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594)+番外

“朝廷派了四万援兵,等援军到了,边军和援军会合,定能将柔然赶回去。”

“郡主献了军粮,派了南阳军前去支援,已经十分扎眼,也做了所能做的一切。接下来,什么都不该做也不能做了,不妨耐心等待。”

姜韶华嗯了一声:“放心,本郡主不会一个冲动跑去司州。”

这笑话有点冷。

说是不会去,心里至少是想过了。

陈瑾瑜咳嗽一声道:“天色不早了,郡主今日出来一整天,也该回去歇着了。”

姜韶华略一点头。

回了县衙后,姜韶华草草用了晚膳,然后进了书房,拿出了一张地图。这张地图,囊括了司州幽州并州平州等,标注出了各州地形及官道,上面还有许多小小的圆圈。

每一个圆圈,代表着一个县城。

司州周围,已经被涂了五个圆圈。

姜韶华拿出炭笔,将第六个圆圈涂成了黑色。这也是于崇在信中传回的消息,柔然骑兵又占了一个县城。

……

司州。

高达一丈有余的城墙,在暗夜中犹如巨龙,又似一道坚固的铠甲。

城墙下,是一个个满脸疲倦的士兵。他们守了一天城墙,打退了柔然两次进攻。杀了百余个柔然骑兵,可他们这一边死伤更多,至少是柔然的两倍。

死去的士兵,被拖下了城墙,留下一道道蜿蜒的血迹。事实上,城墙上下的血迹就没有彻底干涸的时候,众士兵鼻息间充斥着浓厚的血腥气,受伤的士兵或轻或重,被扶着抬着到一旁,十几个军医忙碌着为伤兵治伤。不时便响起一阵痛呼,或是凄厉的嘶喊。

这么多天下来,众士兵都已习惯至麻木了。

忽然,有些不同的动静传至耳中。

“范大将军来了!”

“大将军来看我们了。大家都打些精神。”

众士兵勉强振作了一些,重新站起来挺直腰杆,竭力表露出最好的一面。

左大将军统领边军十几年,现在骤然换了范大将军做主将,众士兵心中不忿不服者比比皆是。范大将军接连发了三个月的足额军饷,又让士兵们都吃饱穿暖了,这才算勉强稳住了军心。

如果就这般下去,有个三年两载的,边军便能彻底归心。偏偏柔然骑兵大举进犯,边军除了一开始打了胜仗,之后竟是接连的败仗。士兵们死伤得多了,士气低迷,还有人在暗中传言,说范大将军故意派左大将军的心腹出城主动出击,其实就是想借柔然人之手铲除异己。

这个传言,不知从何而来,在短短几日间,传遍了边军上下。边军就如被泼了冰水,士气愈发低落。

范大将军对传流言动摇军心者深恨不已,下令严查流言来自何处,然后亲自来城墙巡查,安抚军心。

范大将军今年五旬有余,身材高大健壮,脸上满是短须,一双眼睛不大,却格外有神。

他领兵多年,打过不少胜仗,是有真本事的名将。此时步伐矫健一脸从容,温声安抚众士兵,风仪令人心折。

到了伤兵处,看着断手断腿或腹背受伤的士兵,范大将军红了眼睛,扬声高呼:“你们都是我大梁的勇士,为了大梁奋力一战,如今受了伤,都好好养伤。等伤好了,本将军为你们请功!请朝廷嘉奖你们!”

这番作态和话语,终于鼓舞了士气。众士兵齐声高呼:“多谢大将军!”

一直随在范大将军身侧的于崇,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也不由得暗生敬佩。

朝廷更换主将,让范大将军来执掌边军,其实也不算错。无奈柔然人窥准时机出兵,范大将军还未能掌控全军,接连打败仗,实在怪不得范大将军。

跟在范大将军身边的十几个武将,皆是边军里的中坚力量。这其中,十之七八都是左大将军提携起来的心腹。范大将军来边军不过半年,只换了其中两个。其余的还没来得及一一分化拉拢,柔然人就出兵了。

范大将军在城墙上转了一圈,直至深夜了,才回军帐。

武将们一一告退,范大将军只留下了两个心腹,还有于崇。

第550章 边军(二)

于崇运送大批军粮至司州,有了这批军粮,够边军吃半年。哪怕是被柔然骑兵兵临城下固守,边军将士也未慌乱,正是因为这一批军粮。

只冲着这一点,范大将军就得领南阳郡主的人情,对于崇自然也格外客气礼遇。

再者,四千南阳军在数次和柔然骑兵交锋战中,都显出了强大的战力。整体战局不利,南阳军却是屡立战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南阳军以严格的军纪和骁勇的战力,在司州得以迅速立足,也获得了范大将军的尊重。

“于眼下战局胶着,柔然骑兵分兵,有半数正在司州附近郡县肆虐烧杀,被占的县城已有六个。不知有多少百姓枉死。我身为边军主将,实在愧对朝廷,愧对百姓啊!”

范大将军表面镇定,实则心中焦灼至极,已经连着多日没睡好了。一张口声音嘶哑,竟有些求教的意思:“于将军可有什么破局之策?”

于崇有些犹豫,到底该说实话,还是说些好听的安抚范大将军?

“这里没有旁人,他们两个都是我心腹,于将军有话但说无妨!”范大将军看出于崇的顾虑,低声说道。

于崇定定心神,压低声音:“既如此,末将就斗胆一回,说一说心里的想法。”

“先说打仗一事。柔然骑兵骑射精湛,来去如风,论战力确实远胜边军。边军守城还勉强守得住,一旦出城和柔然骑兵正面交锋,就会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