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674)+番外

淮阳王气地头顶冒烟,终于按捺不住破口大骂,气急败坏之余,什么脏话粗话都冒出来了。

武安郡王从震惊中回神,只觉今晚发生的一切实在太妙了。

淮阳王是高祖亲弟一脉,血缘更近。而且,淮阳王年轻力盛,名声也更好。是他争位路上的一大劲敌。

不管是谁出了这阴险毒辣的一招,目前看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

武安郡王越想越舒畅,假惺惺地劝起了淮阳王:“只凭两个亲卫,焉能定你的罪。你先别急,等回宫之后,让刑部大刑问审,这两个逆贼自然要吐露真言。”

当然了,有谋逆嫌疑的淮阳王,应该被下大狱,自然也失去了角逐皇位的资格。

淮阳王将武安郡王眼里的幸灾乐祸看得清清楚楚,既恼又怒。不过,便是在盛怒中,淮阳王也依然留有一丝理智,并未和武安郡王当众撕破脸对骂。

淮阳王转头,对神色莫测的姜韶华说道:“我要立刻回宫,求太皇太后为我做主。”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已经猜出是郑太皇太后为他设了死局,想保住这条命,就得去景阳宫哀求哭诉低头,放弃争夺皇位的念头,老老实实地滚回藩地。

姜韶华淡淡道:“是非曲直,确实要查个清楚明白。吴为司五都是重要的人证,马将军,你让人严加看守,不能让人灭了口。”

马将军拱手应是,伸手一挥,那几个高壮的御林侍卫,像拖死猪一般将两个逆贼拖了下去。

天子陵寝前的火盆里,还有未熄的火苗。映照出一张张神情复杂的脸孔。

淮阳王清不清白?

是谁要对付淮阳王?

太皇太后?武安郡王?或者就是眼前的南阳郡主?也或许,淮阳王就是心怀不轨意图刺杀平王,现在失败了抵死不认?

人心隔着肚皮,谁知道谁的面具下是什么样的脸孔?

姜韶华张口打破沉默:“明日早上启程,现在大家都去歇一歇。”

众臣各自应声离去。张尚书临去前,神色复杂地看一眼呆立不动的淮阳王,想说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口,长叹了一声。

姜韶华身后的人越来越少。唯有魏公公,动也不敢动,腰背都快被压弯了,还是硬撑着。仿佛稍微动一动,自己的小主子就会被人谋害一般。

姜韶华回头,对魏公公道:“你背着平王回屋子去歇一歇。”

魏公公哆嗦了一下,压低声音恳求:“郡主,平王殿下还小,没什么男女之别。今晚,就让殿下和郡主同住吧!”

姜韶华略一点头:“也好。”

魏公公这才松口气。

淮阳王被彻底无视,心里一片阴霾。他在姜韶华迈步前拦下了她:“韶华,我有话和你单独说。”

武安郡王重重咳嗽一声,走上前来:“巧得很,我也有话和韶华说。”

这是摆明了要添乱。

淮阳王怒目而视。

武安郡王人老脸厚,压根没有羞惭的意思,依旧挺着胸膛道:“你别瞪我,我确实有要事和韶华商议。”

然后,腆着一张脸对姜韶华道:“我要说的事,关乎大梁社稷。”

……

第624章 手段(三)

姜韶华从不惯着任何人,尤其是她厌恶的武安郡王。

“江山社稷,这四个字不是谁都有资格说的。”姜韶华淡淡的声音里透着睥睨和讥讽:“我奉劝郡王一句,在这等时候,还是安分些为好。”

郑太皇太后已经出手对付淮阳王,下一个就会是武安郡王。

武安郡王听出姜韶华话中之意,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姜韶华又对面色灰败的淮阳王道:“淮阳王既已决定去景阳宫,求太皇太后娘娘做主,现在什么都不宜多说。”

淮阳王已被郑太皇太后这毒辣的一招逼到了墙角,要么百般恳求留一条命,要么就真得揭竿而起真地反了……然后等着被御林侍卫斩成肉泥!

淮阳王连长叹的力气都没有,就这么呆立在原地。背脊弯着,仿佛被抽了脊梁骨。

姜韶华没再看他们两人,转身离去。

魏公公一刻不敢耽搁,背着平王殿下亦步亦趋。

夜风袭来,夹杂着隐约的血腥气。

武安郡王用力清了清嗓子,靠近淮阳王,压低声音:“吴为和司五已经潜伏在你身边多年,这两颗棋子一动,你现在是百口莫辩。我知道你打算回宫去向太皇太后哀求祈怜。不过,太皇太后的手段你是清楚的。她出手一惯狠辣,怎么可能放过彻底除掉淮阳王府的好机会?”

“这条路,十之八九走不通。”

淮阳王木然看了过来:“你想怂恿我真得谋反?”

武安郡王咳嗽一声,声音依旧压得极低:“谋反当然不成。现在京城里驻扎着英卫营和御林军,几万精兵就在宫外守着,谁要是谋逆,谁就是一个死字。”

“不过,如果新登基的天子一力护着你,你的处境就会好得多了。”

话语中浓厚的暗示,听得淮阳王几乎笑起来:“你想让我支持你登基?我回了宫中,就要被下大狱,哪里还有余力帮你。”

武安郡王低声道:“你在朝中拉拢了一批官员,只要他们肯站我这一边,我登基成功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只要我能坐龙椅,一定保住你的身家性命。”

淮阳王沉默不语。

武安郡王也不再多说什么,扔下一句“你仔细想想”,便也走了。

淮阳王独自站在天子陵寝前,山间微凉的夜风阵阵扑面而来,全身都是凉的。

……

这一夜,真正能入眠的,又能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