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度韶华(98)+番外

姜韶华心中了然,令银朱荼白退下。军帐里就剩主臣两人。

“郡主,微臣适才和李铁闲话片刻,也劝了李铁一番。李铁确实有所动摇,不过,他更惧怕王丞相威势。不敢在奏折上署名,还央求臣,不要在左将军面前提起他。”

说到这儿,陈卓顿了一顿,看向姜韶华:“这等摇摆不定的墙头草,郡主是不是太过抬举他了?”

姜韶华挑眉一笑:“策反了他,能拉拢一批武将。就是不成,也能给左真添添堵。”

“如果李铁肯向郡主投诚,郡主真打算用他?”陈卓追问一句。

“嗯,现在人手不足,暂且用一用。等军营安定下来,再找个机会撵走就是了。”

陈卓:“……”

姜韶华见陈卓神色微妙,不由得抿唇一笑:“陈叔祖是不是觉得我心性凉薄,翻脸翻得太快了?”

称呼一换,顿时亲近随意许多。

陈卓也就没来委婉进言那一套,直截了当地说道:“郡主想掌控南阳军,这是好事。臣本不该阻拦。只是,郡主在动手前,应该仔细思虑。”

“左真此人,无德无才,算不得什么。不过,他背后有左家,更有王丞相。郡主此次翻脸动手,左真定会上奏折弹劾郡主,也一定会向王丞相告状。”

“郡主年少,还不知道王丞相的厉害。请恕臣直言,就是王爷在世的时候,也不愿直接开罪王丞相。”

显然,陈卓不赞成姜韶华这般近乎粗暴鲁莽的举动。

姜韶华微微一笑:“这件事,祖父做不得,我做了反而无碍。”

陈卓一愣。

明亮的烛火下,姜韶华悠然一笑:“换了陈叔祖是王丞相,会不会动手欺负一个十岁的郡主?会不会忌惮一个失了祖父庇护的小姑娘?”

陈卓神色一动:“郡主这是要倚小卖小?”

姜韶华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这是我的优势,当用则用。”

陈卓:“……”

这话一开始听着有些荒唐好笑,仔细想想,竟然很有道理。

郡主只有十岁,还是尚未成年的小姑娘,行事任性些,也说得过去。

再者,左真在军营里干得那些勾当,一桩桩一件件都如烂泥在裆,郡主本来就占了有理这一方。

郡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再亲自写一封信给宫中的太后娘娘。”

陈卓定定心神:“郡主打算怎么写这封信?”

姜韶华眸光一闪,笑了一笑:“太后娘娘是我嫡亲的伯祖母。我受了委屈闲气,自然要诉苦,求长辈撑腰。”

陈卓低声提点:“太后娘娘关心朝政,对王丞相颇有些忌惮和不满,郡主不妨在这方面多做文章。”

姜韶华笑着点点头。

她前世在宫中六年,由郑太后扶养至成年,对郑太后的性情脾气了然于心。要挑拨郑太后插手,不是难事。

陈卓离去后,姜韶华便提笔写了一封长信,足有五页,当夜便和奏折一同送往京城。

左真的亲兵,也策快马出了军营。快马跑出三十里时,竟遇到了一伙黑衣匪徒。

第90章 “匪徒”

送信的左氏亲兵既惊且怒。

惊的是自己这方只有三人,对方却有三十人,他们以一敌十绝无胜理。怒的是这些蒙面匪徒埋伏已久,一声不吭就动了手,分明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左家是大梁顶尖将门,身为左氏亲兵,到哪儿都是横行。谁能想到,他们刚出军营三十里就遭了埋伏?

“你们是谁?”

“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是谁?”

没人理会左氏亲兵色厉内荏的怒吼,十人围住一个,几个照面就把这三个亲兵拿下了。

用破布堵住嘴,双手双腿捆得紧紧的,三个亲兵像三条死鱼一般被抬进了一旁的山林里。

完了,要被灭口了。

三个左氏亲兵面色如土,心里冰凉。

接下来的事,再次出乎他们意料之外。这些黑衣匪徒将他们抬进林子后,扔到地上,就置之不理了。既没动刀动剑,也没挖坑活埋,甚至没有搜身的意思。

他们到底是什么来路?要做什么?

终于,有一个左氏亲兵反应过来,用力挣扎,口中呜呜个不停。

他们要去京城送信送奏折!现在被困在此处,信和奏折就送不出去。

这些黑衣匪徒,分明就是郡主派来的!

奈何猜出来也没用,黑衣匪徒们十分谨慎,从头至尾都没人张口说过话。也没得意忘形地扯下面罩。

生生熬了一夜,熬到天亮。黑衣匪徒没有放人的意思。

接下来又熬了一天一夜。黑衣匪徒们颇有闲情逸致,留下几个人看着他们三个,其余人竟去打猎,猎了一堆野山鸡野兔子,还有两头山羊。

三个亲兵已经愤怒得麻木,也没力气瞪眼了,索性破罐子破摔,闭眼睡着了。

天再次亮的时候,黑衣匪徒们中有三人上前来,斩断了他们手脚上的绳索。贴心地将他们的马都牵过来了。然后伸手一指京城方向,意思是他们可以走了。

三个被捆了两夜一天滴水未进的亲兵,饿得手脚发软,想骂人没力气,想发怒没底气,拼命吧又拼不过。只得各自垂头丧气地上马。

“我们现在怎么办?是回军营禀报给将军,还是继续去京城送信?”

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亲兵们,上了马之后立刻去寻干粮和凉水,胡乱吃了一肚子,才有力气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我们已经耽搁一天两夜了,再回军营,岂不是又要浪费大半日时间。”其中一个亲兵咬牙道:“郡主派人来劫住我们,无非就是想拖延时间,以便书信奏折早一步到朝廷里。”