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622)+番外

他唯恐刘恒昌不肯同意,忙又加了几句:“宋渊是我亲侄儿,已故的南阳王妃,是我堂姐。论辈分,郡主见了我,也该叫一声舅公。”

刘恒昌笑了一笑:“宋将军说的是。宋家和我们南阳王府是姻亲,且一直往来密切。在我来之前,郡主也特意嘱咐过我,要和宋将军多多亲近。这练兵之策,承蒙宋将军不弃,只管抄录带走便是。”

宋将军喜不自胜,用力拍了拍刘恒昌的肩膀:“多谢多谢!刘统领性情豪爽,我宋某交定刘统领这个朋友了!”

刘恒昌也笑了起来,和宋将军亲热地说话。

范大将军看在眼底,心里竟又涌起了一丝唏嘘。

南阳郡主麾下,真是人才辈出啊!

……

柔然退兵的喜讯,飞一般传遍北方,传至南阳郡。

新婚刚满月的南阳郡主姜韶华,听闻这一喜讯眉眼舒展,笑着对陈长史等人道:“边军大胜,柔然兵败退走,实在是一桩喜事。”

陈长史笑道:“于将军和刘统领都立了大功,朝廷当有嘉奖。臣也恭贺郡主,为大梁立下大功。”

南阳郡出粮出兵,且打了两场关键性决定性的大胜仗。这份功劳,当之无愧的属于郡主。

姜韶华却道:“只是暂时将蛮子赶回去,算什么大功。此次柔然蛮子占了六个县城,杀了无数百姓,退兵的时候还掳走了许多青壮年。这等血海深仇,唯有鲜血才能洗清。”

所以,郡主还要继续练兵备战。

陈长史听懂了,冯长史也听懂了。

两位长史对视一眼,张口应道:“郡主言之有理。”

“柔然蛮子一直对大梁虎视眈眈,视我大梁百姓如猪羊,实在可恨至极。”

其余属官也各自张口附和。

郡主胸襟广阔志在千里,南阳王府的属官们也在不自觉中养出了骄悍之气,浑然忘了驱赶柔然蛮子救回大梁百姓是朝廷的职责,其实和南阳王府关系不大。

姜韶华略一思忖,对冯长史说道:“此次南阳军战损颇重,等将士们回来,一定要厚赏抚恤。还要招募新兵,补充兵力,请冯长史早做准备。”

抚恤银子一大笔,招募新兵又是一大笔银子。养一支军队,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

冯长史痛快地点头应下。

一个月前郡主大婚,收到的贺礼连库房都装不下了。近来王府库房十分宽裕。

马耀宗笑着插嘴:“不管怎么说,柔然退兵总是一桩喜事,当设宴庆贺。臣这就去安排如何?”

姜韶华微笑应允。

王府重要的属官就眼前这么几个,所谓设宴,两席也就够了。

姜韶华坐在上席上首,长宁伯崔渡坦然地坐了次席。众人举杯饮酒相和,崔渡就专心给新婚妻子夹菜布菜。

姜韶华轻声笑道:“你不用忙着照顾我。”

崔渡眨眨眼,低声笑道:“我就喜欢给你夹菜,看你吃得香甜,我心里高兴。”

姜韶华笑着嗔他一眼。

崔渡悄悄伸手,借着袖袍遮掩握着她的手。

新婚小夫妻,人后腻歪,人前不便过于亲密,眉来眼去却是常有的事。

众人一开始还避嫌,怕郡主或长宁伯脸皮薄羞臊。结果很快就发现,小夫妻两个压根就没有不好意思。众人也就见惯不怪了。

宴席散后,小夫妻携手而回。

银朱荼白也习惯了守在门外。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长宁伯在王府内院待一个月了,该不是不想去田庄了吧!”

“应该不会。长宁伯有正经差事,哪能天天黏在郡主身边。”

屋内,小夫妻亲密相拥,低声细语。

“我已经让人收拾行李,明日我就去田庄。”崔渡依依不舍地低语。

姜韶华嗯一声,仰头亲了亲他的脸:“你去当差,我得了空闲去田庄看你。”

第576章 军粮(一)

一夜情意眷眷,不必细述。

隔日一早,崔渡用了早膳后便策马去了田庄。

姜韶华亲自送崔渡出城。

崔渡走出老远了,忍不住回头,却见新婚妻子还在原地。他眼睛忽然一酸,立刻调转马头,马蹄声嘚嘚地冲了过来。在一众亲卫惊讶的眼神中下了马,冲上前抱住了姜韶华。

姜韶华心头也有些酸溜溜的,依偎在崔渡怀中。

“韶华,我舍不得你。我是不是太没出息了?”崔渡声音里有些鼻音。

这些年,两人一直聚少离多,各自忙碌,偶尔相聚才是常态。哪怕是挑明了心意定了亲事,两人也没多少时间黏糊。

他以为自己能像以前一样,挥挥手便走,却未料到心里这般难以割舍。

姜韶华低声道:“我也舍不得你。”

崔渡长长叹了一声,用力搂紧怀中娇妻。

如果他真是个没出息的赘婿,倒也罢了,可以整日在她身边。可他还是南阳王府的重臣能臣,田庄里的粮种培育果蔬种子培育,都离不得他。这不仅是他痴迷喜爱的事业,更是关乎南阳郡百姓关乎大梁所有百姓的大事。

“田庄不算太远,过三五日我就回来一趟。”崔渡在她耳边低语。

姜韶华嗯了一声。

如此耳鬓厮磨了片刻,崔渡终于痛下决心,松开怀中娇妻,上了马再次离去。这一次总算没回头。

姜韶华站在那儿,目送崔渡的身影远去直至消失不见,才回了南阳王府。

王府还是那个王府,属官们各司其职,各班房里都是一派忙碌。姜韶华这个南阳郡主,反倒是最清闲的。

她先去吏房转悠。陈长史正忙着将处理公文,无暇闲话。她干坐了片刻,喝了盏清茶,便起身去了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