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37)+番外

赵公公口中的公主,是太康帝长女姜宝华,今年十四岁。

两位县主,一个是十三岁的东平县主姜月华,一个是淮阳县主姜莞华,今年十二岁。她们都是宗室近支,自小被接进宫中教养,伴着公主一同长大。

郑太后派赵公公来接姜韶华进宫,也不算出格。宫中确实有这样的先例。

唯一的问题是,姜韶华不是普通的宗室女,她是南阳郡之主。有封地有实权,不是被人轻易摆布左右的孤女。

姜韶华微笑道:“我知道赵公公是一番好意。不过,我心意已定,赵公公就不必再劝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赵公公既嘴软又手短,只得呵呵一笑,扯开话题:“已经到了春耕之时,听闻郡主两日后要举行春耕礼,不知奴才是否能凑个热闹。”

农桑乃国之根本。春耕礼,是传了几朝的俗礼。到了春耕开始这一日,天子要亲自拉着耕牛,在地里走个来回。一众朝臣都要随着耕一回地。

郡守县令们到了这一日,也有学有样,要换上农服,去地里行春耕礼。在南阳郡,有资格行春耕礼的,就是姜韶华了。

姜韶华笑道:“赵公公愿同去,再好不过。到时候我让人去请赵公公。”

赵公公欣然应下。

……

赵公公走后,姜韶华笑意微敛,沉默不语。

一双眼眸闪着复杂晦涩的情绪。

久远的旧日回忆,在心底翻腾。仿佛有一只巨手,紧紧攫住了她的呼吸。

银朱不知就里,生了误会,忍不住低声道:“这个赵公公,一身呛人的脂粉香气,说话时妖里妖气的。郡主让邱典膳陪着就是了,何必亲自应付。”

姜韶华淡淡道:“小人不成事,却能坏事。花些银子,给些笑脸,就能解决的事,总好过来日多一个使绊子的对手。”

银朱有些气闷:“道理奴婢也懂。奴婢就是心疼郡主。如果王爷还在世,太后娘娘根本不敢打郡主的主意。一个太监,哪敢在南阳郡耀武扬威。”

可是,祖父已经走了。

再没有人为她遮蔽风雨。一切困境,都得她自己面对。

“银朱,我想一个人待会儿。”银朱有些忧虑,却没多嘴,听话地退了出去。

姜韶华将头靠在椅背上,用宽大的袖子遮了脸。

眼前一片黑暗。

这片黑暗中,闪出一张剑眉星目的少年脸孔。

似有一团光晕出现,驱走了无边黑暗。天地忽然亮了起来。

少年扬着嘴角,目光熠熠:“韶华表妹,我们一起骑马去打猎。”

“好,我们立个赌约,看谁今日猎物多。”少年的她笑声清脆。

少年挑眉而笑:“你看中我的宝马,我直接送你就是了。立什么赌约。不过,你得送一个亲手绣的荷包给我。”

她的脸颊有些红,嗔他一眼,却没出声。

他的脸也红了,伸手来拉她的手。

……

扣扣扣!

敲门声骤然响起。

眼角有些湿漉漉的。

姜韶华吸了吸鼻子,用袖子擦拭眼角:“谁?”

第34章 谢恩

“回郡主,小的是孟三宝。”门外响起熟悉的声音:“小哑巴外伤好了,现在行走如常,嗓子还是说不出话来。小的想来问问,接下来该如何处置小哑巴。”

差点忘了府里还有这么一个人。

姜韶华定定心神,隔着门吩咐:“将他带来。”

门外的孟三宝犹豫了一下:“这里是郡主的院子,不宜让外男进吧!”

那个小哑巴,口不能言,写出的字像鬼画符,谁也看不懂。身份来历都蹊跷得很。怎么能让这等人靠近郡主!

郡主的声音再次从屋中飘了出来:“无妨,带他来便是。”

孟三宝应了一声是,迅速去提溜小哑巴。

这些日子,小哑巴每日除了吃就是睡,几乎没出过屋子,还算老实安分。不过,孟三宝对他依然有戒心,特意叫了秦虎过来,两人一个在前领路,一个在后虎视眈眈地盯着。

没几步,就遇到了前来看诊的孙广白,还有闲着无事来凑热闹的孙泽兰。

走在前面的秦虎,目光迅速掠过身形苗条面容清秀举止温雅的孙泽兰,脸孔可疑地红了一红。一张口,声音比平日温柔多了:“孙小太医,孙姑娘,你们二位怎么来了?”

孙泽兰随口笑道:“大哥每日都来为小哑巴疗伤换药,我闲着无事,便跟着来瞧瞧。”

主要是最近孙太医火气大,每日少说要骂三回不争气的儿子。孙泽兰偶尔也会被波及,索性溜出来透口气。

秦虎忙笑道:“小哑巴的外伤都好了,我们正要将他带去见郡主。今日不必再疗伤换药了。”

孙广白好不容易脱离亲爹片刻,一本正经地说道:“好不好的,你们说了不算,得我亲自看过才行。”

秦虎回头,冲孟三宝使了个眼色。孟三宝心领神会,立刻道:“那就请孙小太医瞧瞧,郡主那边,我去传话,请郡主稍候片刻。”

孙广白欣然点头。

秦虎催促道:“小哑巴,孙小太医对你可算尽心尽意,还不快些谢孙小太医。”

我不是小哑巴,我叫崔渡。

崔渡心里默默腹诽,可惜嗓子不争气,吐不出声音来,只得拱手道谢。他这些日子潜心观察,如今行礼也算有些模样了。

人都有怜弱之心。孙广白很是温和:“你的外伤好得差不多了,我再给你上一回药,再替你看一看嗓子。”

孙泽兰特意来,也是出于好奇。

孙广白替小哑巴上药的时候,孙泽兰要避讳,在外间等着。秦虎也一同等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