的。

报案的知客僧是一个四十余岁的白脸僧人,法号慈恩。一口咬定了蟊贼之死和白云寺无关:“……我佛慈悲,白云寺每年都会抓住几个来偷东西的蟊贼,多是关两日柴房就放出去了,从未真正伤过人,更别说害人性命了。”

孟大山冷笑一声:“人明摆死在白云寺里,柴房门锁着,只有白云寺的人能进柴房。又没外人潜进来。不是你们杀的,那是谁杀的人?难道有人能飞天遁地不成?”

慈恩面色难看,嘴依旧硬得很:“一定有人暗中作祟,悄悄潜进寺内害了这蟊贼,然后栽赃陷害白云寺。请大人明查!”

孟大山冷冷道:“放心,郡主已经下令严查此案。如果白云寺真是无辜的,查清原委抓到真凶那一日,自然会解封。”

反之,白云寺就得一直被封。

人命关天,这等大事瞒不了人,很快就会传开。不管人是不是白云寺杀的,总之死在白云寺里,白云寺也不得清白了。

孟大山封了白云寺后,留下一百亲兵守在寺外,然后回县衙复命。

至于慈恩,急得满头是汗,不得不去禅房寻主持拿主意。

主持普善大师,年过七旬,满面皱纹,胡须全白。原本闭目养神的普善大师,听完慈恩一席话,睁开眼,叹了一声:“我佛慈悲!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封寺查案才是正理。清者自清,随他们查便是。”

慈恩慈恩一张脸憋得赤红,满眼不甘:“白云寺是佛门圣地,师傅是人人敬仰的得道高僧,岂能让他们这般欺辱。”

“还有,官府若是成心拖延,查案查上几个月,迟迟不肯结案,又该如何?难道我们就一直封寺不成?”

普善大师双手合十,道了一声佛祖慈悲:“郡主年少任性,不知深浅,陈长史却老练精干,知道轻重。不会任由郡主任性妄为。只管放宽心,最多十天八日,就会解封。”

顿了顿又道:“我修书一封,你立刻让人送去荆州刺史府殷老夫人手中。”

第151章 命案(二)

白云寺屹立多年,信徒如云。其中不乏显贵。以前是南阳王妃为尊,七年前南阳王妃病逝后,就属薛刺史的老娘最为尊贵。

有薛老夫人出面求情,郡主总得给几分颜面。

慈恩立刻松了一口气:“是,弟子一定将此事办妥。”

普善大师提笔写信,寥寥几句挥笔而就。信送出寺的时候,被无情地拦了下来。

“郡主有令,案情没有查明,任何人不得出入白云寺。”

送信的是一个护寺武僧,这武僧身形高大,目光炯炯,显然是高手。闻言冷哼一声:“贫僧要去荆州刺史府送信给老夫人,你一个亲兵也敢拦路?”

这个亲兵十分年轻,身量不高不矮,眉眼秀气,说话慢条斯理:“我奉郡主之令行事,今日守在寺门外,谁都别想从我眼皮底下溜走。”

那武僧恼怒不已,握起钵大的拳头。

少年亲兵半点不惧,招呼一声,立刻便有十数个亲兵围拢过来,一个个捏着拳头。

武僧不得不按下怒气,转身回了寺内。

亲兵们各自冷笑。

“小田,真被你料中了。”一个亲兵笑着夸少年亲兵:“这些和尚犯了事,果然要去寻靠山告状。”

少年亲兵正是亲卫二营的神箭手小田。

郦县剿匪时,小田立了大功,升职做了队长。今日孟大山留下一百人守着白云寺,就是小田这一队人。

小田虽然年轻,手底下功夫却扎实得很,一手箭术精妙,且心细如发擅长潜藏追踪。亲兵们人人对他都服气。

小田目光一闪,低声嘱咐道:“大家伙打起精神,各处巡视。尤其是后门侧门处,都得守住。”

然后一一安排下去。果然,半个时辰后又拦了一个想从后门出去的武僧。

小半日后,再次逮住一个翻墙而出的送信武僧。

慈恩气得跳脚,冲到小田面前指着他鼻子怒骂。

亲兵们哪里咽得下这窝囊气,面无表情地围住慈恩,只等队长一声令下,就将这不知天高地厚狂妄无礼的和尚揍成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