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外到处都是马尸,还有一些受了重伤无力再站起的战马。姜韶华看在眼中,心里恻然,面上并未显露。
宫中情势不明,众人包括她在内都命悬一线。现在无暇心疼这些战马。
“崔渡,你随陈长史他们留在这里。”姜韶华沉声道:“我要领人冲去昭和殿。”
陈长史年迈力衰,杨审理身手平庸,陈瑾瑜更是身手寻常,马耀宗略好一些,不过,宫门这里总得留一个会武的。
至于崔渡,在这等情形下确实不宜去昭和殿。
崔渡从未像此刻这般深恨懊恼自己没习过武不会杀人。他不能也没资格拒绝这样的安排,只能点头应下:“你要多小心。”
姜韶华点点头,转身快步而去。
宋渊等亲卫纷纷跟上。
留下一地尸首,还有几十个被捆缚了手脚的俘虏。
马耀宗反应最快,去捡了几把长刀来,分别塞进陈瑾瑜陈长史杨审理手中,也给了崔渡一把:“如果俘虏们有异动,立刻动手杀了他!”
崔渡嗅着浓烈的血腥气,看着满地的尸首,胃里不停翻滚,面上却一派镇定:“好!”
陈瑾瑜忽然扭头,哇一口吐了出来。
马耀宗一惊,立刻凑过去:“瑾瑜,你怎么了?”
陈瑾瑜吐了个干净,喘息着应道:“没什么,就是忽然见了这么多尸首,心里有些作呕。吐过就好了。”
话音刚落,身侧也传来呕吐声。
马耀宗和陈瑾瑜一同转头,看向崔渡。
崔渡吐过后,也抬起头来:“我没事。”
此时此刻,有事没事都得撑着。
陈长史长叹一声,抬头看着昭和殿的方向。高凉王起兵逼宫,被策反的御林侍卫骤起动手,杀了个猝不及防。
朝阳门是最偏僻的宫门,便是在这里,也能听到宫中的杀伐声。昭和殿那边的凶险,可想而知。
姜韶华身边只有一百多人,靠着这些亲卫要冲进昭和殿,拨乱反正,简直就如飞蛾扑火。
“陈长史,”崔渡的声音忽然响起:“郡主有大气运在身,今日必能逢凶化吉!”
陈长史一愣,和崔渡对视片刻。
崔渡竟是真得对姜韶华极有信心,目光清澈且坚定。
陈长史心头一热,低声道:“你说得没错。我们郡主,是有大气运之人,上苍定会庇佑她。”
……
上苍会不会庇佑她?
姜韶华不清楚,也无暇想这些。
她虽急着去昭和殿,却未失了理智。
她身边这点人手,决不能和大股逆贼遇上,更不能和对方缠斗。最好的办法是绕行,找一条逆贼最少凶险也少的路。
“走这边!”
姜韶华在宫中住了数年,对宫中道路了如指掌,领着一众亲卫左弯右绕。运气还算不错,确实没遇到大股逆贼,倒是遇到了两拨御林侍卫拼死搏斗。
第586章 惊变(五)
缠斗砍杀的双方都是御林侍卫,皆是身高力壮的精兵,穿着同样的军服。一眼看去,根本分不清敌我。
姜韶华离得老远停下脚步,凝神打量几眼,低声对宋渊道:“左臂上裹着白布的,应该是自己人。那些被策反跟着起事宫变的逆贼,在左臂上裹的是红布。”
太和帝驾崩,宫中所有御林侍卫都应该裹白布。这里冒出的裹着红布的,定然就是逆贼。
宋渊略一点头,低声问道:“我们该怎么办?”
姜韶华目中闪过冰冷的杀气:“我们就这点人手,都填进去也平不了叛乱。擒贼先擒王,不管他们,我们继续继续绕过去。”
如此,又七弯八绕跑了一长段路。
亲卫们身强力壮,这般急行军依然步伐平稳,无人掉队。唯有左越吃足了苦头。他从宫墙上摔落的时候,摔断了腿。此时被捆住手脚,像死猪一般被一个亲卫背在身上奔跑。断腿处剧痛难当,要不是口中被堵得严严实实,早就惨呼出声了。
随着离昭和殿越来越近,杀伐声越来越响亮。
一百多亲卫环护在姜韶华身侧,脚步如急急骤雨,一个个目光警惕,不停环顾四周。
然后,众亲卫几乎同时停下了脚步。
“郡主!”宋渊面色沉重如水,声音又低又快:“昭和殿就在前方,这里无论如何绕不过去了。”
昭和殿是天子起居和日常处理政务之处,平日里守卫最为森严。太和帝驾崩后,灵堂也设在了这里。
今日逆贼宫变,裹着红布的逆贼喊杀声震天,左臂上裹着白布的御林侍卫拼死抵抗,半步不肯退。昭和殿外偌大的空地上,挤满了厮杀的壮汉。不时有长刀落下,带起一片血光和惨呼。
没人投降,受了重伤的倒在地上,汩汩留着鲜血等待死去的那一刻。受了轻伤还能动弹的,咬咬牙,继续拼命。
这里已无路可绕,想进昭和殿,唯有冲过这片刀光剑影交织着血肉的战场。
姜韶华此生经历过最凶险的一幕,莫过于眼下。
这样冲过去,身边的亲卫还能剩下多少?
昭和殿里情形不明,便是侥幸冲进去了,她又该如何力挽狂澜?
这样拼命,到底值不值得?
姜韶华脑海中闪过一连串的念头,到最后,竟有些淡淡的悔意。早知会遇到如此凶险,当日离开南阳郡的时候,她就该多带些亲卫。在生死要紧关头,多三百高手在身边,或许会多一丝机会。然而,那时候的她,如何能预料到刚进京便遇到生死局?
现在想这些都迟了。
姜韶华定定心神,将所有杂念抛诸脑后,低声吩咐道:“你们护着我冲进昭和殿,不要念战,不要缠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