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一处小宅子门口。
屋子里燃着油灯,一个跛脚的老头正美滋滋地哼着小曲儿。正是白日和她恶言相向争吵不休的老丁头。
陶老娘憋了一天的闷气,此时都涌上心头。
她用力敲了敲门,恶声恶气地道:“开门!”
老丁头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仗着白日郡主撑腰之势,趾高气昂地开了门:“你来做什么!”
陶老娘恶狠狠地盯着老丁头:“白日当着郡主的面,你乱嚼什么舌头!我咽不下这口气,非得和你说道清楚不可。”
老丁头和陶老娘是老对头,也不怵她,冷笑着回击:“还有什么可说的。你算是将陶大的脸都一并丢尽了。你做的那些事,有哪一桩挺得起腰说得出口!”
“我不过就是实话实说,你还记恨上了。有能耐,你就去找郡主说道。”
陶老娘何曾吃过口头亏,当即就坐地上,要撒泼打滚。
老丁头立刻道:“你敢在地上打滚,我就去亲卫营,向郡主告上一状。到时候,郡主不但要撵你走,还要将陶大一并撵走。有你后悔的时候!”
陶老娘愣是不敢再闹腾,憋红了一张脸,一声不吭地爬起来走了。
老丁头乐得嘿嘿直笑。
以后可算有办法治这个蛮不讲理的泼辣老婆子了。
老丁头眉飞色舞地继续哼起了小曲儿,去厨房给自己拌了个凉菜,抓了一把花生,倒一杯酒,美滋滋地吃喝起来。
……
此时,姜韶华已策马回了亲卫营。
陈瑾瑜在耳边嘀咕:“我今日算是开了眼界。这还是当着郡主的面,陶大亲娘都这般泼辣,背地里指不定是什么模样。”
“孔姑娘温柔斯文,哪里能应付得了这样的婆婆。万幸当日亲事没成!要是真嫁进了陶大,孔姑娘早被磨蹉得生不如死了。”
姜韶华教训过陶老娘,心情也不怎么美妙,淡淡道:“她一个寡妇,要带大儿子确实不易,凶悍些也是难免。就是太不修口德了!”
“可不是?”马耀宗难得有插嘴的机会:“就说老丁头的那番话,刻薄得很。”
当着郡主的面,说老丁头没儿子养老,这和指着和尚骂秃驴有什么两样。由此也可见,陶老娘其实没什么心眼,纯粹就是泼辣难缠。
姜韶华转头,对宋渊道:“家眷营那边,每个月都有人去送粮吧!”
宋渊点头应是。
“查一查像老丁头这样的有多少。”姜韶华吩咐道:“无儿无女的,多发五成口粮。像老丁头这样,只有闺女没有儿子的,多发三成口粮。”
宋渊应下:“是,这件事末将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亲卫营的忠诚和悍勇,有大半都是来自家眷营的妥善安置。他们为王府为郡主卖命,死了有抚恤,伤了有赡养。
稍微多出些粮食,就能让家眷营的老人们安心踏实,很是值得。
第349章 向善
姜韶华去家眷营一事,并未张扬。只让陈瑾瑜暗中去告诉孔清婉。
孔清婉鼓起勇气告了一回状,万万没料到郡主会亲自出面替自己撑腰,一双黑眸陡然红了。
“请陈舍人代我谢过郡主。”孔清婉哽咽道:“郡主大恩大德,我孔清婉这辈子做牛做马都还不清。”
郡主不但救了她,还让她尊严体面地活下去。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
陈瑾瑜笑着安慰孔清婉:“有郡主撑腰,陶大亲娘以后不敢再来寻你的不是。到休沐的时候,你想出军营便出军营。”
孔清婉用帕子擦了眼泪,点了点头。
陈瑾瑜心情愉快地回转,到了郡主营帐外,忽然见有三个女子跪在那儿。
陈瑾瑜一怔,迅疾瞥一眼,张口问马耀宗:“她们怎么来了?”
这三个女子,高矮不一,年龄不等,相貌都算不错。她们也都是土匪窝里出来的女子,不过,和林慧娘山杏芳娘她们不同。
这三个女子,都做过女匪,为首的那个叫翠枝。
其实,当日被带进军营的女匪一共有十个。三年来,累死了三个,病死两个,还有两个熬不过去自尽了。就剩眼前这三个了。
马耀宗低声答道:“她们三个来了之后,什么也不说,就跪在郡主营帐外。宋统领已经进去禀报了。”
就看郡主想不想见了。
陈瑾瑜略一点头,从马耀宗身边走过,径自进了郡主营帐。
马耀宗看着陈舍人出入自如的身影,心里着实有些羡慕。
郡主其实对他也算不错。不过,陈舍人有天生优势,只要出门在外,就和郡主同吃同住。这个他着实比不起。
陈瑾瑜进了营帐,听到的第一句便是:“让她们三个进来。”
片刻后,翠枝三人进了营帐。
三年的繁重体力活,在三个昔日的女匪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翠枝才二十多岁,看着就像三旬妇人一样。
三人进来后,一起跪下磕头。
姜韶华目光一掠,等她们磕了头,才道:“本郡主当日说过,你们进军营做三年重体力活。只要能熬过来,本郡主就赦免你们的罪过。”
“你们既然能做到,本郡主自会信守承诺。”
“从今日起,你们三人就可恢复自由身了。”
翠枝三人,齐齐红了眼眶:“多谢郡主!”
十个女匪,只活下来她们三个。个中种种心酸,也不必细说了。好在她们熬了过来。
“接下来,你们想去何处?”姜韶华问道。
翠枝最有主意,小心翼翼地说道:“启禀郡主,我们在军营里待惯了,还想留在军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