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663)+番外

东平王冷笑连连:“所以说,姜韶华的野心,绝不止于做一个辅政的郡主!”

东平王世子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旋即被这个惊人的念头骇得倒抽一口凉气:“她……她要做女帝!”

“她怎么敢有这样的念头!”

“古往今来,男尊女卑,朝堂政治从来都是男人的事。便是太皇太后,也不能直接插手朝政,要靠郑氏父子为她做事。姜韶华怎么敢有这等大逆不道的狂妄念头!”

“不可能!朝臣们不会拥护!太皇太后绝不会同意!这不合朝廷法度,不合规矩,太庙里的列祖列宗牌位都在看着,这绝不可能!”

东平王依然镇定:“此事确实前所未见困难重重。不过,姜韶华这等厉害的女子,也从未有过。到底能不能成事,就得看她自己的能耐手段了。”

“可惜,我不能活着看到那一天。真是可惜!”

东平王世子都快疯了:“父亲还在可惜!难道父亲支持一个女子登基?”

东平王讥讽地笑了一笑:“大梁千疮百孔,国运凋敝,江山不稳。如果姜颂活着,人心勉强安定,还能多撑个几十年。姜颂一死,姜颐也死了,你我父子在等死,就剩一个傻乎乎的姜颢。淮阳王父子和武安郡王联起手来,也不是姜韶华对手。姜韶华凭什么不能想一想皇位?”

“女帝怎么了?只要能治理好江山,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女子同样能做皇帝。”

父亲疯了!

东平王世子愣愣的看着疯疯癫癫的父亲。

看守牢房的御林侍卫大步进来,将父子两个的手脚重新捆住,两团破布塞进他们两人口中。

牢房里再次陷入寂静,偶尔响起东平王世子不甘的呜呜呜声。

……

姜韶华神色自若地出了天牢。

守在天牢外的御林侍卫,纷纷拱手行礼。为首的武将,姓刘名恒茂,正是刘恒昌的堂兄。

姜韶华避过众人耳目,进天牢探视东平王父子,正是刘恒茂的功劳。

姜韶华冲刘恒茂点头示意,刘恒茂也不多言,拱手目送南阳郡主离去。

“秦虎,我有一桩要紧差事给你。你点二十个人,和你同去。”姜韶华叫来秦虎,低声嘱咐数句。

去东平王府密室取书信一事,得派信得过的心腹前去。宋渊太过扎眼,一离她身边就会惹人注目。秦虎年轻得多,也没那么惹眼。

秦虎迅速领命离去。

宋渊低声提醒:“郡主今日见过东平王父子的事,暂时瞒过太皇太后。时日长了,怕是纸兜不住火,迟早会被太皇太后察觉。”

姜韶华淡淡道:“等淮阳王和武安郡王进了宫,太皇太后得用全部精神来对付他们,哪里还顾得上我做得一些小动作。”

这倒也是。

对郑太皇太后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姜韶华,而是淮阳王和武安郡王。

年少的傻乎乎的平王,除了血脉之外,毫无优势。淮阳王武安郡王都是皇室近支,各自做了几十年的藩王。如果他们趁机拉拢朝政谋夺帝位,足够郑太皇太后头痛了,哪里还顾得上和姜韶华计较“细枝末节”。

宋渊见郡主胸有成竹,不再多言。

秦虎持着南阳王府亲卫腰牌,顺利出宫,一路快马向东平郡而去。

与此同时,淮阳王和武安郡王几乎同时进了京城。

……

两位奔丧的藩王,都在路途中收到了宫变的惊人噩耗,各自加紧速度赶着进宫。

他们心里少不得有些遗憾,当日进宫平定叛乱的是姜韶华,偌大的声望都被姜韶华抢了去。

好在姜韶华是女子之身,天然被排除在帝位传承之外。只要能将姜韶华拉拢过来,他们便能多一大助力,登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也因此,淮阳王和武安郡王在天子棺木前哭了一番后,各自收了眼泪,都来寻姜韶华说话。

淮阳王倒也罢了,和姜韶华素来井水不犯河水。

武安郡王是正经和姜韶华翻过脸闹腾过的,现在竟也腆着老脸向姜韶华示好:“韶华,这些日子你操劳费心,辛苦了。”

姜韶华淡淡瞥一眼武安郡王:“皇上丧事得顺顺当当地操办结束,在此期间,谁敢闹幺蛾子,我一枪刺死了事。”

武安郡王:“……”

第614章 藩王(一)

这么一个硬钉子,碰得武安郡王鼻青脸肿,脸面全无。

以武安郡王火爆的脾气,只怕立时就要和南阳郡主翻脸。

已有不少臣子抬头看过来。负责主持丧事的礼部董侍郎,目中满是警惕。只等武安郡王“出言不逊”,就要立刻冲上前来斥责武安郡王扰乱灵堂。

武安郡王的反应却出乎众臣意料,生生咽了闷气,干巴巴地附和一句:“韶华言之有理。”

在灵堂里不便高声喧哗,更不宜说说笑笑。武安郡王很快住了嘴。

相较之下,淮阳王就圆滑且委婉多了。他低声对姜韶华道:“我想去见一见东平王父子,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姜韶华淡淡道:“太皇太后有令,任何人不得探视逆贼。一旦察觉,以同谋罪论处。”

淮阳王很识趣地转了话头:“不知太皇太后娘娘在何处,我去给娘娘请安。”

姜韶华道:“娘娘这几日太过疲累,被扶回景阳宫歇着了。你可以去景阳宫求见娘娘。”

淮阳王立刻道:“这里是天子灵堂,我等藩王进京奔丧,岂能轻易离开灵堂。我在这里跪灵,等娘娘来便是。”

所以说,淮阳王的段位比武安郡王高得多了。一张口,忠心仁厚的藩王形象跃然于众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