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祖母又掐又骂的时候,陆大妞都没哭。现在听到郡主的温声话语,陆大妞心里的委屈却都冒了出来,泪珠一颗颗往下掉。
姜韶华对陆大妞当然有印象。
前几日巡查书院的时候,李颖没少在她面前夸赞过陆大妞。头脑聪慧,记性极好,举一反三,每次月考都是头名。便是男童学舍那边,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别哭了,”姜韶华取出一方干净的帕子给陆大妞:“你安心在书院里读书,等长大以后来王府,为本郡主当差做事。女子在南阳郡里,一样能做官。”
陆大妞破涕为笑,用力点头:“郡主说的话,我都记着了。我以后一定好好读书!”
跪在地上的张氏听到郡主的承诺,一脸激动狂喜,咚咚咚磕头谢恩:“多谢郡主给大妞恩典。”
陆王氏也跟着磕头谢恩,眼神中流露出浓浓的期盼:“郡主这般厚待大妞,是我们陆家的福气。对了,我们家宝儿也在书院读书……”
姜韶华笑容一敛,淡淡瞥陆王氏一眼:“男子读书参加科举,考中功名了,自有前程。”
郡主目光锐利,冷如刀锋。陆王氏被看得心里凉飕飕的,连连陪笑应是,哪里还敢再多嘴。
姜韶华目光掠了一圈,不见如何运气抬高音量,声音却清晰地传进众人耳中:“男子撑门立户,传宗接代,女子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一样辛苦有功。在南阳郡在叶县,女子织布赚银子养家,什么都不输男子。也一样可以读书。”
“只要读有所成,以后就能有一份前程。这是本郡主的承诺!”
百姓们听到这等话,精神纷纷为之一振。
叶县书院里有四十多个女童。这四十多个女童的父母长辈,今日基本都来给郡主送行了。听到郡主这番话,焉能不喜?
至于那些没舍得将女儿送去读书的,不免有些懊恼后悔。心里迅速权衡起来。女儿留在家里,能采桑织布,赚的是现成的银子。可和读书能给郡主当差做事的女童一比,就差得多了。
家中大的都十来岁了,送去书院也迟了,要不然,让小闺女去读书?
姜韶华收回目光,落在陆大妞的脸上:“你还叫陆大妞吗?”
陆大妞点点头,有些委屈:“我早就想有一个大名了,可我爹娘都不识字,不会取名。”
“本郡主今日为你赐名。”姜韶华微微一笑:“你性情率真热诚,大名就叫陆真如何?”
陆真!
这名字真好听!
从今以后,她就叫陆真啦!
陆真眼睛熠熠闪亮,用力点头:“多谢郡主赐名。”
姜韶华办完这一桩小事,不再多留,很快骑马离去。十岁的陆真站在原地,目送郡主离去,一双扑闪的黑眸愈发明亮。
跪在地上的陆氏婆媳两个,彼此搀扶着站了起来。
张氏满心欢喜,一把搂住闺女:“大妞真是好福气,得郡主亲自赐名。以后定有一份好前程。”
陆真心里满是骄傲自豪,扬起下巴:“别叫我大妞,我叫陆真。”
张氏乐得合不拢嘴,连声道:“好好好,我这就改口,陆真姑娘厉害得很,竟入了郡主的眼。”
是啊!这对陆家来说,是一桩大喜事啊!
婆婆陆王氏也没蠢到家,咧嘴笑道:“走走走,我们这就回家,放一串鞭,将郡主赐名的喜事告诉亲眷好友。中午置办两桌,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张氏笑着瞥婆婆一眼:“酒席的银子可得婆婆来出。”
“那是当然。”陆王氏也不吝啬了:“真真是我的亲孙女,我这做祖母的,还能连这点酒菜钱都舍不得么?”
说着,亲热地挽起孙女的手。
陆真心里记仇,不乐意和她亲近,将手抽了回来。
陆王氏再次攥住孙女的手,呵呵笑道:“你这丫头,之前是祖母说话不对,你就别和祖母记仇了。祖母给你陪不是,总行了吧!”
被晾在一旁的陆小宝,用袖子擦了擦鼻涕,心想祖母可真是个势利眼啊!
……
第377章 请求
“郡主这一出手,陆大妞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
两个时辰后,众人在官道旁休息。陈瑾瑜很自然地凑到郡主身边说笑。
姜韶华饮了一口水,笑着应道:“经过此事,书院里的女童也该多起来了。”
说到底,人都是势利的。舍不得让闺女读书,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觉得女子读书没什么用处,二来是想让女孩子留在家中做事。
当百姓们发现闺女读书的好处多多,更胜留在家中种桑织布的时候,想法自然会慢慢转变过来。
或许,过个三年五载,叶县里家家户户都会送女子去书院读书了。
陈瑾瑜想到那等盛景,不由得心情激动澎湃:“可惜,只有叶县开设了女子学堂。其余诸县,暂时还没这个能力。”
姜韶华笑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也得慢慢做不是?博望县要挖矿,比阳县养马,人手都不充足。其余诸县,县衙都不富裕。现在又在收容接纳流民,县令们的头等大事,是让百姓们填饱肚子。开设学堂的事,得等以后了。”
“叶县开了个好头,两年便有现在的规模。你等着瞧吧!很快便会有县令有学有样。”
内卷,才是进步的最大动力。
陈瑾瑜心领神会,和郡主相视而笑。
……
两日后,姜韶华一行人到了舞阴县。
舞阴县身为南阳郡倒数第一的穷县,种了两年新粮,粮食丰收了,高县令的腰杆也直了不少。拜见郡主的时候,中气十足:“臣见过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