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742)+番外

司马将军:“……”

司马将军底气远不如左大将军足实,战战兢兢地低头告罪:“是末将治军不严,军营里各武将多有谎报兵力的。一来二去,就成现在这样了。末将无能,请皇上治罪!”

姜韶华不置可否,目光落在宋将军的脸上:“勇威营的缺额更多,想来是在领兵支援边军的时候,战死折损的兵力太多的缘故了。”

宋将军:“……”

准备好的说辞,被天子以略带讥讽的语气说出了口。宋将军再厚实的脸皮,也有些发烫,咳嗽一声应是。

姜韶华最后看向包大将军,目光倒是温和:“御林军兵强马壮,可惜,有一部分人被高山韦雄鼓动怂恿做了逆贼,通通都被诛灭了。现在御林军的空额最多。”

“这怪不得包大将军。”

左大将军三人接连被天子喷了一顿,到了包大将军这儿,就变成了和风细雨。幸福感都是比较出来的。

包大将军一脸感激涕零:“多谢皇上体恤。”

御林军折损得厉害,现在兵力只余以前的六成光景。

姜韶华温声道:“今年军费按着往年的数字发放,到明年,依然这么发。不过,朕要看到足额的兵力。”

“一年时间,应该够各军营各自招募新兵,补齐缺额了吧!”

第687章 底细(三)

天子已摆出既往不咎的态度,也没有索回多发的军费,只要求各军队来年补齐兵力。

谁还有脸说自己做不到?

左大将军第一个表态:“请皇上放心,今日过后,末将立刻招募新兵。一年后,必会让皇上看到足额的五万精兵。”

司马将军宋将军包将军不甘人后,也纷纷道:“请皇上也给末将一年时间。”

“末将回去之后,也立刻招募新兵,补齐空额。还要多加操练,练出一支精兵来。”

姜韶华点头赞许:“好。就以一年为期。一年后,朕会亲自巡查京城几支军队。到时候,还有各军队的演武比赛。具体的演武方案,等兵部商定列出条陈。”

“到时候在演武中夺了头名的,朕有重赏!”

众武将一同拱手,慨然应诺。

京城几支军队吃空饷一事,就这么举重若轻地敲打了一番。

至于各地驻军的具体情形,就得等各亲卫回京城禀报了。

此事也急不得,且慢慢等着就是。

姜韶华宣召丁侍郎汪侍郎进宫,将演武方案的差事吩咐给两人。丁侍郎身为代理尚书,先一步拱手领命。

汪侍郎被丁侍郎牢牢压了一头,心里不痛快。不过,他屡次被天子敲打,不敢七情上面,也跟着一并拱手应了。

姜韶华目光一扫,落在汪侍郎的脸上:“汪侍郎,朕知道你心里一直不太服气。”

“论办差的能力,你不弱于丁侍郎。甚至还要强一些。在你看来,丁侍郎能做代理尚书执掌兵部,是因为朕偏袒提携自己人。”

“你这么想,也没有错。朕登基之后,要重用的臣子,必然得和朕一条心。如果心里怀着怨怼不满,私下里牢骚不绝,不时煽动别人对朕的不满情绪。这样的臣子,能力再强,朕也不会重用。”

汪侍郎:“……”

如果言辞能化为兵器,天子这一番话,就是一箭飞来,正中喉咙。

汪侍郎面色难堪,红了又白,白了又红,半晌才挤出一句:“臣不敢!”

姜韶华哂然:“你是不敢明着和朕作对,私下里怨言不绝。朕没有特意去打探,也有人主动来回禀。”

“朕奉劝汪侍郎几句,把心思多用在差事上。差事办得好了,才有资格底气站在昭和殿里,和朕对话。”

“还有,丁侍郎的代理尚书一职,长则三年,短则一年。兵部尚书的位置,就是他的。你这个兵部左侍郎,要全力辅佐丁尚书。如果你做不好,或是不愿做,多的是愿意做兵部左侍郎的臣子。”

“朕的话,你可听明白了?”

汪侍郎被敲打拿捏得没了一丝火气,继续低头应是。

可不是么?朝堂里缺什么都不缺人。不说别的,就是兵部里,便有一堆觊觎兵部侍郎职位的。私下来天子面前告状的,定然就是其中一个。

一个萝卜一个坑,他这个萝卜被撬走,自然就有别的萝卜来填补了。

丁侍郎倒是厚道,没有趁机落井下石,还张口为汪侍郎求情:“皇上息怒。汪侍郎性子急了些,心直口快,其实他对皇上素来恭敬,并无忤逆之举。”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朕听闻,汪侍郎私下发牢骚,骂得最多的可不是朕,而是你丁侍郎。你倒是厚道,半点不记仇,还在这儿为他说情。”

丁侍郎笑得宽厚:“臣比汪侍郎年长十岁,进兵部早了几年。除此之外,确实没什么胜过汪侍郎的地方。”

“汪侍郎对臣不服气,情有可原。换了臣,也一样不服不忿。”

“臣既做了兵部尚书,就该有一部尚书的涵养和度量,这点口舌之争,臣不会放在心上。”

姜韶华笑着赞道:“丁侍郎确实好涵养。”

汪侍郎简直连头都抬不起来。

丁侍郎表现得越大度宽容,越发映衬得他小鸡肚肠心胸狭隘。

亏得今天不是大朝会也不是小朝会,站在昭和殿内的,除了他们只有陈长史和王中书令。要不然,他今日真是颜面扫地,以后再没脸抬头做人了。

天子的声音传了过来:“行了,没别的事,你们两个领了差事就退下吧!”

丁侍郎汪侍郎一同拱手告退离去。

陈长史捋了捋胡须,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经此一遭,汪侍郎也该老实安分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